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活動設計
主題名稱:蔥閱梨享噶瑪蘭
課程名稱:噶瑪蘭文創
實施年級:五年級下學期
總節數:共5節,200分鐘
課程目標:閱讀噶瑪蘭文本,撰寫讀書報告並聊書分享。
核心素養:
國-E-C1閱讀各類文本,從中培養是非判斷的能力,以了解自己與所處社會的關係,培養同理心與責任感,關懷自然生態與增進公民意識。
綜-E-C2 理解他人感受,樂於與人互動,學習尊重他人,增進人際關係,與團隊成員合作達成團體 目標。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
國6-Ⅲ-3 掌握寫作步驟,寫出表達清楚、段落分明、符合主題的作品。
綜-1a-III-1 欣賞並接納自己與他人。
學習內容:
國Ad-Ⅲ-3 故事、童詩、現代散文、少年小說、兒童劇等。
綜-Aa-III-1自己與他人特質 的欣賞及接納。
學習目標:
認知: 能說明夏日鷺鷥林的大意和主旨。
技能: 能完成夏日鷺鷥林的讀書報告。
態度: 能應用讀書報告的方式與他人分享自己的心得感想。
學習活動內容
*閱讀噶瑪蘭—夏日鷺鷥林 (共5節)
一、挑選一本噶瑪蘭文本並閱讀,如夏日鷺鷥林、少年噶瑪蘭等。(本教案使用夏日鷺鷥林)(1)
1、教師可上圖書網站,向孩子先導讀此書。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00297
(1)作者李潼,出生花蓮,定居宜蘭縣羅東鎮。
(2)背景是安農溪分洪堰沙洲地的鷺鷥林。
(3)適合青少年讀者的小說。
書本簡介:這本小說的場景是安農溪畔的分洪堰公園,在還沒整治成現在碧草如茵的河堤之前,河道兩側雜花生樹,靠近柯林那邊的樹林,有一片鷺鷥林,隔著河岸,看潔白的身影拍翅飛翔,遨遊天地間,非常愜意。在安農溪和分洪堰還沒有像現在這麼高知名度前,這兒是專屬少數人的秘境,偶而到此遊逛放空,享受浮生半日閒的樂趣,是人生一大樂事。李潼把二十多年前安農溪粗獷原始的風味封存在《夏日鷺鷥林》裡,讓人眼睛為之一亮,心情也跟著飛躍。
2、制定閱讀計畫
(1)和孩子討論並共同訂定計畫,一組約4人,2本書輪讀(若圖書不足的狀況)。預計2週讀完。
(2)老師說明做讀書心得的步驟,幫助學生掌握訣竅。(PPT1)
(3)隔週老師可以利用課堂或課餘時間,檢視各組讀書進度。
二、一起來聊書(2)
*老師提問書中重點:
1.這篇故事有幾位主角與配角?
2.這篇故事發生在俊甫幾歲時?
3.俊甫為什麼要休學?為什麼要跟小修叔去看鳥?
4.鷺鷥怎樣構巢、驅敵、孵蛋、避災?怎樣教小鳥飛翔?
5.鷺鷥如何抵抗與反擊人類的侵犯?
6.俊甫會再復學嗎?
7.俊甫如何與正佶互動?
*小組討論:
請學生小組討論,並記下討論結果以心智圖呈現,並請學生以組為單位,上台分享。
三、讀書報告(2)
(1)老師說明讀書報告的格式和寫法(PPT2)(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4hQNo7SnT0&t=591s ),並能利用網路搜尋範例供學生參考。剩餘時間讓孩子們討論如何讀書報告的完成方式。
(可以做成海報、也可以做成投影片)
(2)學生實作與討論,分組完成讀書報告並上台與全班分享。
(3)教師總結
教學檢討與影像紀錄
學生能閱讀書籍內容,並針對書籍內容與教師引導,寫出讀書心得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