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活動設計
主題名稱:蔥察梨研安農溪
課程名稱:創客安農橋
實施年級:五年級上學期
總節數:共5節,200分鐘
課程目標:學生能認識安農溪沿途不同的橋樑,並瞭解橋的功用,完成設計橋樑模型 。
核心素養:
藝-E-A2認識設計思考,理解藝術實踐的意義。
社-E-A2敏覺居住地方的社會、自然與人文環境變遷,關注生活問題及其影響,並思考解決方法 。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
藝1-Ⅲ-3能學習多元媒材與技法,表現創作主題
社3d-Ⅲ-1選定學習主題或社會議題,進行探究與實作。
學習內容:
視E-Ⅲ-3多元的媒材技法與創作表現類型
社會Ce-Ⅲ-1經濟型態的變遷會影響 人們的生活 。
學習目標:
認知:能認識安農溪沿途的橋。
技能:能畫出橋的設計圖並製作橋樑模型。
態度:能了解橋樑的功能、目的等知識。
學習活動內容
*創客安農橋梁(5)
橋梁百樣態(1)
1.請學生在課前先完成[創客安農橋]預習單。
2.請學生上台分享預習單內容:家附近的橋名稱、形狀、 功能等。
3.老師利用網路(或參考資源包)向學生介紹與說明安農溪沿途的橋樑,並引導學生瞭解橋的功用與設置目的。
如:聯絡河川兩地交通;兼顧橋面、橋體的美觀設計等等。
4.介紹台灣及宜蘭縣較具特色的橋(參考資源包)。
5.學生自由發表:最喜歡那一座橋?原因:是建築的特色?顏色的搭配?建材的不同?或其它理由。
小小設計師(4)
1.學生分組討論設計並繪製橋的彩色平面圖。
2.利用收集而來的各式環保、回收素材(如:寶特瓶、塑膠罐、紙類、樹枝等)製作立體模型。(若蒐集材料有困難,也可利用書局提供的美術包來製作)
3.完成後,各組上台分享設計理念與歷程感受。
4.請同學回饋各組作品之優、缺點,及可改善之處。
教學檢討與影像紀錄
⬅小組討論橋梁該如何設計?
孩子在開始設計小組的橋樑以前,先查詢了自己家附近有什麼橋?也在課堂上大家一起看了三星鄉的橋,甚至是台灣有特色的橋樑,也了解橋梁的功用,便著手收集材料與設計製作橋梁,並且還實驗看看自己做的橋是否可以被玩具汽車順利通過達成連接道路的功能!
⭡合作大橋
⭡宜蘭經濟橋
⭡友愛大橋
⭡自然大橋
⭡絕美比薩斜橋
⬇小組設計理念
⭡實測橋梁是否可以使車輛順利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