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活動設計
主題名稱:蔥閱梨享噶瑪蘭
課程名稱:安農溪遊記
實施年級:三年級下學期
總節數:共4節,160分鐘
課程目標:學生能將實地參訪安農溪著名景點的心得與感想,完成作文心智圖及遊記,並與同學分享。
核心素養:
國-E-B3運用多重感官感受文藝之美,體驗生活中的美感事物,並發展藝文創作與欣賞的基本素養。
綜-E-C2理解他人感受,樂於與人互動,學習尊重他人,增進人際關係,與團隊成員合作達成團體目標。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
國6-Ⅱ-3 學習審題、立意、選材、組織等寫作步驟。
綜2b-II-1體會團隊合作的意義,並能關懷團隊的成員。
學習內容:
國Ad-Ⅱ-2篇章的大意、主旨與簡單結構 。
綜Bb-II-3團體活動的參與態度 。
學習目標:
認知:能感受安農溪的美景
技能:能自行完成作文心智圖及遊記
態度:具備語文表達的基本概念
學習活動內容
安農溪遊記(4)
準備活動:請先完成【走讀安農溪】主題課程。
1. 心智安農溪─作文心智圖教學和練習
(1)作文心智圖練習─由老師出示「安農溪遊記」心智圖大綱,先講解什麼是作文心智圖,以人物、時間、地點、事物與感想為安農溪遊記的五個大架構。
(2)以分組討論的方式,每組一張安農溪遊記的心智圖大綱(B4或A3大小),讓學生充分發表,並完成各組的安農溪遊記的作文心智圖,為作文學習事先鋪陳。
2.遊記安農溪─走訪安農溪的遊記撰文
(1)安農溪遊記撰文,讓學生各自根據小組的作文心智圖進行作文練習。
第一段:人物、時間、地點。
第二段:事物。引導學生運用摹寫修辭,善用優美詞語。
第三段:感想。除了描述自己的感想,也要展現出愛鄉、愛護環境的情懷。
(2)學生完成自己的遊記內容後,運用「作文自我檢核表」先進行小組內的分享。各小組再推舉一篇佳文與全同學分享。
教學檢討與影像紀錄
學生在專業的解說員帶領及解說後,學生對安農溪畔周邊景點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對一天的行程內容都能詳細敘述,更能清楚的表達自己最喜歡的安農溪畔景點,擬成心智圖後,完成一篇遊記,並與同學分享,很棒!
在結束走讀安農溪的課程之後,請學生回想當天的行程,並根據心智圖的大綱,讓各組討論出各項分支內容,完成後展示出各組的心智圖,並搭配課本中關於遊記的介紹,完成一篇遊記。之後的校外教學遊記,也讓學生先完成心智圖,再依心智圖架構完成作文的練習。
校外教學配合三星鄉在地課程,此次參觀蘭陽發電廠、拳頭姆步道和頗負盛名的清水地熱公園,學生在拳頭姆步道,藉由荒野協會解說員的生態解說,認識了一些植物的生態與野外求生方式;在蘭陽發電廠聆聽廠內專業人員解說,了解了以前蘭陽水力發電廠所發的電力,能供應全宜蘭地區的用電,甚至還供應到台北地區,讓孩子嘖嘖稱奇,只可惜廠房正在維修,不能入內參觀。學生各自根據小組的作文心智圖,立刻將所見所聞記錄成一則遊記,收穫豐富。(羅淑娟老師)
因考量上學期已經寫過遊記,此次搭配國語第二單元「台灣風景畫」,更改題目為「請到我的家鄉來」,請孩子介紹家鄉宜蘭。內容綱要第一段先模仿第五課「茶香鹿谷」開頭,提到宜蘭的地理位置、是個多雨的地方等。接著介紹家鄉景點、特產,最後以對宜蘭的感情收尾。景點部分多數孩子有寫到安農溪分洪堰或電廠。(陳敏瑩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