knapweed
一直以来,都提不起写东西的念头,美其名曰是忙,没时间写。其实,是懒。哪怕是宁愿在bbs上瞎逛,直到眼睛酸痛。多年来,就是这样在bbs上耗费着。。。。
整理东北的相片,又勾起了旅行中那开心的一幕幕。总该留下点什么吧。
东北之旅能够最终成行,确实不容易。记得去年,买好了车票却还是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去,今年终于如愿了。
这次一行共6人,我,dreaming, install,lostmagic, mojaco, 还有在tour版加入我们的中大朋友becki
装备:看天气预报,今年东北的冬天没有去年冷,我们的装备是去年就准备好的了。有帽子,围巾,棉鞋,两双手套,毛袜子,毛裤,雪套,滑雪裤(xixi,儿童型,特价才19元)
========================================================================
1月30日 18:00 我们登上了 T236 广州-哈尔滨(车票及手续费 卧铺6人共3795)。
以前坐过好多次T236了,但是这次却不一样,是我第一次坐卧铺。
火车上的服务员,态度依然友好。我睡的是中铺,还凑合。看看上铺的install,就有些难熬了,人高。。。
开初一切都是新鲜的,第二天就开始有些厌倦,不停的看着窗外,期待着雪的出现。可怜我们这些没有看过雪的孩子,周围的人一定觉得我们是大惊小怪了。
旅途中,有mojaco增添了很多情趣,比如见识了牙线、免洗洁手着哩等等新奇的东东。
中间有一个小插曲,我们在北上途中某市(石家庄?)停车的时候,买了10元一个的香菇肉丝煲仔饭,结果ft,居然全是藕丝+芋泥,一点肉都没有。。。。还是install聪明,要了个煎蛋的,起码保证了有个鸡蛋。
终于明白,为什么大家说韶关的煲仔饭好。其实,可能是一路南下,觉得韶关的算是比较实在,所见即所得,呵呵。
在河北的丰润,我们终于第一次看到雪。虽然只是小雪,我们6个人还是兴奋得轮流下车,让雪花飘落在身上。
========================================================================
2.1日
早7:00左右至哈尔滨,我们是在临下车的时候才全身武装上的。刚下车,还觉得温度可以承受,不过就是风嗖嗖的刮在脸上,赶紧把围巾和手套包紧。
哈尔滨火车站周边有不少旅馆,但我们决定还是先到哈工大看看。一出火车站,就感到哈尔滨的建筑带有那么一点的俄罗斯味道。哈站-哈工大坐公车(0.5 × 6 = 3)
,呵呵,第一次坐5毛钱的公车。不过那个慢阿,晃悠悠的,在雪地上行驶有种走三步退一步的感觉。建议坐1块钱的公车吧,因为速度相差比较大,当然,反正这一天也很悠闲,所以也可以体验下慢悠悠的长公共汽车。隔着冰花,看着慢慢向后倒退的积雪的街道,也是别有一种风味的。
到哈工大后找到第六公寓,虽然贵了点(标间130),不过条件还行,加上学校里面环境好又安全,就还是住下了。不过这是我们一行住的最贵的地方。东北的室内都有暖气片,热水器都是用电的那种。所以一个人洗完了,还得等上一阵子才能洗下一个。
哈工大给人的感觉是典型的工科学校。公寓对出去是一个操场,这么冷,可是还有人在打篮球。
安顿之后打的至著名的中央大街(12 × 2 = 24)溜达,这是一条充满着异国情
调的步行街。每个街口都有一座冰雕,街边还有一些小小的冰滑梯,很多小朋友在玩。我们六个人也去凑凑热闹拉,不过一轮下来,大家的裤子的屁股部位都脏脏了。^_^
