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活動設計
主題名稱:蔥甜梨美三星境
課程名稱:蒜你最蔥明
實施年級:二年級上學期
總節數:共4節,160分鐘
課程目標:學生能認識家鄉三星在地最具知名度的農產品-蔥與蒜,並手作在地蔥料理,品嘗三星蔥的好滋味。
核心素養:
生活-E-A3樂於學習:對生活事物充滿好奇與喜好探究之心,體會與感受學習的樂趣,並能主動發現問題及解決問題,持續學習。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
生活3-I-2體認探究事理有各種方法,並且樂於應用。
學習內容:
生活F-I-2不同解決問題方法或策略的提出與嘗試 。
學習目標:
學生能透過教育農園實際種植與照顧,認識家鄉最具知名度的農產品-蔥與蒜,並能以蔥為食材學習製作簡易麵食。
學習活動內容
*蒜你最蔥明
1.蔥蒜大不同
(1) 請學生分組討論印象中蔥與蒜的差異。
(2) 請學生分組畫出蔥與蒜,並上台發表蔥蒜異同處。
(3) 帶學生走訪學校附近的菜園,試著找出蔥和蒜。
(4) 若有學生家長種植蔥或蒜,可請學生帶家中的蔥或蒜到班上,讓孩子們實際分辨蔥蒜的異同,取代走訪菜園的學習活動。
2.蔥蒜大作戰
(1)老師帶領學生分組進行種植蔥與蒜。
(2)隨蔥蒜生長情形進行鬆土、施肥、播種(插苗)、除草、施肥……等各項農事。
(3)請學生分組討論規劃小農夫任務分工。
(4)蔥蒜收成並檢核工作任務。
~~此部分課程建議結合班級食農教育共同進行,
配合農作物生長情形進行各項農事~
3.蔥明好料理
(1)教師解說「蔥油餅」的製作材料與過程。
(2)師生實地動手製作「蔥油餅」。
(3)等待製成的過程裡,教師解說「蔥油餅」的營養價值。
(4)師生共同品嘗「蔥油餅」的好滋味。
(5)學生發表品嘗「蔥油餅」的感想。
※此部分課程建議可依班級家長資源調整,如蔥花捲、蔥餡餅……等均為料理的好選擇~
※搭配:樂遊蘭陽趣學習-縣內學生校外教學補助,前往「官老爺」休閒農場,進行「蔥油餅」製作體驗。
教學檢討與影像紀錄
宜蘭秋冬多雨,加上今年11月還有颱風來襲暴雨成災,宜蘭三星蔥的拍賣價格創下史上新高:1公斤1000元,原因就是完全沒有蔥可以供貨,更遑論我們非專業的要種蔥了!因此結合校外教學-張美阿嬤農場的活動,邀請有機行建村的農事達人為我們解說,三星蔥在這個時節真的是太珍貴了,只能遠觀不可近距離觸摸。白蒜的部分則是帶著學生走訪校園邊的農園,透過實際觀察辨識。
在蔥明好料理的部分,搭配了申請文化部蘭陽博物館校外教學的計畫,在蘇澳的白米社區進行了蔥油餅的製作與品嘗。孩子們總是聲稱自己製作的食物最美味。 (林景瑩老師)
這學期由於校園裡的教育農場正在施工所以在栽植蔥蒜的部分改以觀看網路照片來說明如何辨識蔥與蒜的差異並請學生上台發表蔥蒜的異同處。在蔥料理的部分,我們利用兩節課的時間,用現成的蛋餅皮製作蔥蛋餅。每位學生自己練習剪蔥花及打蛋,最後孩子們都在自己的努力及家長的協助下完成煎蛋餅的任務,大家吃得很開心,還有人說要再來一份。
省思:此課程需要使用瓦斯用火等事宜,會有安全的疑慮。(黃孟妍老師)
蔥蒜大不同與蔥蒜大作戰的部分,因連續100天的雨天,且低年級學童大部分僅半天課程,實際在教育農場上的施做確實有其困難度。因此,除了在教育農園上栽植部分青蔥外,白蒜的部分則是帶著學生走訪社區農園,透過實際觀察辨識。
在蔥明好料理的部分,因操作時間僅兩節課,因此捨棄傳統麵糊的蛋餅皮製作,改為採購市面上販售的蛋餅皮,為了凸顯蔥蛋餅的特色,蛋餅皮選擇全麥餅皮,讓青蔥完全與雞蛋融合。每位學生練習自己使用食物剪剪蔥花、敲蛋(雖然有人剪成蔥段、蛋殼在碗內,蛋白與蛋黃滑落桌面與地面),加上胡椒鹽調味,每位學生都能盡力完成,聲稱自己煎的蔥蛋餅比外面早餐店的美味。
建議:學校原本設置的烹調器材已經不敷使用,授課教師須自己處理瓦斯桶等事宜,實在費工不便,若由家長協助,亦有安全與勞師動眾的疑慮,且家長入班協助後,通常很難放手讓學童自己練習操作,反而失去了動手做的學習樂趣了,是否有其他替代器材可供使用。 (林景瑩老師)
結合班級食農教育共同進行,邀請農事專家同時也是本校家長會會長張堃霖先生到校教導孩子分辨蔥與蒜、如何種植蔥與蒜,並分組進行蔥苗與蒜種的種植,「豐富」了教育農園,孩子親自種植,學習農業知識更體驗了農夫種植的辛勞,學會感恩與惜福。
適逢:宜蘭縣政府-樂遊蘭陽趣學習-縣內學生校外教學補助計畫,前往「官老爺」休閒農場,進行「蔥油餅」製作體驗。孩子實地動手製作「蔥油餅」,共同品嘗「蔥油餅」的好滋味,充分發揮了「食農教育」的意義。透過教育農園實際種植與照顧,認識自己家鄉最具知名度的農產品-蔥與蒜,並能以蔥為食材學習製作「蔥油餅」,大大提升了孩子的學習興趣,真是很棒的課程。 (林維冠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