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序,以及跋
出行回来,总有人问,好玩吗?以往,我通常都可以毫不犹豫地回答,好啊。每条路线,总有特别吸引的地方。西藏的湛蓝,东北的纯白,东蒙的金黄,新疆的五彩,雪山草原森林,湖泊田野海岸,照片里自有说不完的故事。
那,黔东南呢?
这一次,我却不能立即回答。好啊,但好在哪呢。没有波澜壮阔的景色,没有回味无穷的美食,甚至没有徒步穿越的艰辛,全程没有一个画面可以把我一下抓住。由 于担心旅途过于无味。还特意将大寨加入行程。但没有期待,反而会心境平和,会有意外之喜。我不知道该如何叙述那淡淡旅途中的点滴,才不至于偏离当时的真实 想法和心情,才不至于让你觉得我不是矫情而是真正的喜欢这次旅程?
如德波顿《旅行的艺术》所说,旅途中总是有许多琐碎、繁复以及不着边际的小事,描述这些情形和表达这种情绪对置身其外的人来说是无趣和无益的。可是旅途本来就是生活的另一面,撇开了这些,我所能叙述的,只不过是又一次肤浅的表象而已。
或许是近期内最后一次长线,余下的七省,暂未有太多的期望。其它梦想中的线路,更是远在计划之外。回来之后,虽知下次出行的遥远,却没有丝毫的失落。如此结束一个章节也好。
但还是按习惯写点什么吧,西江、宰荡、小黄,乃至大寨,漓江,串起了此行星星点点的亮色,串起了我的这一次黔行。
1 西江 千户苗寨里的丰盛午餐
K64/65又是一趟时间很好的车,下午3点半从广州开出,次日早上9点到凯里。坐卧铺的话,眼一闭腿一伸就到了。出了凯里火车站,坐公交车到汽车站,发现4个人坐班车的价格仅比包车便宜几块钱,于是决定马上包车出发,直接到西江吃午饭。
全新的沥青路,近西江一段的景观和川西丹巴一带有点相似,路的一旁是山,另一旁是小河,河的另一边又是山。
车到寨子门口就不能进去了,看得出是成熟的旅游区,不知道会不会有收门票的趋势。在大石头上小憩,等候客栈的人来接我们。晴天,风有点凉,除了光线刺眼不利拍照之外,一切都很好,全然无法想象去年冰灾时的情形。
我们准备住的客栈在羊排寨的半山上。悠悠然地煮水,喝茶,充电,聊天。然后就是传说中丰盛的午餐:各种腊肉和腊肠、鸡肉、炒青菜、鸡稀饭等等,双份上的。
大快朵颐之后,我的午睡建议居然被否决,大家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出去走走了。真是可惜,辜负了这冬日的阳光啊。
两个山麓上层层叠叠的枫木吊脚楼,分别是羊排寨和东引寨,山脚下沿河而建两条街,很干净的石板路,已经有点丽江化的意思。或者没有丽江那么多纸醉金迷的酒吧和那么大的规模吧,类似于束河?也许。
幸好西江还有别的。走到老芦笙场,看见十几位老人对坐在两排长板凳上,男女分列,中间隔着长条桌,上面放了几十个盛满了米酒的瓷碗——这酒我们午餐时喝过,自酿的,粮食味十足。原来古歌表演开始了。
似乎也没怎么听到唱歌,也没有太激烈地劝酒,但几碗下来,阳光下的老人家的笑脸都变得红通通的,吸引了不少色友的长枪短炮。
此时有个外表知性举止优雅的mm也在扛着小白站在外围。怂恿同为色友的dexi和号称今年要解决的ric去搭讪,结果两单身男都鹌鹑得很。当然了,后来的 不期而遇,却看见此小白女在和一ws男摆一些令人侧目的pose在拍到此一游照,知性的小白女一举变成了天涯女/猫扑女,实在令人跌眼镜。dexi未能搭 讪的耿耿也顿时减少了许多,此为后话。
