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活動設計
主題名稱:蔥探梨嚮大洲庄
課程名稱:上將農產史
實施年級:五年級下學期
總節數:共5節,200分鐘
課程目標:透過訪問上將梨達人提問設計,了解上將梨的由來與現況。
核心素養:
社-E-A3 探究人類生活相關議題,規劃學習計畫,並在執行過程中,因應情境變化,持續調整與創新。
綜-E-B2 蒐集與應用資源,理解各類媒體內容的意義與影響,用以處理日常生活問題。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
社3b-Ⅲ-1透過適當的管道蒐集社會議題的相關資料,並兼顧不同觀點或意見。
綜-2c-II-1 蒐集與整理各類資源,處理個人日常生活問題。
學習內容:
社Ca-Ⅲ-2 土地利用反映過去和現在的環境變遷,以及對未來的展望。
綜-Bc-II-3 運用資源處理日常生活問題的行動 。
學習目標:
認知:擬定梨達人訪問稿
技能:組織訪談內容
態度:統整訪談結果 。
參考資料
https://flipedu.parenting.com.tw/article/008274
翻轉教育電子報「ORID焦點討論法:讓教學和團體合作都更有效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hzxC5FvqdA
PAPAYA電腦教室「Canva帶著你輕鬆玩設計」
學習活動內容
一、準備活動
(一)教師運用簡報「上將梨全紀錄」說明三星鄉上將梨種植歷史發展、獨特構造、栽培、生長環境等,學生透過聆聽教師解說,學習上將梨基礎知識。
(二)透過小組形式,教師引導學生藉由討論、溝通,釐清對於上將梨相關疑問,以利於後續小組活動。
二、學習活動--訪問稿擬定
(一)訪問稿製作
透過分組討論讓學生使用網路資訊,蒐集針對上將梨栽種歷史、構造、栽培、生長環境、採收運銷過程、創作料理等部分來擬定訪談問題,並藉由訪談資料彙整,學習到訪談是資料蒐集的方法之一。
(二)學生分組以ORID討論法,擬定參訪體驗時,預定訪問林叔叔有關上將梨種植與果園經營的問題,讓學生們能夠入寶山滿載而歸。
●〈以ORID討論法擬定訪問題目〉(注1)
1.請學生分四組,引導學生從以學長姐曾經造訪「阿宗果園」的影像簡報,共同討論訪問紀錄單上可以放入那些問題。
2.藉由ORID討論法,學生以分組模式完成訪問紀錄單內預定實地訪問林叔叔時的題目。
注1 「ORID討論法」
課程在教學素材的選擇上,雖取用高度「在地性」的主題,但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如何透過這些在地的素材,協助學生發展出具有「通用性(generic)」的概念及對「一般性(general)」原理原則的理解,能舉一反三,將所學應用到對其他議題的探究或問題的解決之上?(汪履維,2021)
ORID焦點討論(ORID focused conversation):ORID是一套思考流程,透過Objective(客觀事實的,如:你/我觀
察到什麼?)、Reflective(感受疑問的,如:你/我有什麼感覺或聯想?有哪些疑問或還想進一步探究的地方?)、
Interpretive(觀點詮釋的,如:這對你/我有什麼意義?這給了你/我哪些啟發?)、Decisional(決策行動的,如:你/我會想要怎麼做?)四個層次的提問,引導個人或團隊對主題或議題進行深入而整全的思考或匯談。
3.ORID焦點討論法利用提問架構,更聚焦有效的對話,引導學生記錄心得、回顧發現、內化學習。
© Objective 客觀事實
(1)從簡報了解前往阿宗果園的體驗流程。
(2)請林叔叔分享阿宗果園設立與經營歷史。
(3)林叔叔的工作內容為何?
(4)林叔叔平常的一日時間表。
© Reflective感受、覺察
(1)請問林叔叔當年為何想要投入上將梨種植?
(2)林叔叔曾有哪些果樹照顧印象深刻的事情?
(3)林叔叔最引以為傲的上將梨事蹟。
© Interpretive 價值、經驗
(1)阿宗果園一年的營收狀況為何?
(2)林叔叔如何面對和克服時代演變對上將梨產業的挑戰?
(3)請以過來人的角度,對未來想要從事農業的學生們勉勵與建議。
*訪問番外篇~如果當初沒有從事上將梨種植,退休後最想做什麼事?
© Decisional決定與行動
(1)秉持林叔叔克服種種挑戰的精神,國小畢業前我最想達成什麼目標?
(2)承上,為了達成以上的目標,我現在開始必須怎麼擬訂計畫以完成目標?
(三)各組推派學生代表分享組內討論結果,確定各組前往阿宗果園訪問的問題內容,各組問題以不重複為原則。
三、學習活動--訪問版製作
(一)教師說明Canva的功能。
(二)播放影片「Canva帶著你輕鬆玩設計」(長度10分10秒) 進行實作教學。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hzxC5FvqdA
(三)建議每個人都註冊Canva帳號。
(四)以上將梨達人訪問稿為素材,小組成員運用Canva製作完整的訪問版面。
四、綜合活動
(一)各組展示完整的訪問版,並分享討論歷程中遭遇的困難及小組克服的方法。
(二)各組可依照老師、同學的回饋,將訪問學習單進行修改或精緻化,以呈現更為完整的學習紀錄。
教學檢討與影像紀錄
周克瑜、 陳博楷、 游立揚、 楊建辰、 黃日佑
ORID採訪稿
張元碩、 陳彥叡、 黃妍晞、 蔡昕妤、 吳幸亘
ORID採訪稿
學生能夠依據資料擬定ORID訪問稿,並使用CANVA設計出訪問稿設計出訪問版面記錄學習過程。(由於時程上的安排,學期初為了趕上梨花花期,訪問稿是於去完梨園後才製作,並沒有真正實踐使用訪問稿進行訪問的過程,但學生還是可以透過此課程學習ORID焦點討論法以及使用CANVA進行設計。)
趁難得的好天氣,我們走到林爺爺的梨園認識上將梨的栽種過程。
我們先在課堂認識上將梨的由來、栽種過程,再分組上網搜尋有關上將梨的資料,製作採訪大綱,依據老師提供的幾大主題擬定問題(包含:栽種歷史、栽培、生長環境、採收過程以及相關料理),到現場向林爺爺訪問。
林爺爺先與我們介紹梨子的栽種過程,有哪幾種梨,再讓我們詢問問題。林爺爺也解答了我們在網路上沒有看到的問題,並拿出農作時會使用的工具像我們詳細的介紹接枝、授粉、套袋 ,最後有獎徵答時,即使熱,大家依舊十分熱情。
希望林爺爺種植上將梨的秘訣-做任何事都要專心、用心就能種出好吃的上將梨 ,也成為孩子們在學習上學習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