街头有着一系列的商铺,有卖俄罗斯纪念品的,服装的,在那里还看到很多连锁店,比如:美国加州牛肉面大王、永和豆浆等等。我们在华梅西餐厅的外卖那 里买了雪条,只有牛奶和咖啡两种味道。呵呵,在零下20度吃雪条的感觉真是爽,吃多久也不用担心融化。所以在东北你会看到,火车上的乘务员都是把雪糕放在 塑料袋里提着走来走去叫卖的,根本不用冰柜。街上下起雪来,细细的纷纷飘在我们的衣服帽子上。于是有了我们六人那张在中央大街灿烂笑着的合照。
午饭在东方饺子王吃(6人79.2元),客人可真多。直觉这是广东或香港人开的,因为从店面上看很可能是广式管理的结果。菜单上的小菜有粤式腊味, 卤水,亦可以为凭。饺子和其他饺子店的味道没有不同,但对游客来说,调料的入味至为重要。东方比其他店家多出两种调料,蒜泥和芥末。客人根据口味自己选 用。甚至凉拌菜也坚持清淡口味,绝不象其他店内满放蒜泥、蒜头,吃得臭气熏天。素拍黄瓜犹值一提。东北的黄瓜特别鲜嫩,分段切好拍碎,放油盐拌匀,一大盆 上来,入眼青翠且入口清脆。我们要了几种饺子、玉米炖排骨、拍黄瓜、皮冻、蒜茸生菜。很搞笑的是,生菜的酱油和广州这边的拉肠用的酱油味道很像。不过遗憾 的是他们不供应免费茶水,茶一壶要10块钱以上。也可以要2元1杯的八宝茶,续水不要钱。
吃过午饭,我们去了索菲亚教堂,是沙俄时代建造的。流畅的屋顶曲线,给人一种庄严的感觉。旁边有一群人在喂鸽子。鸽子在教堂周围盘旋,与人很是和 谐。当然也可以进去教堂参观,不过是要收钱的,我们都没有去。周围满是照相的人,呵呵,dreaming也是第一次在这里被误认为韩国人。我觉得都是带了 小毡帽的缘故了。
接着沿中央大街一直晃悠到松花江边的防洪广场。在那里,mojaco和雪雕合照了。
江边有很多娱乐项目,比如狗拉雪橇、滑冰滑梯(100米远吧),但是价格不菲。
我们选择了坐马车到浮桥(50),这个极度昆人,走过去估计还好点。松花江已经
结 冰了,但是中间还有一处一衣带水。听说是因为那里的冰被挖去做冰雕了。从松花江过太阳岛公园,要经过一座浮桥。浮桥过桥费(1 × 6 = 6),当地人是不用给的。收钱的人大有“此山是我开”的气势。再走半小时之后到太阳岛公园,雪雕门票50/人,在门口有个人说带我们6个进去,给他200 就行。于是走进雪雕公园,开始路两旁是中小学生的雪雕作品,后来算是看到比较大型的神话传说区、民俗区等雪雕作品。大家走路都比较小心,呵呵,在有冰的地 方还是比较滑的。
看完雪雕之后已经比较晚了,加上冰雪大世界门票也贵(80/人)所以就没有去,走了很长一段路到一个停车场坐公车回兆麟公园附近(1.5 × 6 = 9),然后到兆麟公园看冰灯(15×6=90,学生票,呵呵)。冰雕加上五颜六色的彩灯,很是绚烂。而且,冰雕可以比雪雕做得更细致。冷,又在雪地上行 走,能量消耗的很快。这时mojaco买的爆米花可成了抢手货。
看完冰灯之后到华梅西餐厅晚餐。门面并不大,以俄式西餐出名。价钱也不贵(6人125元)。到了二层一下子豁然开朗起来,整个厅堂空间极大,屋顶极 高,拱型屋顶上都是精细的雕花,水晶挂灯披泻而下,闪亮透明。四面墙壁挂着油画,反映着俄罗斯的风土人情。高背木椅,绿色格布铺在桌面上。整个环境给人一 种温暖的感觉。我们在食神mojaco的介绍下,要了煎大马哈鱼、罐焖牛肉、xxx里脊、xx口蘑、俄式面包。面包考得比较焦,可以沾着果酱或者奶油吃。 感觉俄式西餐口味偏重。
晚餐之后分头行动,我和dreaming去火车站买后天去长春的车票(盘缠 打的8+公车2=10),其余的回哈工大。这时候东北的火车票起始已经开始紧张了,很多南下的都买不到。走了一天,大家都累了,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2.2 玉泉滑雪
第二天一早起来在第六公寓匆匆吃了早饭。有馒头、鸡蛋、白粥(有萝卜丝和火腿片作小菜。)
接下来有了我们最惊险的赶车经历。攻略上写的是7:29的火车,尽管我们一路催司机快点,可是在雪地上不由人啊。当我们打的赶到香坊火车站的时候已经是7:33,冲进火车站一看,车还没开!
