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时候,住过一段时间的集体宿舍,一到熄灯,宿舍里就会热闹起来。最常见的节目是舍长阿球的收音机播的鬼故事,记得星星同学会怕到扯被子掩耳朵。据说他们去过学校旁边的菜地偷菜回来打边炉,可惜事件发生在周末,我没能赶上。
本科时宿舍四个人,但由于不同班,所以时间不同步。往往是我做作业、抄实验报告、或者更多的时候是在木棉晃悠到深夜的时候,他们都已熟睡,等我醒来他们已经上课去了。到了大三终于回到同一个班了,我又开始复习考研,逃的课更多,呆在宿舍的时间更少了。
大二,和io、ocookie、小鱼、lcc等去张家界。夜宿天子山,本来和ocookie意图趁一片漆黑对io不轨,谁知道我关灯之后发现洗手间的灯把房间照得亮堂堂,顿时意兴索然。
六个人的韶关行,见识了Digital的房间,整洁精细,像女孩子的闺房一样。
大三,班里第一批人毕业读研,五山腐败之后在东六楼顶继续喝酒,迷蒙之间到203霸占了阿瓜的床,忘记了梦中有没有叫着“电联无敌”……
上川岛,旅馆房间闷热无比,一群人凌晨4点到海边的沙滩椅上等所谓的日出。
本科毕业去北京,坝上,第一次露营,因为不能在放牧的草原上扎营,晚上离开大部队去找营地,几经周折直到午夜才安顿下来,早上醒来发现几乎爬到了山顶。学 会了背包,学会了搭帐篷,学会了一些户外知识,认识了一些驴,可以算得上是我驴行的启蒙。混帐的是一个在清华读硕北大读博然后起了个表面意思很mm的名字 的家伙,袭人,读的是我最喜欢的专业——生物和计算机的边缘学科。毕业后出来创业,有意思的人。
还是北京之行,去司马台长城。在古北口,第一次住农家旅馆,通铺,但是非常清爽和干净,从此对家庭旅馆有好感。5个人在一对情侣的两边男女各自排开。这次旅途中认识的向晚mm后来在我组织徒步北江板聚的时候给了我很多技术上的指导和帮助。
读研的时候理所当然地和snakey住一间宿舍,大部分时间都是很有默契的,当然偶尔也会为一些问题吵到面红耳赤,最后的解决方法通常是“agree to disagree”,而这个恰恰是我从snakey身上学到的最好的东西。在很多争论的时候,把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就足够了,一定要说服别人然后以胜利者 自居不是一种好的心态。
第一次徒步北江板聚,在连江口的沙滩露营,和io、CSharp挤一个小帐,说过什么已经不记得了,印象最深刻的还是CSharp用三根木头和铁线搭的锅架,还有帐外的大雨。
又一次板聚,又一次大雨,幸好这次的营地是帽峰山下的一个可以挡雨的棚架里。又一个锅架,不过这次挂在了屋檐伸出来的梁上。和CSharp,joiner混帐,相谈甚欢。
徒步三峡。
三斗坪的一个无名小旅馆,外面是青石板铺的台阶,淅淅沥沥的雨下了一夜,7个人一个房间,很温暖。巫山,仍然7个人一间房,这次是12人房,yanshary被某人调戏,在床和床之间跳来跳去。
奉节到宜昌的客轮,五等舱,相当于火车的无座票。在一张八仙桌旁边围了个半圆,CSharp、松鼠、丰子、熙熙和我在外,pup和yanshary在里,在地上铺了抢来的纸皮,大家坐在上面靠着背包假寐。虽然环境恶劣而且陌生者众,仍是觉得很安全。
