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活動設計
主題名稱:環境教育
課程名稱:神雕野柳鬼斧工
實施年級:四年級下學期
總節數:共7節,280分鐘
課程目標:探訪野柳地質公園,欣賞自然生態之美,並分辨岩石的特徵與成因。
核心素養:
自-E-A1能運用五官,敏銳的觀察周遭環境,保持好奇心、想像力持續探索自然。
綜-E-C2理解他人感受,樂於與人互動,學習尊重他人,增進人際關係,與團隊成員合作達成團體目標。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
自然ti-Ⅱ-1能在指導下觀察日常生活現象的規律性,並運用想像力與好奇心,了解及描述自然環境的現象。
綜合2b-II-2參加團體活動,遵守紀律、重視榮譽感,並展現負責的態度。
學習內容:
自然INc-Ⅱ-9地表具有岩石、砂、土壤等不同環境,各有特徵,可以分辨。
綜合Bb-II-3團體活動的參與態度。
學習目標:
認知:能觀察環境,並分辨岩石的特徵。
技能:能描述野柳奇岩怪石的特色與成因。
態度:能保持好奇心探索自然,並在團體活動中展現負責的態度。
參考資料
學習活動內容
(一)準備活動
1.教師蒐集有關「野柳」網站連結。
2.學生進行分組(4-5人),並安排組長,運用網路資源查詢活動當日的天氣狀況,以作為衣著用具之參考。
3.交通安全注意事項說明:
(1)大客車乘坐安全宣導影片欣賞(2016最新版-甲類大客車安全逃生資訊介紹,長度3分30秒。)
(2)教師提醒學生乘坐遊覽車時,於車輛行進中應繫妥安全帶,並留意自身安全隨時提高警覺,若遇事故緊急狀況時,請保持冷靜勿慌張,盡速聽從老師指示行動。
4.叮囑各組於野柳地質公園應統一行動,不可有落單的情形發生。由於野柳地質公園以海蝕地景聞名於世,各景點多位於海岸邊,應遵守園區內各項警示標誌與標線內容,切勿跨越紅色標線及任意觸摸各特殊地景,以免被濺起的海浪弄濕,甚至被捲入海中發生不幸,或加速地景的風化與破壞。
(二)主要內容/活動
1.請各組透過教師提供的網站連結及簡報介紹,初步了解有關「野柳」相關的地理、歷史、文化、自然等特色資料。
2.到達野柳地質公園時,請教師再次提醒各項安全注意事項及集合時間、地點、安全通報方式。
3.指導各分組在欣賞各個奇岩怪石作品時,不妨換個角度觀察一下,多發揮想像,它或許更像什麼?(例如:薑石好像烤牛排......)
4.約定各組依照園區分區順序參觀,組內同學應統一行動,不可有落單的情形發生。
5.找出第一、二區較具代表性的奇岩怪石,仔細觀察,並以攝影、畫圖或文字的方式將它特別的地方記錄下來。
6.旅途中欣賞大自然岩岸地形之美,離開時,亦應還給一個清淨之地,不留下任一垃圾。
(三)綜合活動
1.每一位學生欣賞文章〈大自然的雕刻家〉。發揮觀察力與想像力,選擇一件在野柳地質公園中發現的大自然的奇岩怪石作品,將文章段落中有關女王頭的敘述進行語詞替換。
「女王頭是大自然的風刀雕刻出來的,細細長長的脖子、蜂窩狀的臉面和高高的王冠,讓人印象深刻。」
2.各組組內分享方才完成的作品,並討論在旅程中的所見所聞,請組長總結一項最有趣或最特別的發現。
3.各組推選一名代表向全班分享一則替換語詞作品及最有趣或最特別的發現。
4.可以「野柳之旅」為題,結合資訊教育簡報課程,記錄旅行記趣。
5.教師總結歸納:
(1)老師肯定學生在課程中的優良表現,並鼓勵發揮想像力與觀察力。
(2)風化、驚濤持續進行,大自然的作品無奇不有,自然景觀會自然演變,我們不應有不良的人為干涉(要發揮公德心),以免造成自然環境破壞。
教學檢討與影像紀錄
此次由大里天公廟上草嶺古道,車程縮短、時間增加許多,也有更多的時間能好好欣賞沿途和山頂的風景。往年都由貢寮端上山,車程遠、步道距離又長,每次走到山頂,只剩短短的時間可以欣賞山頂的風景。雖然中途下了場雨,但氣候涼爽,一路走來舒適,親眼看到課本裡提到的「五月雪」,更是興奮不已。 (羅淑娟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