马上插队买票上车。刚坐下车就开了。原来火车改成了7:40,不然我们那一天就要在哈尔滨瞎晃了。但是匆忙中,dreaming的围巾被我弄丢了。。。。。没办法,每次进了室内或者坐车,都要把一堆东西(帽子拉,围巾拉,手套拉)脱下来,抱在怀里。所以一不小心就不见了。
打的至香坊火车站(17 × 2 = 34),坐火车到玉泉( 3.5 × 6 = 21)。3.5元的火车,我们都是第一次坐。沿途停的都是一些小村落,在北国,
村与村之间的走访,就靠得是这些旧式火车了。
到霜雪滑雪场滑雪(50 × 6 = 300,保险 2 × 6 = 12,请滑雪教练 50)比较过瘾。玉泉一带,有很多私人滑雪场。他们都很会做生意。可以先打电话约好叫李雪在火车上接。
50元一天包括了租滑雪鞋、滑雪杖和滑雪橇。滑雪鞋又重又厚,因此能防止扭伤脚。我们的教练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子,土生土长的孩子,从小滑雪就是他们最平常的娱乐了.他耐心的教我们怎么穿上鞋子,怎么走路,怎么滑、停。可惜我天生没有运动细胞,简直是举步维艰。
滑雪的坡大概有150米吧,不算落差很大,旁边有卷扬机把人载上坡顶,然后我们就从上面滑下来。mojaco不愧牛人,在我们六人里面最快掌握了滑 雪技巧;一会儿就可以自在的到处飞了。可怜我,老是一步三退,拽着卷扬机上坡的途中老是笨拙的摔倒。。。。那个累啊。越是挣扎,体力消耗越快。
最后实在是连抓紧卷扬机的力气都没有了。多亏becki和mojaco帮忙把我的雪杖和雪橇都带上去,我慢慢的走路爬上坡,再穿上装备滑下来,终于有了一次完整的体验了。
不过在雪地上摔跤就是好,不会痛,不过就要小心不要让雪漏进了衣服里。因为溶化后的冰水会很冷。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太饿了,玉泉霜雪滑雪场的午饭,东北人家的家常菜,我们觉得非常非常好吃。而且费用是包括在滑雪套票里的。
我 们6个人他们提供了6碟菜,分别有地三鲜、小鸡炖蘑菇、猪肉炖粉条、凉拌大豆芽、凉拌豆皮和青椒豆腐干等。一阵风卷残云,我们都很饱了。下午的时候,我们 最大的成就就是在mojaco的设计下,完成了我们第一个pp雪人了。要把散雪堆起来,垒结实,可不容易。大家的手都冻得通红,但是那种开心是完全值得这 个代价的。
下午刚好有汽车从滑雪场回哈尔滨(10 × 6 = 60),也可以坐火车。之后我们5人去秋林购物,becki先去会合同学。秋林是哈尔滨著名的商厦,可是7:30就已经打烊了。为了保温,商店都是挂着双 层厚门帘,关门做生意的,这点我不太习惯。我们主要想买红肠和酒心糖。做手信的话,红肠建议买真空包装的,以免路上坏掉。后来由于一路辗转,等到我们从北 京回广州的时候,把剩下全部发霉的红肠一根根扔掉,真是心痛!
