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活動設計
主題名稱:環境教育
課程名稱:虎鎮草嶺古今通
實施年級:四年級上學期
總節數:共7節,280分鐘
課程目標:探訪草嶺古道,體驗並發現古道的自然生態之美以及環境的變遷。
核心素養:
社-E-A2敏覺居住地方的社會、自然與人文環境變遷,關注生活問題及其影響,並思考解決方法。
社-E-B3體驗生活中自然、族群與文化之美,欣賞多元豐富的環境與文化內涵。
綜-E-C2理解他人感受,樂於與人互動,學習尊重他人,增進人際關係,與團隊成員合作達成團體目標。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
社2a-Ⅱ-1關注居住地方社會事物與環境的互動、差異與變遷等問題。
社2b-Ⅱ-2感受與欣賞不同文化的特色。
綜 2b-II-2參加團體活動,遵守紀律、重視榮譽感,並展現負責的態度。
學習內容:
Ca-Ⅱ-1居住地方的環境隨著社會與經濟的發展而改變。
Cb-Ⅱ-1居住地方不同時代的重要人物、事件與文物古蹟,可以反映當地的歷史變遷。
Bb-II-3團體活動的參與態度。
學習目標:
認知:能覺察自然與人文環境的變遷,以及對生活的影響。
技能:能勇於挑戰並完成草嶺古道健行任務。
態度:能感受與欣賞自然環境之美,並在團體活動中展現負責的態度。
參考資料
學習活動內容
草嶺古道
(一)課前準備
1.教師蒐集有關「草嶺古道」網站連結。
2.學生進行分組(4-5人),並選舉組長。
3.請各組通過教師提供的網站連結,初步了解有關「草嶺古道」相關的地理、歷史、文化等特色資料。
4.分配各組負責介紹的休息點。(由貢寮至大里,如遠望坑親水公園、大榕樹、雄鎮蠻煙摩碣、虎字碑、大里天公廟)
(二)主要內容/活動
1.準備遊覽車逃生影片。
(1)大客車乘坐安全宣導影片欣賞。2016最新版-甲類大客車安全逃生資訊介紹,長度3分30秒。
(2)教師提醒學生乘坐遊覽車時,需留意自身安全隨時提高警覺,若遇事故緊急狀況時,請保持冷靜勿慌張,盡速聽從老師指示行動。
2.約定各組於古道途中的休息點。
3.各組依序健行至約定的休息點。
4.於途中欣賞自然環境之美。
5.於各個休息點集合點名與休息,並介紹該休息點的典故與特色。
6.感受啞口處的風壓。
7.至大里天公廟為健行終點。
(三)總結活動
1.各組討論活動過程所見所聞,並總結之。
2.各組推選一名代表向全班分享報告。
教學檢討與影像紀錄
草嶺古道課程已在3下時實施過,本學期預計前往野柳地質公園參觀,不料颱風來攪局,顧及學生安全改為到鶯歌老街參觀及陶土體驗,學生大部分都是第一次接觸陶土,覺得很新奇也很有趣,尤其手拉坏的部分更是充滿挑戰,最後收到燒製完成的作品,學生相當開心也很有成就感。
1.本學期校外教學,配合學校專案申請,目的地改為傳藝中心。
2.先將學生分成4組,讓學生以組為單位,完成各組預定參觀行程。近中午時集合進行捏麵人DIY行程,行程只有短短的一小時,學生沒辦法好好完成作品,大多只能草草了事,建議時間再增加,讓學生好好完成作品。
3.最後再一起參觀黃舉人宅,古宅建議申請解說,才能了解其奧妙,否則也只能看看古文物、走馬看花而已。
本次校外教學改由大里天公廟為健行起點,再由原路返回,雖然會錯過部分景點,考慮學生體力及安全性,改走蜿蜒的車道上山較為安全,本次課程運氣不錯,雖然一早略有陣雨,待學生登頂後,轉為晴天,學生可欣賞到開闊的山頂景色,下山時步道也較不溼滑了。此課程太依賴天氣因素了,常不易實行,建議修改課程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