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姑娘山 长坪沟-毕棚沟穿越
时间:2003年7月14日-2003年7月17日
队友:CSharp,pup,松鼠,张怡,lum
第一次负重高原行走,没想到竟是如此艰辛,甚至有时还走到了生死边缘。然而纵是可以让我再次选择,我仍然不会后悔这次穿越行动。没有什么比行走在路上更加令我感到自由。驴行,永远是一个梦想,一个不会褪色的梦想。
0 名词解释与解释
4mm:
四姑娘山。可以指四川日隆长坪沟内的四座山,由低到高分别是大姑娘山、二姑娘山、三姑娘山、么姑娘山。也可以特指四姑娘山中最高的么姑娘山。
lum:
藏语拉姆是仙女的意思。本文指一人,可读作拉姆、路盲等等。我们叫她小璐。
穿越:
就是穿过去,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理论上用任何方式完成都可以。但在某种情况下,例如4mm穿越这种,基本上是交通靠走,通讯靠吼,取暖靠抖,腐败没有。
(此图来自江鱼儿手绘,致谢)
青春只可以暂时留白,是该写这篇咚咚的时候了。
1 在未知中出发
已经记不清当时为什么会去4mm穿越,只知道去之前,除了CSharp和lum之外,估计大家也不十分清楚路线的安排以及艰苦程度。可能大家都是那种认为 把一件事情了解得太清楚然后按部就班实现很无趣的人吧。但是无庸讳言这次我们确实有点过分轻视这次旅程了,徒步三峡的轻松快乐从某种意义上说蒙蔽了我们的 双眼。结果后来大家无一例外的受到了教训,几乎所有的人都经历了强烈的高原反应导致的身体不适。虽说痛苦有时候也是挺好的回忆,但由于自身不重视的原因而 导致身受折磨甚至处于生死边缘,就不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了。
幸运的是,我们平安回来了。
2 认识lum
按照lum的文章,我们的火车是严重晚点的,不知道什么原因,也许火车晚点也不需要什么原因。好像我们在武汉中转的时候,pup报告她的pp同学,我们就这样旁听了一顿湖北菜,味道据说很地道,因此我感觉就一般了。武汉估计还是小吃好点。
下了火车,看到了来接站的穿得狠pro的lum,手里拿张报纸递过来,上面写着丹巴暴雨塌方,然后说,看来去不成丹巴了。之前一点功课的没做的我,根本不 知道曾经还有计划去丹巴,或者说,根本不知道丹巴在哪。还好,这次最主要的目标是四姑娘山穿越。不过,我那时候也根本不知道四姑娘山在哪,更不知道这次穿 越的路线是长坪沟-毕棚沟了。
lum是个爽直的mm,走路很快。最让我们羡慕的,是她身上的咚咚几乎都是别人送的,帽子,T-Shirt,背包,鞋,至于手表快挂快干毛巾之类的小东西就更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无所不包层出不穷……
3 成都腐败
成都是一个悠闲的城市,在茶店子车站附近的小旅店安顿好后,地头驴lum带领我们周游。每到一个大城市,高校是不能不去的。模模糊糊记得去了电子科大,吃 了lum所说的1块钱超划算双球雪糕,没机会见到lum挂在嘴边的可爱藏獒“獒拜”。在某家路边店吃串串,lum惊叹我们的食量——是如此之小,都数着 拿,说他们吃的时候都是一把一把的,也是,一毛钱一串嘛。其实我们食量也不是那么小,只是因为旅途劳累,加上怕浪费罢了,后来回到广州,在CSharp宿 舍火锅的时候,大家可就吃相毕露了。
还去了川大,门口的荷花池不错。在川大外头买了两个馕,但后来没怎么吃就坏了,四川还是潮湿了点,馕也放不了几天,不像新疆,在北疆走了一圈回来,馕还没坏,虽然最后也没吃完……
