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培训了4天,能记住的,反而只有吃了。没办法,食在广州,这话不假。
明记海鲜城
有时候,吃的东西不是那么重要,和谁一起吃才是最重要的。tour的饭局,风格真是历久常新,老当益壮啊。因为虎门大桥塞车,原来2小时的车程变成了4小 时。等我在酒店放下行李,飞的过去明记的时候,同学们已经开吃了。连付钱的都不等,够狠啊。还好,他们也就刚好动筷子而已,否则……否则,就和迟到半小时 的熙熙一样,连盘子都看不到,还被大家哄着说,我们还没开吃,来啊,点菜——其实已经是第二轮。
在如此端正的吃饭态度,如此热烈的吃饭气氛下,吃什么不香呢?哪怕是青菜里面发现了虫子,准备叫服务员交涉之前,也被人大声喝住:“等会!我再吃一筷子!”于是,盘子里没虫子的那一边瞬间又被消灭了许多……
是役,10人战绩458,在号称价廉物美的明记,可想而知大家的战斗力。不过,力苏同学力荐的招牌蒜香骨似乎也只是中规中矩而已,其它菜倒不错。
怡轩砂锅粥
原谅我挂羊头卖次狗肉。其实这家砂锅粥没什么值得写的,主要是和okok同学,以及okok同学的亲密爱人,也就是我的高中同学——星星同学在这里重聚了。
有一种朋友,哪怕从来没见过面,也是从不觉得生疏,也不需要客气的。okok同学就是其中一个。我们在饭桌上回忆我们之前见面的次数,但大家都不记得了到 底是一次还是两次。后来大概经过努力回忆,确认了是两次,一次帮忙买书,一次还款。但第二次见面的情形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算了,反正不重要,因为大家从 来都没觉得生分过。
饭后参观了星ok伉俪在保利花园的小窝,很温馨。小区很大,比俺住的地方好多了。小三房,房间跟俺家的一样小。印象最深的是小房里面的两幅海星挂画,切合主人名字,而且好看。当然,刘ok师奶还适时把婚纱照搬出来晒,虽然毛片我已经看过了,但,还是配合一下吧,哈,因为确实很有意思也很漂亮。
陈添记
如果你第一次来,不知道吃什么好,犹豫之际,老板就会给建议:你们三个人,三粥两粉一鱼皮啦。对,这里真正在卖的,就只有这三样东西。
粥,是艇仔粥,是我吃过最好吃的艇仔粥。绵软之间,犹如坐在旧时珠江的艇舫,一叶渔舟驶近,几缕香气飘临,棹影渔歌,尽在这热腾腾的粥里了。粉是珍珠猪肠 粉,不同于拉肠,而是类似于猪肠粉,但比猪肠粉细、白、滑,独具特色。而鱼皮,则是这里赖以生存的招牌,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在宝华路边这个不起眼的小巷 子里,陈添记不但生存下来,而且名气越来越大,就是因为这里有别处吃不到的爽脆鱼皮,就是因为孜孜不倦追求美味的人们总是对这里念念不忘,然后口口相传。
银记
上一次吃银记已经是很久之前的事了。记忆中的银记拉肠过于追求滑而失去了肠粉特有的质感,不是我喜欢的类型。但这次还好,没有辜负我们走遍上下九冒雨搜 寻。深圳实在吃不到好吃的肠粉,难得到省城,自然放开了吃。还好从陈添记散步过来,消耗了一些,不然就要吃撑了。
宝华面店
宝华的面依旧那么弹牙,云吞依旧货真价实,口口鲜虾。猪手、牛腩、萝卜、青菜都很不错。
南涌海鲜舫
同事突发奇想,说要去陈村吃陈村粉,于是被推荐了陈村南涌海鲜舫。从我们住的地方(如意坊)开车过去,也不过二十分钟。去到一看,原来是哥哥曾经带过我们 去吃饭的地方,看来是名声在外。各种菜肴出品相当不俗,不过顺德人民还真是先富起来的一群,就算是坐大厅的,也有好几桌点了鲍鱼。我们囊中羞涩,只好直接 陈村粉了。
后话
回到深圳——我通常都说“回”广州,现在也经常说“回”深圳了——在华工读了4年的同事说,还是深圳好啊。确实,深圳风和日丽,天蓝云白,空气比广州清新,街道比广州整洁,可是,对我来说,却总是没有那种亲切感。广州,曾经被世界咯咯称为祖国的膀胱的广州,承载着太多的回忆和友情,在我心中,她的位置是别的城市无法比拟的。因为,在这里,我度过了也许是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