接着我们一起去吴记酱骨头炖菜馆听becki同学的报告(公车至吴记 1 × 5 =
5)。东北人很能喝酒,确实能用豪爽来形容。吴记的酱大骨棒很有特色,入味而不腻,配一根吸管让人吃起来大有啖骨吸髓的剥削感。晚餐后回哈工大休息( 1 × 6 = 6)。又一天结束了。
2.3日
早上打的到哈站( 8 × 2 =16),坐火车到长春,然后倒车到吉林(长春-吉林火车票 11 × 6 = 66)。在长春停留一个多小时,觉得那里的建筑已经不象哈尔滨那么有欧洲情调了。而且他们骑三轮车是把运货的板箱放在前面,而人在后面骑。也许是这样子能 够在骑车的时候方便的看守货物吧。到火车站附近的美食广场吃午饭。我和dreaming选了朝鲜风味的。荞麦冷面和石锅拌饭。冷面在我想象中应该是凉拌面 一类的,结果原来是泡在冰水里的。
在这么冷的天气下,这种冰凉的感觉是我不能承受的,结果就没有吃完了。面有点像拉面,味道是酸辣,放了一些朝鲜 的泡菜。相比之下,石锅拌饭就很受欢迎了,热气腾腾的感觉真好。有点象煲仔饭,但是不干。因为需要你把饭面半生熟的煎鸡蛋、牛肉、泡菜都拌匀才吃;多汁, 口感重了些。
到吉林后在火车站前面300米的汽车站坐汽车到乌拉街(5.8 × 6 =34.8)。我对吉林的印象不太好,因为当我们去汽车站买票的时候,那里的人根本不排队,ft。
而且街道比较脏,路边的雪都是黑色的。到乌拉街后包小面包到韩屯(雾凇岛渡口)(10元)住雾凇岛(吃住全包 40元 × 6 =240)。
一路上,司机不解的说:真不懂你们,雾凇有啥好看啊,咋就这么多人都凑过来呢?到了渡口,喊了好久都没有人。这时候在河边空房子的外墙上看到一个手机号码,呵呵,一打,果然有人从雾凇岛来接我们了。
雾凇岛上没有常住人口,今年因为那里雾凇出名了,也就办了个招呼旅游者的基地了。东北的作物主要是玉米,跟广东这边的品种完全不同,是粘粘的很韧的那种。
我 们一进基地,主人就给我们每人煮了一个大玉米棒子。晚饭是满族家常菜,一位老人还拿出自酿的高粱酒来招待我们。雾凇岛上全靠自己发电,所以一过晚上8点, 就要断电了。自然暖气是没有了,那就上炕吧,炕是靠烧玉米杆子烘热的。就这样,我们亲身体验了一次日出而作、日落而栖、早早上炕的中国北方农民生活。
在炕的旁边,我们发现了一些满族的服装。老人说可以免费借给我们照相,并把他自己的毡帽也贡献了出来。呵呵,因此就有了我女扮男装的那张照片。
屋外虽然没有灯,但是一望无垠的雪地在月光的反射下,如同白昼。我们三个mm挤在一张炕上,开始还是很暖和的,到了下半夜,炕冷却下来,我就被冷醒了。
2.4 早起观雾凇。
雾凇也叫做树挂,因为季节已经差不多过了。雾淞形成的低温、晴天、无风、
不封冻的江水这几个条件都比较苛刻, 一个广州军区的摄影爱好者在基地呆了三天都没等到。而我们到达后第二天凌晨5点,就给基地的人吵醒,说快看快看,有雾凇了。用雾淞岛的老大爷的话,我们真 算得上是“合天缘”。屋外寒风扑面,脚下的雪一踩下去就到膝盖深了。而且还担心底下是结冰不结实的地方。所以大家都小心翼翼的走着。但是雾凇的魅力是无法 抵挡的,周围都是一片银装素裹的海洋。每棵树上都批上一层透明的冰晶衣服,偶尔有风吹过,冰晶徐徐飘洒。我们露在帽子外的头发,也挂满了霜冻,很有白发魔 女的味道。