哦,还去了春熙路,吃钟水饺,据说都是不太地道的小吃了,但抄手还不错。总的来说,成都人民还是比较会享受的。
4 日隆与双桥沟
天没亮就起来,上车。拖了很久才开车,起来太早了,困。据说要下午才能到。过都江堰,卧龙,大家兴致也都还挺高。估计是在巴朗山附近,lum开始右眼皮 跳,不过有问题的是我——当时以为是吃错东西或者晕车,开始不舒服,吐。现在当然知道是高原反应了,毕竟第一次上高原,没法避免,只是心理准备不足,那时 候也没有经验。后来去梅里那次到了德钦丰子也是同样症状,我可心里有底了,让他好好休息吃饱喝暖第二天就没事了。
途中休息唱歌的时候,继续吐,开始头疼,当时仍然以为撞风,吃了感冒药。可能海拔下降了,再上车的时候已经好了点。车没再开多久就到日隆镇了。
随便找了家旅馆之后,下午还有时间,大家就说去骆驼峰,可以看看双桥沟全景。于是放下背包就出发了。骆驼峰风景还不错。树太多,看不到双桥沟太多的景色, 倒是远处的尖尖的楔子一样的山挺好看,还有就是天上盘旋的鹰。在骆驼峰下的大草坪上躺躺晒太阳也颇惬意。当然,最壮观的还是在路上从山上往下看日隆的梯田 和油菜花、还有大片大片的云影。
谁知道下来的时候就不妥了,感觉有点呼吸困难,全身发冷。最后那段路虽然是平的公路,可就是觉得好长,走不到头,笑了几句松鼠和pup的情侣快干衬衫就没 心思没力气说话了。CSharp和张怡包车去猫鼻梁拍四姑娘夕照,lum和pup出去买维C之王沙棘精,而我就实在顶不住了,好不容易回到旅馆,赶紧钻到 被窝里,把棉被紧紧裹在身上。发冷也是高原反应的症状,尤其在饿的时候。
也不知道有没有睡着,反正朦胧之中好像他们在联系向导和马夫的事情,但是一直没有结果。到了很晚,要吃饭了,我才爬起来,吃了顿热饭之后,感觉终于好起来了。
但仍然没有解决向导和马的问题,估计一个原因是他们没有多少人有穿越的经验,另外也是想趁机捞一笔,不断的说必须找六七个人背行李,不然垭口过不去。谈了 半天谈不拢,后来不知道怎么样就一拍两散了,后来又不知道从哪里找了一个向导,杨大叔,三天包括租马一共800块。我们运气也真是好,瞎找最后还是找到了 一个有经验的向导。说起来几年后在央视播的一次四姑娘山营救行动的节目里也看见杨大叔。
5 穿越开始
早上起来,我终于恢复状态了,但住另一间房的松鼠、pup、lum生吃了偷来的鸡蛋,结果后来都拉肚子了,rp啊。
坐车去到喇嘛寺,一路上空气清冽,炊烟袅袅,很舒服的感觉。下车后见到了杨大叔和他儿子,两匹大马驮行李,还有一匹小马跟杨大叔儿子一样出来历练历练。把行李放上马背绑好,大家轻装出发了。
长坪沟从喇嘛寺到木骡子是游人常走的路线,徒步骑马都可以,个人认为徒步更舒服些。除了过了枯树滩之后泥泞的道路带来的一些小麻烦,基本上整个路程很轻 松,而且风景秀丽,令人心情舒畅。大约中午的时候到了木骡子。阳光,雪山,草地,小溪,牛棚,真是像在画里一样。
人马休整午餐之后继续前行,因为前段时间都在下雨,所以路开始不好走,尤其有一段积满水的草地,要小心的踩着草头走,一不小心看错就踩到马粪上面陷到水 里,非常不爽。直到天色将暗,走到乌龟石北边,向导决定在此扎营。他们父子俩去半山腰上一个山洞里面过夜。山洞太小住不下这么多人,根据杨大叔的安排,我 们的帐篷搭在两条溪流围着的一片稍高的草地上。
6 暴雨惊魂
刚扎好营,雨点就下来了,而且越来越大。CSharp的精神状态也不是很好,据说也有点发冷,估计也是高原反应,pup,lum和松鼠吃了偷来的生鸡蛋, 也是拉肚子。大家都躺下休息了。这一天我可能高原反应已经过了,除了疲劳之外反而没有太大的不适。于是拿了伞爬上山洞那边拿开水。用饭盒装了方便面冒着大 雨上去,冲了开水,然后下来,想着热食对恢复体力会有点帮助。谁知道草地很滑,天又黑,准备进帐篷的时候,被帐篷绊倒了,方便面全洒在了帐篷里。那一刻真 是有点想哭。