继续在周边闲走,小河对面是西江中学和小学。沿石板路上到半山,是公路边的观景台,可一览千户苗寨的全景。而相对的,羊排寨的最顶层,是鼓藏头家的鼓藏 堂。苗人相信祖先的灵魂藏于鼓中,鼓藏头曾经属于村寨的精神领袖,负责组织寨子的祭祀活动。有趣的是,鼓藏头家外关于鼓藏头的介绍的木牌上,有一段文字也 被和谐了,被和谐的内容,大概是鼓藏头如果能力不足可以被取代云云,这戈壁上的河蟹真是无所不在啊。
回到主街道,遇上板凳舞表演。应该是村里旅游部门安排的,但表演者的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表情。这和西江的特质是一致的,虽然有商业以及迎合游客的成分,但 这些气氛并没有像丽江那样把整个古镇都浸透,苗族人心底里快乐的本质仍在,愿这种简单的快乐能在这里存在得更长久一些。
2 宰荡 一堂侗歌课
看得出榕江是个物流集散地,围绕着汽车站,有许多高中低档的旅店和饭馆。为了寻找美味,我们翻过大桥的栏杆,从桥头的楼梯下到河床边上,光顾了人气超旺的 瘪店,见识了牛瘪,以及后面几天每顿饭都必备的矮饭桌,从而催生了黔东南之行第一个开心网投票:给你一个亿,让你一辈子用闻风丧胆日环食短腿半圆拼桌,外 加超级无敌实木小板凳吃鱼腥草、肥腊肉和牛瘪,愿意不?(1)愿意(2)不愿意(3)酱油通道。
车江离榕江县城河边的榕树和小船都很上镜,但除了逃票成功的些许快感,一个只能拍几张照片的公园是无法给你带来太多的感受的。还好,我们第二天要去的地方,叫做宰荡。
根据丰子的徒步攻略,在丰登寨问了半天,都没有找到所谓的大路小路,所有人都说,去宰荡只有一条路,大概是原先的小路现在已经变成乡级公路了吧。
穿过丰登寨,沿着没什么水的小溪一路上升。负重的话,走起来也不能算完全的休闲级。宰荡在山的深处。差不多到宰荡的时候,一辆骡车从后而来,已是强弩之末 的lost马上把背包扔到了车上。车上的老乡留下“杨秀梅”三个字,就赶着车扬长而去。我们一路找包找到宰荡上寨,然后就顺理成章的住在杨秀梅家里。
坐下来,便是饕餮的开始。一大篮椪柑瞬间就被我们消灭,lost当仁不让以连续7只的战绩高居榜首。接着午餐准备好了,又是小圆桌旁的边炉。
年还没有过完,但留在寨子里的已是老人和孩子居多。从上寨到下寨鼓楼,到村口的风雨桥,一路都是纯真、羞涩却又笑容灿烂的孩子。反而是我们有点手足无措, 想把带来的笔和本子等文具送给他们,却不知道怎么开始,也不知道该和他们说些什么话题。还好他们很乐意接受我们的小礼物,而且都很热情和有礼貌。其实这点 东西和短暂的交流实在帮不了他们什么,但也是我们的一点点心意吧,只希望不要带来什么负面的影响。
吃过晚饭,我们正在烤火发呆,对没有赶上昨晚的大型侗歌表演表达遗憾——其实也没什么,一切随心随缘。这时,杨秀梅的孙女喜悦小朋友开始了她的饭后表演, 稍显稚嫩的声音唱着简单的侗族儿歌。听不懂歌词,据说大意是:田边飞来一只蜻蜓,阿妈你不要打它,留下它来吃蚊子。真是有趣。这里的小朋友从小就熏陶在侗 歌的氛围里,难怪宰荡被称为侗歌之乡了。
喜悦mm的儿歌一首接一首,唱得正起劲,忽然外面一阵喧闹,门口对面鼓楼边突然多了很多孩子,不一会,十几个小mm都走进来,整齐地坐在长凳上。原来我们住的这家人有两位歌师,如果不用表演,她们晚上都是要准时来上侗歌课的。
又是一轮分发文具——这次只有ric这地主家还有余粮了,他至少多背了3公斤呢吧?没想到发生了意外,由于lost的转数太低,居然算错了数,结果派到小喜悦的时候,本子没有了!于是小喜悦哇一下就哭了……
好不容易ric出动压仓底的哨子当作礼物,才把喜悦给哄好。一众小mm们这时也都安静了下来,上课啦!
