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飞机起飞的一刻,我只知道会在西安经停,然后抵达银川。至于下一个目的地在哪,全然是未知的。于是在旅途中,不断地根据太阳判断车前进的方向,以确认自己与黄河的相对位置,以及努力记住那些跟中译本俄国小说里的人名一样难记的地名,以便回来可以知道自己到底到过哪些地方。
回来之后画的路线图(蓝线代表黄河):
路线:D1 银川-沙湖-镇北堡-西夏王陵-银川
D2 银川-沙坡头-中卫-银川
D3 银川-月亮湖-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
D4 巴彦浩特-马兰花节-巴彦浩特
D5 巴彦浩特-【经乌达、乌海、磴口、临河(巴彦淖尔盟首府)、五原】-乌拉特中旗(海流图镇)
D6 海流图-甘其毛都口岸-海流图-乌拉特前旗
D7 乌拉特前旗-【经包头】-呼和浩特
1
银川的街道宽敞而干净,其实这可以理解,宁夏再怎么小,集全自治区之力去建设一个城市,还是很轻松的。各类建筑不可避免的色彩不够丰富,典型的西部城市风格。令人惊喜的是,城里头还有这么宽敞干净的一条河,而且水的流速很快。岸边,杨柳依依。
天黑得很晚,7点多了,还有不少市民在河边的小公园里玩耍。
根据下午的考察结果,晚上出去小店吃烧烤。羊肉还不错,记得要大串的,小串的不好吃。还有,这里食物里喜欢放点醋,也许是水质太硬了吧。但烧烤里面也放,就让人很不习惯,还是特别叮嘱一下别放醋为好。
第二天早上去的是沙湖。一进门,是一棵沙枣树。
放在玻璃箱里的鱼,据说是沙湖出产。内地的朋友可能是觉得鱼比较少有,所以喜欢用鱼来招待朋友。但其实对于广东人来说,内地湖泊的鱼都鲜美不足。加上做法总是不是红烧就是炖,完全失却了鱼本身的味道。
芦苇还是不错的,《大话西游》里面朱茵撑着一个竹筏,从沙湖的芦苇荡中飘出,是非常漂亮的画面。
沙湖远景。可惜远近高低各式建筑太多,而且杂乱,严重影响景观。
沙湖的滑沙有几种形式,其中以铁板湿沙最刺激,可以达到滑雪的那种速度。所谓的越野车沙漠冲浪则没什么意思,虽然可以自己开,但路线比较简单。于是我们去看鸬鹚打渔表演了。
但其实去看打渔表演的真正目的,是想钻到芦苇荡中间拍倒影。
打渔回来的鸬鹚,悠闲地晒着太阳。
从沙湖出来,下一站是镇北堡影城。影城入口的列表上,也看到了不少熟悉的影视剧的名字。包括《红高粱》《大话西游》《新龙门客栈》《火舞黄沙》等。
这里有各种布景和道具。例如典型的北方农村民居。
墙上的玉米辣椒大蒜看上去还挺像真的。
屋里,墙上贴的报纸倒确实是真的。
炕上的摆设做得一丝不苟。
屋外,有一个文革时期风格的院子。虽然我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但对那些元素还是很熟悉的。例如标语和壁画。
例如关押走资派的所谓“牛棚”。
又例如这种怀旧的收音机。
一个狂热的、躁动的时代,连空气中都弥漫着红色。
这是一段仿造的城墙,月亮城,在不少电影里面出现过,其中也包括《大话西游》。
武侠片中常见的小镇,以及深藏不露的卖烙饼的高手。
别研究了,这小鸟是千真万确的。
有印象吗,《大话西游》。耳边有没有响起那曲经典的:一生所爱,在白云外....