照够相片了,我们回基地用早餐。鞋子里面都是冰水混合物,脚都冻僵了。早餐吃得有馒头、饺子,还有粘豆包。又软又热的粘豆包,是用玉米面包着自家做 的红豆泥蒸的,点着糖吃。好美味,呵呵,如果叮当试过也一定喜欢。渡船送我们回韩屯,这是典型的满族村落。有着圆锥形的烟囱,院子里一堆堆的都是玉米棒 子,屋檐下也挂着一串串玉米。粘玉米他们早也不吃,都是换了钱买米,玉米秆就留着当燃料烧。我们在村里见到一幅很有趣的对联,是在猪圈门口的。上联:大猪 年年盛;下联:小猪月月丰;横批:肥猪满圈。多么朴实的愿望阿!我们还去看望了村里的满族族长,他们还有着自己满族的名字。族长是一位很健谈的老人,曾经 在白崇禧他们军阀混战的年代参军到过广东。
鹰,是他们的吉祥物,我们也去拜访了一位养鹰捕猎的老猎人。
包小面包到乌拉街(15元)。乌拉街有两间满族特色火锅饭店,我们去的时候有一间因为过年还没有开。。乌拉街满族饭店特色火锅分两种,60多的和 90多的,我们和司机7人吃90多的都吃不完。火锅配料有鸡肉、蘑菇、海参等等。他们很喜欢吃白肉红肠,其实是肥猪肉卷成圈,里面填了猪血。
呵呵,我们对肥猪肉还是不敢冒的说。另外我们还加炒了一个黄瓜皮炒土豆干,晒过的土豆又韧又香,好吃。
然后到汽车站坐车到吉林(5.5×6 = 33),接着坐火车到梅河口(26 × 6 =156)。倒车到白河(梅河口 - 白河火车票补卧铺 (43 × 6 + 290 = 548)。这一路下来的转车,顺利而紧凑。其中最顺利的换乘要数从吉林去白河,在梅河口换乘。相差半小时左右。在梅河口只能买无座的票,上车就是列车长办 公席,马上冲过去补卧铺,一下就是6张一起的,结果列车长对后面的人说,你们慢慢等吧……
在吉林见到很多清真的烧麦馆,可惜没有机会去,不知道烧麦是什么味道。:(
2.5
凌晨到白河。事先已经约好张秉波(网名洗山人13089445966)找了一辆三菱吉普来接。
洗山人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经营长白上旅游的包车、导游等,自己还
做了网站(http://www.cbsly.com)宣传自己。如此有经济头脑,所以肯定赚钱了。刚刚盖了新房,结了婚。xixi,刚上去他的网站看到,5月27日,洗山人喜得贵子,恭喜~!
到洗山人家休息,早餐。正赶上元宵节,我们的早餐也自然是汤丸了。
包车一天500,向导费+洗山人家餐费 180元。一辆微型面包车载着我们驶向长白上下,在路边的小店买了补充体力的巧克力(1元)和山楂饼(0.5元),都很便宜。到了长白山刚好是雪后的晴 天,风景最好,还适合爬山。我们是从北坡登山的。穿过山门(门票 30 元)后,进入了安静的林间大道。路的两旁是茂盛的林区,松树高耸笔直,并且随着海拔的攀升,两旁的树木种类逐渐的变化,越桦、美人松等等,体会到了地理书 上说的垂直植物分布。路面除了两排车轮印,就是无暇的白雪。透过车的挡风玻璃,远处蓝蓝的天空露出长白主峰的一角。积雪反射出点点金光。人,在这里会感到 心灵的宁静与清澈。
中途经过小天池,我们下车观赏。小天池又名银环湖,现在已经结冰了。我们小心翼翼的搀扶着走到冰面上,做出溜冰的姿势。湖边有一间古色古香的写着“药王谷”的屋子,才知道这里还是台湾电视剧《雪山飞狐》的外景地呢。
车向上开了一段就到倒站口了,我们徒步攀登的起点。我们行程是徒步由瀑布边的登山长廊走上去,再行至天池冰面。在倒站口租好了雪地鞋(6人共100 元),所谓雪地鞋,其实是普通高帮棉鞋在鞋底加上一个防滑的铁爪,在哈尔滨30大洋就能买到,早知道就先买一双好了。瀑布长廊以上都是韩国人投资的,所以 就没有学生票了。瀑布、天池门票(含向导门票) 40 × 7 = 280元。走进景区,现是走过一座小桥,桥下流过的是暖暖的温泉水。抬头可以望见一挂银川的瀑布(一半已经冻住了)。在到达长廊以前,有很长一段是没有阶 梯的室外攀登,旁边有一条保护铁链。
