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阳头二组,一个亲切的名字。可惜一直没能在Google Earth上面定位到它的准确位置。小竹椅,泥巴鞋,灰土墙,一段稍微有点强度的上升之后,可以在这个民风淳朴的人家打尖落脚,难怪大家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
拍摄者:脚架
行走在长江边上,那时候我的极地背包多么的新啊。时光不再~哦时光不再。
拍摄者:丰子
在巴东,大家都对这种被我们成为三峡极地的背篓发生了浓厚兴趣,争相背着留影,连CSharp和我都不能免俗,嘿嘿。
顺便说一句,那还是一个雨衣的年代,冲锋衣是超级奢侈品。
拍摄者:yanshary
无夺桥边的栈道上,青春无敌。用便宜的劳保手套作为防滑手套代用品的优秀传统一直延续到现在。
拍摄者:脚架
在青石,和当地人闲聊兼砍价。注意,我旁边那个是CSharp来的,不是村民,比较容易认错,哈哈。
拍摄者:yanshary
在巫山腐败,吃所谓的长江鲶鱼,实际上根据店家告诉我们的区别长江鲶鱼和巫江鲶鱼的方法,他给我们的鱼无论外观口味都明显就是巫江鲶鱼,不过大家还是甘当水鱼,吃得很欢。
拍摄者:丰子
抢镜头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拍摄者:yanshary
瞿塘峡栈道,信号台。走上这样的康庄大道,心情自然放松了许多。
拍摄者:脚架
有脚架就要多用,不然就白背了。路遇很多游瞿塘峡的游客,一起合影。风箱峡,是瞿塘旅游区的最东端。不知道为什么,松鼠这一路的照片都是黑人牙膏广告。
拍摄者:脚架
夔门,瞿塘峡的起点,20元人民币取景处,意味着徒步三峡的胜利结束,穿着7天没换的牛仔裤,脸上却洋溢着豪迈之情。
拍摄者:脚架
从奉节到宜昌的客轮,五等舱,其实就是坐地板。亲如兄弟姐妹的感情,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这张应该是在等上船时所拍。8点的票,10点才上到船,排队的人沿着码头的阶梯从河边一直排到山腰,蔚为壮观。
又再多口说句,那是个军壶的年代,尚不知Sigg为何物。
拍摄者:熙熙
在荆州古城休闲,好几个人都换上凉鞋了,而我那时侯还没这个经验,而且我当时也还没能拥有一双凉鞋。脚上穿的这双低帮的Hi-Tech以99块购 得,走过北江、三峡、丝路,是我最爱的鞋子之一。图上只有6人,是因为pup自己一个人从宜昌直接回家去了。顺带提一件事,在我们的逃票过程中,被阿 god誉为攀岩明日之星的yanshary,面对不到1.5米高的城墙,居然死活爬不上去,后来还是CSharp上面拉,熙熙下面推才把她弄上去。阿 god的什么眼光啊。。。。
话说回来,对于拍这张照片的情形,我是一点印象都没有了。
拍摄者: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