西夏王陵背靠贺兰山,前有银川平原,还有黄河蜿蜒而过,确是一块风水宝地。西夏王朝因为不入正史,所以流传不广。但其历史还是挺有意思的。ps.西夏王陵博物馆里有个讲解mm的声音非常好听。
其实这个土堆之前并不是一个土堆。其实算是一座楼的架子吧。随之时间推移,木结构都腐掉了,只剩下了这夯土。成吉思汗是在打西夏的时候受伤并且最终在六盘山病逝的,蒙古破西夏之后,屠城并且毁陵。所以现在的西夏王陵没剩下什么太多的东西了。
2
沙坡头在腾格里沙漠的南缘。先从银川走京藏高速到中卫。中卫到沙坡头景区只有十几分钟车程。插一句,我也是这次出门才知道有京藏高速的,当地人还说是从北 京一直到拉萨的。当时就纳闷了,这青藏高原上没听说有高速公路啊。回来一查,果然后面那段是没通的。不过中卫-银川-包头-呼和浩特,正好就是京藏高速沿 线。
中卫附近已经有不少水田,不再是银川那边一律的土黄。
一个大沙山,下面是黄河。这里就是沙坡头了。在Google Earth上,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这个奇特的地貌。
沙很细,据说夏天晒热了还会鸣。还立了一个“小心烫伤”的牌子。
这里的滑沙是干沙,滑板还带刹车,不如沙湖刺激。于是我们就去坐羊皮筏子了。
翻转的羊皮筏子。
把羊皮制作完之后,绑好各个口子,充气然后绑到筏子上,推出去,就可以在水上漂了。
所谓的黄河漂流,其实只有漂没有流,就是坐在筏子上晒太阳而已。漂流结束之后,还以为去玩黄河飞渡,也就是一个大溜索了。后来才知道原来我们的行程里面没有这一项,可惜了。
回到中卫吃完午饭,去了一个超级没意思的高庙,一个三教合一的庙,不过现在主要是归佛教管了。
高庙又印证了一个现象,就是现代的仿古建筑,工艺真是粗糙,以前那种精密的榫头、细致的雕花都没有了。传统文化也就这样慢慢消失。
宁夏的行程就此结束。好歹又完成了一个省,单从省份来统计,西部就还有贵州和山西还没去了。给个笑脸吧。
3
内蒙的第一站是月亮湖。
从银川到阿拉善左旗,需要翻越贺兰山。贺兰山的东麓山脚,有汉代长城的遗址,很遗憾没能停车看一看。
贺兰山相对高度不是很高,一个长上坡,就到山腹里了。内蒙古高原的色调风格,和青藏高原部分相似,只是这里海拔不高,路况也很好,所以没有太多的荒凉感。
半路上看见一个阿拉善沙漠国家地质公园的碑,从这个路口左转向西,也就是向腾格里沙漠方向走,就可以到达月亮湖设在沙漠边缘的转运站。从这里到月亮湖,要穿越一段沙漠,路程15km,越野吉普要开半小时左右。
这次,是在沙漠里面了。
越野吉普走的“路”,其实根本没有路,就是在沙丘的脊上走。在沙丘之间上上下下,非常刺激,经常有离心的感觉,不小心还会甩尾漂移,只有训练过的车手才能开。
一望无际的腾格里沙漠。
我们坐的吉普。
好好,我承认,这张是故意把颜色ps得浓郁一点点的。但沙漠的曲线确实很漂亮很迷人,不是吗。
拨开沙漠的表层的沙子,可以看到下面都是湿沙,所以仍然有顽强的植物在沙漠里生长着。
当然,也有动物。
起风了,风沙吹得大家都睁不开眼。流动的沙,才是最可怕的。
风吹得旗子猎猎作响。这旗子应该是做路标用的。
风紧,扯呼。
月亮湖边小小的沙漠植物园,也有不少植物。这是沙漠玫瑰。
从栈道走向月亮湖,湖边的沙地上长满了芦苇,远处是绵延的沙漠。
生命的力量是无穷的。
长在水里面的芦苇则是绿色的。
到湖边了。沙漠里的一面湖水,也是地球的一滴眼泪?
不管怎么说,山一样的沙丘下有一个湖,总归是一个奇迹。
月亮湖因为形似月亮而得名。已经开发成度假村。包括一个泳场。
湖边,是一片盐碱地。
据说有一半的湖水是咸水。
极目西望,是无边的沙漠。
沙丘一个接一个。
从月亮湖出来,直奔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公路旁边的沙丘上长着的草不知道是天然的还是种植的。
左 旗的首府在巴彦浩特,作为一个县级行政区的首府,相当于一个镇,面积当然没有银川大,但市容很好,也很热闹。住宿条件也好很多。看得出内蒙还是比宁夏有钱 多了。消费还低,打的是按人头算的,市区内1.5/人。当然,没坐满的话是会随时上落客的,所以最好是4个人一起出动。
最后上几张同事帮忙拍的到此一游图,分别是沙漠、下马酒、月亮湖。
4
内蒙第二天,早上起来,被告知早上去看马莲花节。每天都要在出发前才知道去什么地方,而且就算知道了,要去的地方也是完全未知的。对我这种每次出行前都会做攻略的人来说,也算是难得的经历吧。
