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活動設計
主題名稱:蔥探梨嚮大洲庄
課程名稱:廟宇參訪Go
實施年級:三 年級下 學期
總節數:共4節,160分鐘
課程目標:學生能描述家鄉主要信仰並尊重各類民俗信仰。
核心素養:
社-E-C3了解自我文化,尊重與欣賞多元文化,關心本土及全球議題。
綜-E-C3體驗與欣賞在地文化,尊重關懷不同族群,理解並包容文化的多元性。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
社2b-Ⅱ-2感受與欣賞不同文化的特色。
綜3c-II-1參與文化活動,體會文化與生活的關係,並認同與肯定自己的文化。
學習內容:
社Bb-Ⅱ-1各個族群有不同的命名方式、節慶與風俗習慣。
綜Cc-II-3對自己文化的認同與肯定。
學習目標:
認知:學生能描述家鄉主要信仰並尊重各類民俗信仰。
技能:學生能欣賞道教廟寺建築之美,並認識供奉之神明。
態度:學生能遵守參訪廟寺所應注意之禮儀。
學習活動內容
*廟宇參訪GO(4)
1.廟宇巡禮趣(2)
課前準備
(1)將學生依據居住地(村別)分組。
(2)學生利用課餘時間,訪問家中或認識的長輩,蒐集自己居住所在信仰中心廟宇之名稱、供奉主神、主神介紹、廟宇建築特色、文化活動……等相關資料。
(3)學生觀察學區內除了廟宇以外的其他信仰建築(如教堂),其宗教特色為何(信仰、教堂建築特色、信仰活動……)
學習活動
(1)各組整合蒐集自己居住所在信仰中心廟宇之名稱、供奉主神、主神介紹、廟宇建築特色、文化活動……等相關資料並記錄下來。
(2)各組發表居住所在信仰中心廟宇所供奉的神明及特色。
福德正神介紹: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C%9F%E5%9C%B0%E5%85%AC
開漳聖王(大洲村開安宮)介紹: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F%A4%E5%85%AC%E4%B8%89%E7%8E%8B
媽祖(尚武村忠天宮)介紹: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A%BD%E7%A5%96
保生大帝(尾塹村保安宮)介紹: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F%9D%E7%94%9F%E5%A4%A7%E5%B8%9D
三官大帝(大義村紫微宮)介紹: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89%E5%AE%98%E5%A4%A7%E5%B8%9D
(3)各組完成學習單。
(4)學生自由發表:學區內除了廟宇以外的其他信仰建築(如教堂),其宗教特色為何(信仰、教堂建築特色、信仰活動……)
(5)學生自由發表:不同民俗信仰之差異性(如:信仰、教堂建築特色、信仰活動……)
2.有拜有保庇(2)
課前準備
(1)教師事先接洽開安宮或福德廟之廟宇管理者解說事宜。
(2)學生分成4-5組,每組針對廟宇參訪準備2個問題
學習活動
(1)學生發表參訪廟寺所應注意之事項與禮儀(安靜、仔細觀察、聆聽解說)。
(2)學生前往距離學校最近的開安宮及福德廟實地參訪。
(3)學生分享2間廟宇的差異性與參訪感想。
(4)學生完成學習單。
教學檢討與影像紀錄
1.大洲的孩子對廟宇並不陌生,但只知道學校對面有間廟宇,但對開安宮並不了解,在大洲村長暨開安宮主委的帶領、介紹下,學生對開安宮有更進一步的認識,還參與了開安宮廟慶活動的燈籠彩繪,意義非凡,學生也非常興奮。
2.在整個參訪的過程,學童聽話守規則,看也向神明虔誠祈求「在大洲國小求學期間,能平安、健康、學業進步」,讓人印象深刻。
開安宮在上學期進行安農溪左岸課程時,已帶領學生參觀過,所以這學期帶著學生去參觀戴著官帽的土地公,資訊課時先讓學生查詢大洲福德廟的相關資料,也讓學生了解土地公這頂官帽的來由,另搭配google實景地圖讓學生先在地圖上走一遍,觀察比較網路上的資料與實際景色的差異。
對大洲的孩子來說,廟宇並不陌生,但要了解此間廟宇所供奉的是哪個神明,就需親自去探索。所以帶學童實地去參訪學校附近的廟宇開安宮和福德廟。
在整個參訪的過程,學童聽話守規則、認真做記錄,看到他們到福徳廟和開安宮對土地公和開漳聖王虔誠祈求「在大洲國小求學期間,能平安、健康、學業進步」的畫面,讓我印象深刻。(羅淑娟老師)
出遊前教育很重要,孩子們能知道出去是學習,並要注意安全不嬉鬧。各組針對廟宇的提問也能用心思考。此次遇疫情,參訪時已6月底,天氣非常炎熱,有些吃不消。宜在6月中之前就進行此課程。 (陳敏瑩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