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活動設計
主題名稱:環境教育
課程名稱:傳藝鬥陣創新曲
實施年級:三年級下學期
總節數:共20節,800分鐘
課程目標:藉由參訪傳藝中心,欣賞與了解傳統文藝之美。
核心素養:
社-E-B3體驗生活中自然、族群與文化之美,欣賞多元豐富的環境與文化內涵。
綜-E-C2理解他人感受,樂於與人互動,學習尊重他人,增進人際關係,與團隊成員合作,達成團體目標。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
社2b-Ⅱ-2感受與欣賞不同文化的特色。
綜 2b-II-2參加團體活動,遵守紀律、重視榮譽感,並展現負責的態度。
學習內容:
Cb-Ⅱ-1居住地方不同時代的重要人物、事件與文物古蹟,可以反映當地的歷史變遷。
Bb-II-3團體活動的參與態度。
學習目標:
認知:能感受與欣賞生活中自然、族群與文化之美。
技能:能描述不同文化的特色。
態度:能欣賞欣賞多元豐富的環境與文化內涵,樂於與人互動,與團隊成員合作,達成團體目標。
參考資料
傳藝中心官網 https://www.ncfta.gov.tw/
學習活動內容
(一)課前準備
1.應於校外教學日三周前發文(函文範例),可有門票折扣優惠,傳藝中心官網-校外教學預約 (含DIY課程)
2.學生先分組(4-5人一組),利用時間上傳藝中心官網,先了解園區地理位置分布、DIY課程、展演活動。
3.事先安排分組活動行程。
4.如欲進行DIY課程須事先預約。
5.各組完成分組活動行程表。
(二)主要內容/活動
1.大客車乘坐安全宣導影片欣賞。
2.教師提醒學生乘坐遊覽車 時,需留意自身安全隨時提高警覺,若遇事故緊急狀況時,請保持冷靜勿慌張,盡速聽從老師指示行動。
3.入園後老師再次叮嚀注意事項。
4.展覽館導覽、戲劇欣賞、手作DIY,完成各項預定行程。
5.中午12點集合用餐及分組活動分享。
6.全班參觀「黃舉人宅」,欣賞傳統三合院民居生活情境氛圍,並分享與發表。
7.賦歸。
(三)總結活動
完成日記或心得一篇。
教學檢討與影像紀錄
3年級原訂校外教學地點是木柵動物園和傳藝中心,但這2個地點學生都已造訪過,所以就到了久違的宜蘭綠色博覽會。當天氣候涼爽,學生一進園區直衝遊樂設施體驗。接著到永續部落餵羊去,學生對於能近距離與動物們互動,非常興奮。最後,到夢幻舞台欣賞「復育列車奇蹟號」的劇場表演,經由逗趣活潑的表演,學生了解到了許多台灣瀕臨絕種的生物名稱和牠們復育的過程,是非常富有教育意義的一場表演。
1.本學期校外教學,配合學校專案申請,目的地改為傳藝中心。
2.先將學生分成4組,讓學生以組為單位,完成各組預定參觀行程。近中午時集合進行捏麵人DIY行程,行程只有短短的一小時,學生沒辦法好好完成作品,大多只能草草了事,建議時間再增加,讓學生好好完成作品。
3.最後再一起參觀黃舉人宅,古宅建議申請解說,才能了解其奧妙,否則也只能看看古文物、走馬看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