像我这种笨笨的土人,当然有些紧张了,一只手抓住铁链,一只手扶住旁边的雪壁,每向上爬一步都踩得实实的。偷 眼往回望,白茫茫的雪上散落着一些碎石,倾斜大概60-70度吧。不禁想如果摔下去。。。。终于走到室内的长廊了,要在陡峭的长白上开凿出这样子的阶梯长 廊,一定耗费了很多人力物力吧。虽然有了阶梯,但是还是蛮陡的,而且是之字形路线。不一会儿我和lost就气喘吁吁了,我的眼镜上了布满了雾气。 mojaco体力真令人羡慕,一下子就跑到前面去了。长廊的一边有些用薄膜封住的窗口,隐隐能够看到外面白雪皑皑的长白山的曲线。爬出长廊,我们又露天行 走了一段路,终于看到天池的倩影了。天池完全结冰了,我们可以放心的在上面行走。天池的直径有2000多米吧,是我国最深的高山湖泊,周围有16座山峰环 绕着它。大雪过后,湖面上的积雪很厚也很干净,让人忍不住捧起一小撮放进嘴里,一尝雪的滋味。在天池上行走也不容易,风异常的大,刮在脸上像刀割一样。
我们走到差不多到天池中央就掉头往回了,因为再走就到了朝鲜的边境了。
呵呵,天池是中朝的界湖,远远还能望见对面山坡上朝鲜的哨岗。
下山就轻松很多了,出了长廊,我们没有再走下去,而是整个人躺下滑下去的。hoho,当时还是有些怕怕的,不过一下子就滑下来了,衣服里进了不少 雪。大家通常滑下来之后都180度大转弯,头脚倒置了。互相帮忙拍掉身上的雪花,很是兴奋。不过这时候大家的肚子已经开始抗议了,尽管在途中有吃巧克力什 么的补充体力,但毕竟消耗还是很大的。见到温泉鸡蛋的时候,尽管知道被宰(10元7个),还是毫不犹豫地买了。我们开玩笑说,不如下次带生鸡蛋上来自己煮 吧。在温泉里泡熟的鸡蛋,蛋黄蛋白还是呈半液体状,不过嫩滑的口感也挺好。看到有韩国的游客也在那里买。
坐车下山的时候,顺道去了地下森林(小天池与地下森林通票 10 × 6)。这里就完全是林海雪原的感觉了,在林区的小路里面晃悠着,灌木和松树上覆盖的雪好厚,越发显得深幽宁静。我们其实是一直在往下走,途中mojaco 发现了一处小瀑布。七拐八拐,我们终于来到了观景台。能够鸟瞰所谓的地下森林,远方深陷的狭谷中还有一片茂密的森林,而且那里好像没有什么雪。
微型面包载着我们驶向山门,就要依依不舍的离开长白上了。已近黄昏,天色渐暗,大家挤在小车里,一首一首的唱着那些不连贯的歌曲。发现我们几乎没有一首歌是完整记得歌词的。。。。:( 但是此情此景,将会印在我的心里。
回到洗山人家,在炕上烤着我们湿透的手套什么的,大口大口吃着贤惠的嫂子做的晚饭。洗山人又热情地给我们敬酒,东北人的热情有时候真让人受不了。 xixi,还在那里上网灌水了。我们人太多了,洗山人家住不下了,于是找了一间旅馆住下。住宿 80 × 2160(未讲价,失策)。
在白河的遗憾,没有吃到著名的朝鲜狗肉,长白山的明信片不知道为什么寄丢了。
btw:二道白河内打的一律5块/车
2.6
