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活動設計
主題名稱:環境教育
課程名稱:中興紙藝風華現
實施年級:一年級上學期
總節數:共3節,120分鐘
課程目標:探訪中興文化創意園區,感受歷史空間的氛圍,體驗文化創意與藝術自造。
核心素養:
生活-E-B3感知與欣賞美的人、事、物:感受生活中人、事、物的美,欣賞美的多元形式與表現,體會生活的美好。
生活-E-B1表達想法與創新實踐:使用不同的表徵符號表達自己的想法,並進行創作、分享及實踐。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
生活5-I-1覺知生活中人、事、物的豐富面貌,建立初步的美感經驗。
生活4-I-1利用各種生活的媒介與素材,進行表現與創作,喚起豐富的想像力。
學習內容:
生活B-I-2社會環境之美的體認
生活C-I-2媒材特性與符號表徵的使用
學習目標:
認知:瞭解中興文創園區的歷史背景。
技能:透過參訪過程來增加觀察力。
態度:欣賞中興文創園區歷史建物之美。
參考資料
學習活動內容
(一)課前準備
1.蒐集有關中興文創園區相關網站連結,教師可預先了解中興文創歷史及各廠區展覽等資訊。
2.學生分組,建議以4人為一組,同時協調家長志工協助開車接送,並負責帶領各小組。
3.交通安全教育指導
(1)小客車乘坐安全宣導影片欣賞 https://youtu.be/mcSChlH5ll0
(2)教師提醒學生,搭車時應繫好安全帶,上下車從右邊,乘車過程中不嬉鬧。
4.外出迷路措施
(1)到園區後應先仔細觀察並記下遊客中心在哪。
(2)在外不見時應先冷靜下來,並尋求路人、店家或遊客中心服務員的協助。
(二)主要內容/活動
1.教師進行園區常設展導覽:
「紙說-中興造紙故事」常設展,在「樹」的意象空間裡傾訴中興紙廠史事,從紙的生成至結合彙整歷史背景、與紙廠生活點滴,娓娓道來宜蘭半世紀多以來的造紙故事。
2.透過分組探索活動,來參觀園區了解中興紙廠遺留下的機器、煙囪及古建築物。
(三)總結活動
1.發表參觀後心得感想。
教學檢討與影像紀錄
1.課程中原定木工手作的部分因小魯班已撤場,無法進行。
2.考量其他手作課程除了費用高、且較不適合低年級孩子,或是施作時間要較長,因此取消手作課程,僅參訪。
3.展館空間目前無常態進駐,大多數成為販賣部
4.廢棄空間挺適合玩捉迷藏的,在這裡消磨了近一小時孩子們還不想離開,紛紛要求再玩一次再玩一次 (林景瑩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