不幸中的万幸是没有洒到CSharp身上。只好又弄一包面上去取水,费了不少劲才终于吃上。吃完之后清理了一下帐篷,把倒出来的面和水都清到帐篷外面。 CSharp,pup他们还是没起来,也没有吃东西,CSharp就让我把他的保温壶灌满开水,一会可以冲麦片。于是我又上去山洞。这时候天已经全黑了, 雨还是很大。山洞很小,烟熏火燎的,水还没开,就坐着一边烤火烘衣服鞋子一边等,比在湿漉漉冷冰冰的帐篷里好像还是好一点。
把保温壶灌满了开水下来,钻进睡袋准备休息一会。CSharp起来吃麦片之后还有水剩下,大家分着喝,这时候我深刻的感觉到保温壶真是好咚咚啊。
到我们差不多睡下的时候,雨小了些,杨大叔的儿子又拿了一壶烧开的水下来,不过大家都不想动了。隔壁帐篷的pup、lum、松鼠据说最后也没怎么吃东西。总之这个晚上真是够狼狈的。
但是狼狈的还在后头。晚上大概3点多的时候,CSharp把我叫醒了,说外面雨很大,不知道会不会有山洪冲上来把我们淹了。按照之前观察的地形,这种可能 性是完全存在的,只是当时我们大家都很疲惫,只想快点扎营休息,而且也相信向导的判断。CSharp出去看了一下水位,回来说比下午的时候涨了很多,差不 多跟草地边缘平齐了。我们商议了一下之后,决定把大家都叫醒,打好背包以防万一。于是,接下来我们6个人就是倚着背包坐在帐篷里,听着淅淅沥沥的雨声,一 直到天亮。我和CSharp每隔20分钟就打伞拿头灯到外面观察水位。还好这时候雨开始慢慢变小了,水位也一直没有再上涨。到天亮雨就基本上停了下来。不 过后来杨大叔说,那个地方基本上没上过水,其实我们不用担心。说是这样说,小心总是没错的。
7 生死边缘
似乎我极少用这么煽的文字,破例一次吧,毕竟4mm穿越的三天确实是我驴行生涯中感觉最接近死亡的一次。
早上雨停了,本来山里空气就清新,雨过之后轻纱一样的薄雾在半山腰上缓缓飘着,清爽的感觉真是宛如仙境。大家的状态也好了点。由于接下来一段要涉水,所以 大家换上了凉鞋,除了我。我当时还没有凉鞋,想硬着头皮穿登山鞋顶过去的了,杨大叔看见了就说不行,湿透了第三天就没法走了,于是要他儿子把水鞋换给我。 后来看着小杨就这样穿着解放鞋走在冰冷的水里,心里也很过意不去。
高原上的雪水是如此的冰冷,我穿着水鞋也觉得凉意一阵阵透过来,冷得人浑身打颤。他们穿凉鞋直接踩到水里的估计像刀割一样了。途中还要涉过一条由于暴雨而 水位上涨到膝盖以上的小溪。水流比较急,差点连马都摔了——要是那样我们的背包就要全部掉水里了。过河的时候我终于要脱下鞋子,穿同伴的凉鞋过去了,其时 气温已经开始回升,但是水温仍然寒冷刺骨,我总算明白他们刚才的痛苦了。还好河面总算不宽,过去之后穿回袜子和登山鞋,脚很快就变得暖烘烘的非常舒服。哪 怕只是短暂的苦尽甘来,也是幸福啊。
接近中午的时候,我们到了一个陡坡下面叫双红杉的地方。马是爬不了这种大于六十度的坡了,我们只好把行李都卸下来。杨大叔的儿子也赶着马回去了,下一步我们要全负重翻越垭口。
翻越前,我们先饱餐了一顿,顺便减负。说是饱餐,其实也就是麦片肠仔方便面,对我这种无饭不欢的人来说还是个问题。果然穿越回来之后瘦到了94斤,直到工作后培训才重新回到100。最惨的仍然是pup,吃了牦牛肉,结果晚上继续上吐下泻,rp啊。
接下来是我有生以来走得最辛苦的一段路。背着沉重的包,在六七十度的坡上沿之字形往上爬,基本上走十几步就要停下来喘一喘。最厉害的是松鼠,爬坡比我们快 多了,一下子就跑到前面去了。我由始至终都在后面,当然,后来多了慢下来的pup跟我一起走。走了两三个小时,没睡好,午睡时间到,加上高原空气稀薄等各 种因素,我和pup都困得不行,常常觉得一下子要睡过去就醒不来了,心里怕得不行。我们两个一起坐下休息的时候,我看见pup合眼休息我就不敢合眼了,怕 万一两个人都睡着就麻烦了。
