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活動設計
主題名稱:環境教育
課程名稱:千錘百鍊黃金屋
實施年級:六年級下學期
總節數:共7節,280分鐘
課程目標:探訪新北市市立黃金博物館,體驗與發現金瓜石特殊的自然生態以及歷史人文之美。
核心素養:
社-E-B3體驗生活中自然、族群與文化之美,欣賞多元豐富的環境與文化內涵。
自-E-A3具備透過實地操作探究活動探索科學問題的能力,並能初步根據問題特性、資源的有無等因素,規劃簡單步驟,操作適合學習階段的器材儀器、科技設備及資源,進行自然科學實驗。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
社 2b-Ⅲ-1體認人們對社會事物與環境有不同的認知、感受、意見與表現方式,並加以尊重。
自ai-Ⅲ-2透過成功的科學探索經驗,感受自然科學學習的樂趣。
學習內容:
社Ab-Ⅲ-3自然環境、自然災害及經濟活動,和生活空間的使用有關聯性。
社Ce-Ⅲ-1經濟型態的變遷會影響人們的生活。
自INg-Ⅲ-5能源的使用與地球永續發展息息相關。
自INb-Ⅲ-2應用性質的不同可分離物質或鑑別物質。
學習目標:
認知:認識金瓜石特殊的自然生態以及歷史文化。
技能:透過淘金實作過程獲得科學知識和技能。
態度:專心聆聽解說,並能完成淘金實作。
參考資料
學習活動內容
(一)課前準備
1.遊覽車逃生影片(2016年最新版)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R1aoPs5lY&list=PL7R2vvwH8Qxt39vpGuPusGXCfGxrwfeik
2.老師利用黃金博物館網站介紹黃金博物館各展覽重點:
3. 參訪導覽解說人員預約
4. 淘金體驗活動預約
(二)主要內容/活動
1.行前座車安全教育:播放遊覽車逃生影片、指導逃生方式,並說明參觀路線概念及展覽內容。(基本行車安全常識、入館前須知)
2.參訪黃金博物館:博物館規劃概念出自生態博物館(Eco-Museum),就是在一個有著完整生活、文化圈的地域範圍內,以它本身的自然及文化資源作為博物館的主體,並由地域內的居民們參與其中,讓參觀者對這個地域內的人文、生態有多面向且立體、實際的了解。
3.聽從導覽人員解說、示範淘金步驟,並由學生實作完成淘金活動。
(三)總結活動
1.介紹黃金博物館各展覽重點。
2.藉由導覽人員解說,學生能清楚掌握展覽重點。
3.學生能藉由導覽人員的解說及示範,了解淘金的科學原理。
4.學生實際參觀、體驗,拓展教材外知識。
教學檢討與影像紀錄
黃金博物館掏金體驗、走坑道和走進博物館裡參觀礦工的歷史與礦物,下午則到九份老街。
早上有先預約掏金的體驗和購買坑道的門票,因此我們先觀賞挖礦的影片、體驗坑道、參觀博物館,再體驗掏金。由於掏金的時間比較晚,加上九份老街人流較多,花了較長的時間停靠安全下車地點,因此下午可以逛老街的時間變短。
建議九份老街可以留到畢業旅行時,可以花比較多的時間讓同學好好欣賞九份的特色、美食與和外國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