课程的内容大概是先温故——学生们唱几次已经学会的,歌师进行点评,讲解哪些地方还不够好,然后示范一下。接下来就是知新——由歌师带着,背熟歌词,配上旋律,一首琅琅侗歌就学成了。
我们一直坐在屋角,静静地听,直到下课。音乐是无法也无需用语言来描述的。多么美妙的歌声,多么美妙的夜晚——唯一的噪音,是课间休息的时候我们应邀对 歌,硬着头皮吼了两首——准确来说是两段,分别是《叮当》和《IQ博士》,还出动了手机上google查歌词,实在是太丢人了。
一天之后,我们在小黄又听到了侗歌。小黄的七姐妹(或:九姐妹中的七位)的表演,无论是技法、声音、唱功还是编排,都是那么的精彩绝伦,远胜宰荡的十几位 小mm。但毫无理由的,我更喜欢宰荡的这一夜,一堂没有包装的原味侗歌课将在我的记忆里长久留存。脱去表演的外衣,她们是真正喜欢歌唱而认真地学每一句音 律,她们是真正喜欢自己的侗语而认真地去记每一段歌词,所以,她们和她们的歌声是真正快乐的。而旁听的我们,虽然仍是庸俗而且套路的游客,但也许在某一 刻,她们已经把我们当成“拼盘”(侗语:朋友)了。
早上从宰荡出来,又有一路的惊喜。沿途大雾笼罩,山峦、树林、竹丛、田野、村寨在纱笼般的雾中若隐若现,宛如仙境。有如斯美景,再回味那一堂侗歌,一路的泥泞又算得了什么呢。
3 小黄 天籁,与些许不和谐的音符
从江到小黄,过了高增乡之后就都是土路。路程不短,且遇上了有生以来见过最恐怖的浓雾。司机打开了大灯,感觉没什么太大的作用,山路弯弯,能见度仅有几 米,车走得很慢,却好像能听到冲开那令人窒息的浓雾时嘶嘶的声音,每次悬崖边的转弯都几乎让人心跳停止。短短30分钟翻山的路程,感觉特别漫长,让我突然 很怀疑刚才说好的价钱是不是自己听错了,到底是整车100还是每个人。
翻山之后不久就到小黄。在鼓楼旁的8号歌堂旅舍住下,向老板潘大哥打探听歌的事。小黄以侗族大歌闻名于世,过年期间,平日没事,大家都会聚在一起唱歌。可 惜我们来得太是时候了,据潘大哥说,村子与我们来时途经的一个叫岜扒的寨子起了冲突,几个在从江上学的学生经过岜扒时被殴打和抢劫,岜扒的人又护着那几个 打人者不让警察抓,小黄的男人们本来正准备下去打架呢,所以当天晚上肯定是没情绪唱歌了。我们猜想,大概是岜扒眼红小黄的旅游收入吧。又想起岜扒和小黄的 村口都停着好几辆警车,原来是来调解的。
没关系了,既来之则安之,走走坐坐,串串门也不错。音乐无所不在,这边厢老人家在烤火聊天一边鼓捣芦笙,那边厢劳动妇女聚在一起做手工活一边合唱。打架归打架,表演性质的侗歌今天是不唱了,可这骨子里不还是浸润着千百年来祖祖辈辈留下的韵律之美么。
晚饭正餐又是闻风丧胆日环食小圆桌边炉,水果是随你吃多少的潘大哥家自种的椪柑,饭后甜点是香喷喷的自动结焦软糯住家外带两相宜年糕,结果是吃得太饱,于 是决定再出去走走。打架的事情似乎一直都没有动静,一起在鼓楼烤火的村民说,还在等调解的结果,如果调解不成,还得打。村子里的气氛也没有下午那么异样 了。接近晚上9点,另一群游客联系到了侗歌表演,表演者是曾经随温总理访日的九姐妹中的七位,于是十几个人一起凑了份子。
七姐妹的歌声在鼓楼回荡,可称之为天籁。《蝉之歌》和《布谷催春》两个经典曲目里的拟声、多声部令人赞叹不已。
4 大寨 在地球上作画
从龙胜到大寨感觉不算远,都是沥青路,但班车却实实在在地开了一个多小时。从山脚到田头寨路感觉不算短,都是石板路,但一路风光却实实在在让人身心愉快。 小雨淅淅沥沥地下,没有赶上梯田最漂亮的放水季节,倒是老天给我们放水了。千层梯田、西山韶乐、金佛顶,三个视角最美的地方,各胜擅场。
世世代代的开拓,层层叠叠的梯田,跳跃如钢琴的琴键,蜿蜒如竖琴的琴梁。多数来这里的人都会惊叹于这人类创造的奇迹,我也不例外。远眺,群山绵延,云雾缭绕,顿觉天大地大,神清气爽。
