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活動設計
主題名稱:性別平等教育
課程名稱:家事不分男女
實施年級:三年級上學期
總節數:共6節,240分鐘
課程目標:藉由繪本賞析,能破除性別分工的迷思 ,並尊重性別多元與差異。
核心素養:
綜-E-B1 覺察自己的人際溝通方式,學習合宜的互動與溝通技巧,培養同理心,並應用於日常生活。
綜-E-C2 理解他人感受,樂於與人互動,學習尊重他人,增進人際關係,與團隊成員合作達成團體目標。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
2a-II-1 覺察自己的人際溝通方式,展現合宜的互動與溝通態度和技巧。
2a-III-1 覺察多元性別的互動方式與情感表達,並運用同理心增進人際關係。
7-I-3 覺知他人的感受,體會他人的立場及學習體諒他人,並尊重和自己不同觀點的意見。
學習內容:
Ba-II-3人際溝通的態度與技巧。
Ba-III-1多元性別的人際互動與情感表達。
Ba-III-3正向人際關係與衝突解決能力的建立。
D-I-3 聆聽與回應的表現。
學習目標:
認知: 了解性別平等觀念,尊重性別多元與差異。
技能: 在互相尊重的基礎上,合作解決共同生活的世俗難題。
態度: 接納同學、朋友間不同的相處方式,且能互相分享彼此的感受。
學習活動內容
活動一:繪本-紅公雞(1節)
(一)課前準備
請學生觀察一週內家人做家事的分配及工作情形,並記錄在學習單上。
(二)主要內容/活動
1.引起動機:
請學生發表一週內觀察家人做家事分配及工作情形。
2.繪本導讀:
教師講述故事內容,並播放繪本PPT,兒童仔細觀賞內容。
活動二:內容探討與角色互換(2節)
3.問題討論:
*內容探討:
(1)紅公雞在何時發現了這一顆蛋?
(2)紅公雞起初發現這顆蛋時,他怎麼處理它?
(3)在等待蛋認領的過程中,發生了什麼事?
(4)紅公雞最後為什麼決定自己孵蛋?
(5)紅公雞決定自己孵蛋後,農場的朋友們為何很吃驚?
(6)在孵蛋過程中,紅公雞為什麼會做惡夢?
(7)萬一真的孵出恐龍來,你想紅公雞 會怎樣?
(8)這顆蛋最後怎麼了?
*角色互換與討論:
(1)紅公雞看到小雞破殼而出,為何很驚喜?換作是你,你會有什麼感覺?
(2)如果你是紅公雞,你會撿這顆蛋嗎?為什麼?
(3)如果你是紅公雞,你希望這顆蛋生出來是什麼?為什麼?
(4)你覺得自己能像紅公雞一樣,保護好這顆尚未孵化的蛋嗎?
(5)你覺得孵蛋這件事,應該是公雞或母雞的責任?為什麼?
(6)如果你是公雞,要怎樣說服母雞幫忙?
(7)你覺得家中的家事,是媽媽的責任或爸爸的責任?或者是誰的責任?為什麼?
(8)家事需要固定人做嗎?換人做如何?
(9)你覺得家中的家事應該怎樣分配比較好呢?
(三)總結活動
1.同學發表與教師總結
●家事就是--大家的事
(1)「家事」是家庭中每個成員的事,而不是專屬於「老婆的」 或「媽媽的」。
(2)做家事時,每個人都只是在盡自己的本份,而不是在「幫忙」老婆或媽媽。
(3)家事的分配,應該就家庭中各成員的能力、方便性和身體情況的不同來分配,而不是侷限在性別的不同。
●做家事的優點
(1)訓練自己處理家務、做事的能力
(2)長大以後才能自己照顧自己
(3)有照顧家人或其他人的能力
(4)家人互相幫忙,體諒彼此的辛勞,營造和諧的家庭氣氛。
2.學生完成學習單。
活動三:繪本-鱷魚和長頸鹿.搬過來搬過去(1節)
(一)課前準備
1.繪本-鱷魚和長頸鹿.搬過來搬過去PPT
(二)主要內容/活動
1.引起動機:
請學生看繪本封面,猜鱷魚和長頸鹿是什麼關係?,鱷魚和長頸鹿的不同、鱷魚和長頸鹿為何搬過來又搬過去?
2.繪本導讀:
教師播放繪本PPT,並講述故事內容,兒童仔細觀賞內容。
活動四:問題討論與回饋(2節)
3.問題討論:
*內容探討:
(1)故事主角是誰?
(2)鱷魚和長頸鹿的關係?
(3)鱷魚和長頸鹿首先搬進誰的小房子?
長頸鹿遇到什麼困難?
(4)鱷魚和長頸鹿後來搬進誰的大房子?
鱷魚遇到什麼困難?
(5)不管是住進鱷魚的小房子或長頸鹿的大房
子,牠們彼此都覺得不理想,而且遇到了
許多困難,於是牠們想出了什麼辦法?
(6)最後牠們決定制定一個偉大的計畫,一起
做什麼?一起住在哪裡?
(7)最後請仔細觀察,鱷魚和長頸鹿將什麼設
計成適合牠們的樣式?
(三)總結活動
1.學生發表與教師總結。
2.學生完成學習單。
教學檢討與影像紀錄
藉由閱讀紅公雞這本書,孩子意識到,原來,家事不是女生的責任;原來男生也可以將家務整理得井然有序,引導孩子慢慢的了解,分工合作才是維持家庭環境的重要關鍵,希望能藉此進而真正落實性別平等的概念。
繪本的故事很有趣,書中的角色定位也很明確,所以學生在觀看故事的過程中,自然能將書中的角色投射到生活中的家人們,學生會將紅公雞連結到爸爸這個角色上,老師可 以先跟學生說明古時候父系社會的現象,再談談現代社會觀念的轉變,學生發表自己家中的情況時,已經有很多家庭都能對家事進行分工了,鮮少有家事全落在媽媽身上的情況出現了。
學生一開始聽到鱷魚跟長頸鹿談戀愛有點訝異,覺得兩種相差這麼多的動物怎麼會再一起呢?在看到鱷魚及長頸鹿在相處時遇到生活中的問題時,學生覺得很有趣、很好笑。藉由這個故事來跟學生說明喜歡人及愛人是人類很正常的反應,喜歡上的人可能會像故事中的鱷魚及長頸鹿差異很大,這時就要互相包容,相互討論來解決生活中的各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