马莲花节的地点在阿拉善左旗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马莲湖。进入现场,先吸引大家目光的是蓝天上的风筝。
马莲湖本来是沙漠里的一个湖,水干了之后,原来是湖的地方就开满了马莲花。
马莲花又叫马兰花,据说和君子兰是近亲。
与其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
沙漠里怒放的花儿,也是一个生命的奇迹。
吸引我的镜头的,还有临时集市里面各种蔬菜瓜果。
很甜的西瓜。
更甜的不知道什么瓜,怀疑就是传说中的本地土产麻皮醉瓜。
华莱士瓜,又名黄金瓜。
白兰瓜。
少不了的当然还有烤肉。宁夏人说宁夏的羊肉是天下最好的,内蒙人就说他们的羊肉比宁夏的好。至于到底哪里的更好,自己亲自试试吧。反正我的结论就是,都很好,而且都是直接白水煮出来就已经很好。
民族歌手登台高歌。
马莲花一直开到了沙漠边缘。
为单调的沙漠点缀上了绚丽的色彩。
对沙漠的兴趣依然不减,所以又向深处走去。
阳光下的枯枝。
沙丘。
最靠近沙漠的一簇马莲花。
高大的沙丘?哦,没有啦,视觉效果而已。腾格里的沙丘不会太高,尤其是在边缘。
沙丘的曲线让我着迷。
绸缎一般。
最后一眼沙漠,恋恋不舍。
还是回去看赛马吧,跃马马莲湖。
还有赛骆驼。
中午吃饭——记忆错乱,应该是第二天的中午了,中间发生的事情已经忘记了——的地方是一个农家。农家在一个湖边。湖里有芦苇,天上有非常漂亮的云。
小铁船。
远眺,不小心打到一只鸟(打鸟,色友用语)。天地一沙鸥。
在沙漠之中,有湖就是有水,有水就有生气。
拍完湖景之后,去参观中国最后一个骑兵营。很帅的小骑兵。
骑兵表演。
横刀立马。
继续向未知的旅途出发。
晚餐在蒙古包,蒙古包外,是无边的大草原。
再次声明,我早已经不想用拍自己影子这一招了,但这个方向,确实是避不开。
5月,草还是很稀少,也没有绿起来。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逆光。疾风知劲草。
夕阳西下,天空愈发湛蓝。
东边,则是贺兰山。
最后循例贴到此一游图。
这是晚宴中的全羊,看到羊尾没?吃下去,就可以不用喝酒。那……还是喝酒吧。但也别以为不用吃,这切一条送到嘴边,是礼节,入乡随俗,乖乖地吞了吧。还好,吃的时候感觉没看到那么腻。
5
在乌拉特中旗(海流图镇)的一个超级豪华的酒店住了一晚,早起前往甘其毛都口岸。路边的草依然很稀疏。不过据同行的人说,这边的草原前几年沙化得很严重,经过这几年的退牧还草,加上飞机播种,才逐渐恢复了一点生气。
从中旗到口岸的路刚修好没多久。路边的风电站。
到了口岸,边防武警破例让我们到界碑旁参观。
中国,703号界碑,国徽在阳光下显得非常庄严神圣。
傲然矗立,直指蓝天。
界碑的背面,就是蒙古了。加上这次,已经遥望过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朝鲜、蒙古,不过依然没踏出过国门。口岸上的蒙古房子,也是中国援建的。
在蒙古装了煤之后,等待进关的货车。远处是我们这边的口岸大楼。不过自从蒙古将煤提价之后,运煤的车少了好多。
大楼里面,和一般的口岸没什么分别。居然刚好给我抓到电子屏的走马字幕刚好显示甘其毛都字样,运气不错。
回程的时候,大家强烈要求去看风车。于是,就有了风车。
不知道为什么人类对风车总是情有独钟。
风车高达60米。
这里是鲁能的45MW风力发电试验基地。45MW,不到三峡电站2007年全年投产总装机容量(500万千瓦)的1/100,但风能是洁净能源。而且45MW如果满载的话,也够好几万户家庭用的了。
地上随处可见沙蜥等小动物。
下午先去看的是世界上最大的敖包。
还顺便去看了据说价值3kw美刀的树化石。
其实这两样东西还不如路边的杨絮有意思,他们说一点就着,但安全起见,还是算了。
下午的重点是草原上的巨石阵,也是此行的尾声。
这棵从石头缝里长出来的植物(蒙古兰?),据说同一品种仅存两株,另外一株在乌兰巴托。
这个所谓的成吉思汗手掌,像不像就见人见智了。但天还是很蓝的。
这些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出现在草原上的巨石,也没有人知道是从哪儿来的。
冰川遗迹?抑或是天降陨石?茫茫天地间,总有各种各样的谜。
草原的沟壑之间,还埋藏了多少秘密。
就以这包含蓝天,白云,大地的影像,作为这次旅行的终结。
(全文完)
dreaming,
always
2008/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