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活動設計
主題名稱:蔥甜梨美三星境
課程名稱:文創枯枝萌仔
實施年級:三年級上學期
總節數:共4節,160分鐘
課程目標:能仔細規劃運用生活中的環保材料,進行創作與分享。
核心素養:
藝-E-B3 善用多元感官,察覺感知藝術與生活的關聯,以豐富美感經驗。
綜-E-B3 覺察生活美感的多樣性,培養生活環境中的美感體驗,增進生活的豐富性與創意表現。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
藝3-Ⅱ-4 能透過物件蒐集或藝術創作,美化生活環境。
綜2d-Ⅱ-1 體察並感知生活中美感的普遍性與多樣性。
學習內容:
視 P-Ⅱ-2 藝術蒐藏、生活實作、環境布置。
綜Bd-Ⅱ-1 生活美感的普遍性與多樣性。
學習目標:
認知:能想出在生活中的環保創作材料與方法。
技能:能使用適當的工具,藉以順利完成創作。
態度:能仔細規劃材料、專注創作並分享作品。
學習活動內容
活動一:環保智多星
1. 不管是在學校或居家,人們常會修剪樹木,維護環境,而剪下的枯枝殘葉除了丟棄外,還可以有什麼用途?(學生可能回答:柴火、家具、裝飾……請老師將學生思路引導至課程主題─枯枝萌仔)
2. 決定創作主題─人形、動物或昆蟲的組合,例如:戰士、長頸鹿、蜻蜓。
3. 規劃需要的材料。(學習單1)
(1) 有關創作材料的取得,老師可事先請工友先生協助,若有修剪樹枝,留下一些粗細不一的枝條,同時也可請小朋友轉告家長幫忙。
(2) 運用曼陀羅思考法,思考創作主題的各部件及所需材料的粗細、長短,與可能運用的工具。
活動二:萌仔創作家
1. 學生依照各部件需求,準備枯枝材料。
2. 枯枝長度可能不符合需求,需使用鋸子或剪定鋏裁切,應特別提醒使用工具時的安全注意事項(安全守則)。也可請學生家長或學校同仁協助剪裁。
3. 使用砂紙將各部件的橫切面打磨,直至平整。
4. 使用熱熔膠黏著萌仔各部件。可先將各部件分組黏合,例如:頭、眼、鼻、耳、角等部件先組裝,再者組裝身體、四肢、尾巴,最終再以脖子連結頭部與軀幹。
5. 為了加固軀幹與脖子的連結,可在兩者連結處以電鑽打孔,再以竹筷橋接並上膠黏合。【電鑽不宜由學生操作。】
6. 作品要求必須能站立。
7. 以黑色奇異筆補強眼珠及鼻孔或身體斑紋。
8. 可以其他配件裝飾萌仔,如緞帶……
活動三:萌仔博覽會
1. 為自己創作的萌仔設計角色與命名,在「萌仔的自傳」學習單中,為萌仔命名並介紹他的專長與特徵,再畫上他的清晰圖片。(學習單2)
2. 讓所有學生上台分享自己的作品,並註記作品編號。
3. 票選最萌的作品,每一位學生得到3張數字卡,分別印有3分、2分、1分,請學生在卡上寫出前三名的作品編號,第一名寫在3分卡上,第二名則是2分卡、第三名為1分卡,也可投票給自己。經統計後,獲得最多分的萌仔,即可獲得【○○萌主】封號。
教學檢討與影像紀錄
學生一聽到要利用枯枝、樹葉、花瓣……等物品拼湊成動物或其他各物,學生完全摸不著頭緒。老師讓學生看了學長姐之前的作品照片後,突然開竅了,天馬行空的創意無限。只是想得容易,但要把成品黏著起來,又是一大問題,有些學生剪的樹枝太過粗壯,無法用熱溶膠固定起來,就只能請學生改成平面作品了。
1. 材料的收集需要提早準備,校園內不一定有適合的枯枝可用,建議學校能有個材料收集的地方,可以平時先將材料收集起來,裁剪成適當大小,方便之後教學使用。
2. 教案中的熱熔槍及電鑽都不適合三年級學生使用,改由保麗龍膠來黏貼,所以在黏貼固定的部分會較困難,提醒學生再設計萌仔時,不要太複雜,儘量選擇大塊部件能完成的設計。
3.增加紙盤當作底座,除了裝飾外也能幫助固定作品。
校園內繞一圈,學生撿回許多可用素材,利用樹枝、石頭和落葉創作,學生覺得很簡單,只是在裁切樹枝和黏合素材部分,需要大人協助,甚至學生也利用一些回收物品創作,很讚! (羅淑娟老師)
裁剪時工具不足,同仁一開始拿小隻鋸子,要花很多時間。後來請孩子們做好記號,分成一包一包請同仁協助。很多孩子做的作品是平面的,對三年級的孩子來說,立體作品可能尚有難度。(陳敏瑩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