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活動設計
主題名稱:蔥探梨嚮大洲庄
課程名稱:大洲好所在
實施年級:一 年級下 學期
總節數:共4節,160分鐘
課程目標:學生能透過實地參訪大洲火車站,認識家鄉的歷史。
核心素養:
生活-E-A3樂於學習:對生活事物充滿好奇與喜好探究之心,體會與感受學習的樂趣,並能主動發現問題及解決問題,持續學習。 。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
生2-I-1以感官和知覺探索生活中的事、物,覺察事物及環境的特性。 。
學習內容:
生B-I-2 社會環境之美的體認 。
學習目標:
能藉由實地走訪大洲火車站,認識家鄉主要景點,養成珍愛家鄉和關心社區的愛鄉情懷。
學習活動內容
*大洲好所在
1.大洲火車站
(1)請學生發表對大洲車站的印象和曾經走訪的經驗。
(2)教師播放大洲車站相關影片,並解釋影片內容。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KPJ53IQe9o
(大洲車站景點 1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KdEE9f_daQ&feature=emb_logo (三星數位中心 三星五分車 4分52秒)
(3)教師從影片延伸說明大洲車站的興建緣由及沿革。
(4)學生實地參訪大洲車站,聆聽車站導覽解說。
(教師預先連絡「還想試試工作室」相關人員,協助導覽解說。)
(5)教師就介紹內容向學生提出問題,由學生依聆聽所學回答問題。
2.大洲好風光
(1)教師播放「大洲車站大變身」新聞報導並做說明。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sm_oBD6C6Y
(2)教師引導學生以對開海報紙做紀錄,從大洲借問站的觀點出發,分組討論大洲車站如何活化再生?
(3)請各組學生在提案海報內進行美工彩繪。
(4)請學生分組發表大洲車站的活化提案。
(5)教師歸納並總結各組想法。
教學檢討與影像紀錄
課程設計:學生對於火車站的舊歷史不甚了解,無法理解當時的時空背景,建議可以與歷史點印記課程中的環境教育課程-林場自然教育中心同步進行,搭配太平山歷史解說課程後,會比較有印象。
課程實踐:大洲舊火車站目前BOT委外經營-鬥伙駅,經營咖啡/甜點/策展/文化走讀/共享空間/市集,對於一年級的孩子實際參與較有困難度,僅能以口頭分享假日時間與家人參與市集的經驗,提供其他同學下次與家人一起走訪的念想。
(林景瑩老師)
播放大洲車站相關影片
教師播放大洲車站相關影片時,小朋友馬上能分享,能與自己的生活經驗結合。
教師播放「大洲車站大變身」後,請學生進行彩繪大洲車站及對大洲車站的分享討論。本學期尚未走訪大洲車站,預計於下學年段配合其他的課程後,再走訪大洲火車站。(黃孟妍老師)
課程設計:學生對於火車站的舊歷史不甚了解,無法理解當時的時空背景,建議可以先到林場自然教育中心搭配太平山的課程後,再來大洲火車站走訪會比較有效益。
課程實踐:課程設計透過聯繫還想試試工作室人員進行導覽解說,但有關活化火車站的議題過於艱深,一年級的孩子實在無法理解,僅就大洲火車站的走訪印象進行分享討論。 (林景瑩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