回程火车,绿皮车厢站票,过了长沙才有三个位。坐在地上,靠着同伴的大腿,还挺舒服。去的时候倒还能买到卧铺,热风从车厢里穿过,吃完百佳的烧鸡,在床上或坐或躺,东一搭西一搭地聊着八卦的话题。
四姑娘山穿越。
日隆镇,爬骆驼峰看双桥沟回来之后高原反应,发冷,躲在被窝里颤抖,直到吃饭才爬起来。朦胧之间听到CSharp和lum和村民砍价。很多事是第二天才知道的,例如有人去厨房偷吃生鸡蛋。
徒步第一天的营地在溪流环绕的草地上。因为担心溪水上涨,半夜两三点起来打好包守夜,每隔十来分钟就和隔壁帐篷呼应一下,其实也就是找点事做,但在苍茫天地间、滂沱大雨中,唯一的温暖也就是来自同伴了。
第二天在垭口下的平台,向导杨大叔也住进了我们帐篷,和我一起烧水。小小的炉头,淡蓝色火焰的亮光映在脸上,有一种死里逃生之后的安宁。
丝路万里。
禾木,到山上看星星之后回来时在村子里迷路的我们半夜才回到住宿的木屋,惊魂未定。
轮台火车站候车室,从晚上9点等到凌晨4点。干净的水泥地面,背包靠在墙边,6个人靠着自己的背包,。半夜里警察叔叔来安检,最原始的方式——把手伸进包里掏啊掏。
补卧铺票是新疆坐火车的常备节目。晚上在火车上过,省住宿费省时间还不怎么影响玩。从轮台去喀什的火车上,照例补到列车员车厢的铺位,看见她们吃饭的时候,搭配的水果是人手一只西瓜或者哈密瓜。对视,无语。
梅里外转。
艰难翻过多克拉卡后,在熊熊篝火边烤patpat烤鞋,快乐洋溢在每个人脸上。树林边缘,小溪旁边,舒服的营地,可惜4点就要爬起来赶夜路。
阿丙村。屋顶扎营,左猪圈右牛棚,风凉水冷。搭好帐篷撒好沙姜喷好宝力杀,大家躺下就不想动了。房子后面是青稞地,唱山歌的好地方,唯一的缺点是要从独木梯上下,一不小心掉下去就会与猪同眠。
察瓦龙,仍然怕屋子里的虱,于是在乡里唯一一条大路边上扎营。凌晨4点,有人大声唱歌从旁走过,所有人都被吵醒,然后分特,然后偷偷大笑。
格布村卡瓦格博神庙。在前庭,我们和向导背夫各挤一侧。吃过没有肉没有油所有人分享两个罐头一锅汤的晚饭,趁天还亮去唱完山歌,早早躺下就不动了。想着还 有两座大山要翻,那是能坐着绝不站着,能躺着绝不坐着。看着对面墙上壁画里骑白马的战神卡瓦格博,觉得很帅。
来得村。应pup的要求,睡袋里的我和松鼠把腿压到她的睡袋上,以免她晚上冻醒。当然,晚上还是不可避免的醒了,因为星光太刺眼。
东北之行。雾凇岛,6个人挤在一个炕上,从刚睡下时热得翻来覆去直冒汗,到凌晨被冻到翻来覆去直哆嗦。再睡一晚肯定感冒。
重走北江,4个人一个225帐。那段时间各种工作和生活的压力纷至沓来,一天高强度的徒步,一晚畅快的聊天,整个人彻底放松。不需要倾诉,不需要安慰,只要和朋友们一起,那就什么都好。
东西冲板聚,又是4个人一个225帐,又是红酒,闲聊,心情的释放。板聚的意义早已不在于地点和风景了。
当万物在深夜里渐归沉静,视线就会从外面的世界慢慢收回来,开始聆听自己的内心。然后内心就会开始聆听无边的世界。在无边的世界里,你也许会觉得自己 是多么的渺小和孤单。但如果朋友此时就在身边,就会让人觉得分外安心。与朋友们一起的夜晚,和这些值得信赖的朋友一样,都是生命里不可磨灭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