早上起来买早餐(饺子10+面包10 = 20),然后打的至白河火车站(5 × 2 = 10) 火车站很多人买票到通化(白河-通化火车票 21 × 6 = 126)。时间刚刚好,我们又赶上车了。到通化之后刚好是正月十六,南下的车非常紧张。买不到当天或者第二天的车票。实在不想在通话停留浪费时间,焦急无 奈下,只好包了一辆小面包到沈阳(770)。事后证明这是一个不正确的选择,又危险又不划算。不过也是无奈之中的办法了。沈阳mojaco的朋友帮忙找到 住的地方。跟mojaco在一起出门就是好,朋友遍天下,hoho. 在汽车上颠簸一轮的我们,到晚上10点还没有吃饭,自然是饥肠辘辘了。mojaco的朋友,一位体贴的ppmm,早已让服务员给我们准备了两盆热气腾腾的 肉片汤面。无言的感动,倍感美味。
2.7
第二天在沈阳闲逛。包括东陵(门票 30 × 7 + 3 × 7 = 231),路经沈阳故宫门口,张学良大帅府(门票 20 × 7 = 140)。中午的时候mojaco另外一个朋友(catic)在某粗粮馆报告我们(具体名字和位置我忘记了,问catic或者mojaco吧)。吃的也是 地道的东北家常菜。有一道菜,咸鱼和玉米饼让我很是难忘。咸鱼绵而咸,玉米饼淡而烤得略带脆。两个菜,放在一起吃,那叫好吃阿。下去去了逛中街,是沈阳最 繁华的步行街,跟广州的北京路差不多吧。广东的水果在东北都很贵,看到砂糖桔卖10块钱1斤。
不过奶制品就很便宜了,8、9毛就有一袋鲜奶。在东 北三省中,给我印象最好的城市,除了哈尔宾就是沈阳了。晚饭在中街的边家饺子解决,服务特别好,收费、饺子的款式都有人详细地介绍。饺子有好几十种呢,也 不贵(7个人87元),有几种饺子特别好吃,具体的听服务员推荐就行了,很有特色。晚上坐火车到北京,install和lost第二天就回广州了。我、 dreaming、mojaco、becki就在北京停留了几天。
2.7 -- 2.10 我的北京之旅
第一次来到北京,住在人大。从小对首都都有种神秘感,但是走近了,还是觉得缺少一份亲切感。但好友跟我说,她已经习惯了,以后毕业留下来也挺好的。也许,时间能够让人习惯很多东西。习惯了,就不想改变了,正如根在那里一般。有时候,感情不也是这样么?
北京的公车还是人工售票,京片子老是让我听不清楚站名,不太习惯的说。
景 点没有怎么去,只去了故宫和科技馆。科技馆里,像我们这般年纪的人几乎是没有了。第一次看球幕电影,:p,北京的小孩子真是幸福。我们还逛了北大、清华、 海淀图书城、上地的IT企业群。北大有着公园般漂亮,很有典雅的文艺氛围。清华很大,大得骑自行车都可逛上一天。也许是工科生的缘故,在清华里让我更觉得 自在舒服。总算见识了清华的万人大食堂;第一次和日本人讲英语,互相听不懂,恭喜。继续着拜访同学和朋友。。。。第一次坐轻铁,速度感觉跟地铁差不多,但 可以浏览两边的景色。感谢在北京时雪芬的照顾。
在北京的吃,大唐电信对面一家新疆餐馆,谢谢pkbear的报告,让我大饱大盘鸡和囊包肉的口福。 4个人两个菜,好像是90元吧。小吃方面,我的最爱是煎饼果子。在街边现做现卖,2元一个。师傅把面团往热腾腾的圆形的台上铺均匀,撒上葱花,打个鸡蛋摊 开,再涂上各种酱。大功告成前,夹上一块薄脆(炸得很透的面饼,估计做法类似油条),卷起来就大功告成了。据说加5毛钱就可以再加一只鸡蛋,怀念煎饼果 子。。。。
2.11到达广州,结束了头尾12天的旅程。人均支出2400不到,稍觉腐败。
岁月如斯,很多的人和事,都将飘落在风里。唯有文字和相片,诉说着
那段岁月。经历过,已经无憾,虽然我们看到的不一定是最美的风景。
谨作此文,聊以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