回到客栈,有持哈苏者提一灯笼悬于屋顶,拍了又拍。看来雨和雾阻延了某些色友的脚步,只好在那里做所谓的“创作”了。其实何必呢,烟雨迷蒙,也独具另一番 味道。哪怕一张照片不拍,二楼窗外远处,从山脚一直延伸到山顶的村寨和梯田,已然是人类在地球上用大手笔描下的杰作。
客栈都是木头房子,地板墙壁楼梯都是木头,温馨舒适。不过也有缺点,dexi就说冲凉的时候听到隔壁有一些不该听到的声音。不知道是真是假,反正我们3个 可都没听到。我们只知道那个时候,有人在dexi床上,从而催生了此行第二个开心网投票:旅途中,女的帮男的暖被窝,暧昧不?(1)非常暧昧(2)不暧 昧,很正常的朋友(3)简直就是拍拖了吧(4)好yd(5)酱油。
不瘦又不俗的竹笋炒肉很好吃,温过的梅子酒也不错,就是不厚道了点,一小瓶贵达15。更加美中不足的是,ric居然病了,可能是吃错东西加上水土不服,难 道,是一路过来的肥腊肉惹的祸?我们都以为ric是着凉了,让店家煮了一大碗可乐姜,结果反而成了催吐药。错有错着,第二天早上ric就缓过来了。
与黔东南相比,广西这边的人明显更有商业头脑。从公路边公然开设的赌档,到买票时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给你加上的保险,都让人不舒服。不知道和这个有没有关系 呢,反正黔东南的路修得比广西好。从江到三江,过了广西之后就一路坑坑洼洼泥泞颠簸,车子只能以不到二十公里的时速前行,虽然车子走的只是省道而不是国 道,但也实在太令人难以忍受了。来到桂林,红绿灯、车水马龙,喧嚣的马路,小气的象鼻山景区,这国际旅游城市真让人一下子不太适应。于是,我开始怀念宰 荡,怀念小黄,甚至怀念西江。
5 阳朔 矫情的西街和静静的漓江
由于lost在CouchSurfing的人脉,我们得以在阳朔找到免费的住宿。离西街两百米的居民区里,远离喧闹,充满生活气息,比西街好上十倍。当即 决定住上两晚,套用dexi一路引用Linus的话来说,就是Couch is like sex,it's better when it's free.
到西街找寻过往的回忆。红星特快搬到了西街那一排房子的背后,需要从小巷子里穿过去。规模大了很多,酷酷的眼镜帅哥早已不见,几个waitress服务态 度极冷。Pizza虽然不算特别好吃,但胜在不贵。原始人的烧鸡已演变成电炉烤鸡,味道中缺少了那熊熊大火带出来的微焦的香味。曾住过的西街壹佰招牌没 变,里面就没有必要进去考究了。当年没进去过的小马的天,这次依然没有进去,据说很难吃的没有早餐,也没有想要去尝试。
明园入门那扑面而来的浓浓咖啡香,没有第一次那么impressing,但还是让我心情愉悦。书柜里摆放着以往的本子,朋友几年前留下的笔迹居然还完好保存着,不得不让我们狠狠地假装唏嘘了一番....
tour曾经有一次板聚是徒步漓江,没能参加,这次临时决定放弃肇兴而走漓江,顺便补上一课。连攻略都是打电话让丰子查了然后发email过来。朋友和科 技带来便利啊。上次到阳朔,已经是03年11月。漓江水依然是那么清,可惜水位有所下降,而且冬天的色彩还是偏于平淡。但走在江边的感觉还是很好的,毕竟 是所谓的中国十大徒步路线之一嘛。
阳堤大雾,直接坐竹筏到第二个渡口,之后信步而走,晃晃悠悠,下午时分到了兴坪。上次来时是坐小机动船游的漓江,只记得风凉水冷,离船登岸,一串烤小鱼香 得简直让人连舌头都吞下去。兴坪车站居然还在老地方,跑过去冲上班车,望着天边咸蛋黄般的落日,所有有关阳朔的记忆一下子扑面而来,宛如昨日。
dreaming,always
2009/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