8 度过难关
这样坚持着走了四五个小时,远远望见准备宿营的垭口下的平台了。大概午睡时间已过,人也没那么困了。更振奋的是,杨大叔回头来接我们了。先是pup的背包交给杨大叔,等到差不多到营地的时候,我的背包也交了出去,终于轻松了。
平台海拔4300米左右,风凉水冷,在垭口下面,对着雪山背面,在夏季,雪线在平台以上一点,附近有积雪融水形成的小溪,平台确实是个不错的营地。
扎营起灶,营外风大,我们就在帐篷里面用炉头烧开水。除了一次烧得少点,炉头还是挺好用的。 一直到晚上,我的工作就是烧水。章鱼摆起了他的脚架,不过后来好像机缘巧合,还是错过了不少精彩瞬间。pup和lum继续在帐篷里面休息。但没多久就听到 pup找胶袋,偷来的生鸡蛋和牦牛肉联手起作用了。
正当大家以为天空会就此在层层云雾中收起亮光的时候,突然lum大叫起来。夕阳出来了,柔和的光线照在幺姑娘山的顶上,太漂亮了,我从帐 篷里探头出来,还不忘随手拿了我的太阳能傻瓜相机按了下快门。CSharp也赶紧准备架脚架,但就一会儿光线就暗了下来,云层重新遮蔽了天空。
9 梦幻云海
第三天早上的行程很轻松,从平台到垭口大概上升三四百米,一早出发,两个小时左右就上到垭口了。最难到的地方往往有绝佳的风光。长坪-毕棚垭口也不例外。这次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我平生见过最壮观的云海,云雾弥漫在毕棚沟上,真是美轮美奂。
我们静静坐在垭口上,看着云海慢慢聚散,毕棚沟中的景象慢慢变得清晰。天是那么的蓝,风是那么清,这一刻是多么幸福。
美好的时光总是过得太快,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该下山了。临行前,我转过身,拿起相机,拍下了队友,就是后来成为木棉驴板板衫图案的那张照片。
下山的路是一个碎石坡,杨大叔说随时会有落石,要迅速通过,所以我们都走得很快。我走在前面,就快到碎石坡底下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喊小心。我回头看的时 候,一块比足球稍小的石头正向我滚过来。当时可能还是由于高原反应吧,竟然脑子非常迟钝,一时之间没想到怎么避。幸好石头滚过我身边,敲了一下我的鞋跟, 然后就滚下去了。
继续往下走是一片树林,又发生了一件惊心动魄的事。松鼠走在后面,扶了一棵倒下大树的一根碗口粗的枝干,谁知道松鼠也可以推倒大树,轰隆一声,大树枝倒在了pup的身边,差点就酿成惨剧啊。pup前几天上吐下泻攒的rp终于发挥作用了。
走出森林,走上了毕棚沟修的山路,大家开始抢着说,走平路是自己的强项。确实都走得比较快,除了半路上走在前面的章鱼被一头小牛挡了一会。
山口有一小饭馆,决定停下腐败,顺便趁着大太阳把睡袋背包都晒干。谁知道犯了没有事先问价的严重错误,只有两菜一汤,却宰我们每人10块钱,那个黑啊。然后来了两辆面包,都说是约好来接我们的,无从分辨,只好各上一半人,还是黑啊。
毕棚沟是早期的林场,已经有点满目苍夷的感觉了,我们在车上一路吃尘,天黑前到了理县。
10 独自回家
到了理县,收到了一堆短信,要我马上回去处理发表的论文的事情,只好遗憾的和队友告别,于是我错过了后来精彩的阿坝之旅。
第二天早上,独自一人从理县到汶川,再从汶川经过都江堰到成都。在西南联大住了一晚,然后从成都经武汉到广州,踏上了归家之路。发现自己其实很不喜欢一个人上路的孤独感。
还好,这次归途,那头有人在等我了,这又是另一种幸福吧。
dreaming
2006/6/3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