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本「有趣」的書
但是說「有趣」似乎有點不太禮貌
好像將作者所寫的內容當作玩笑看待
實際上
這本書的作者並非典型學院派作家
所以
看這本書的時候很輕鬆
文字鋪成描寫生動
也不時出現一些對現實社會嘲弄的話語
遣詞用語不生硬
彷彿置身於情境空間
看見社會及國家對勞工的無情剝削及壓榨
字裡行間透露出不少淡淡的哀傷及無奈
內文主要敘述我們顯少實際接觸的社會底層勞工
像是工地的水泥工、木工、油漆工、拾荒者、看板人
檳榔西施、茶室姐妹、外籍勞工、外籍配偶
中年失業者、更生人、便利商店服務員
我們之所以他們是社會底層勞工
主要還是受制於社會的框架分類及標籤化的結果
畢竟他們普遍學歷不高 工作環境惡劣
大多是需要體力的勞務性工作
物質生活條件並不優渥
薪水不高也不穩定
骨子裡還有一些反社會的次級文化
但是
他們卻是穩固社會發展及重大基礎建設的重要推手
在此我不敢貿然稱他們是「英雄」
相信他們也不敢接受這個矯情的封號
畢竟
他們只是一群為了生計 為了家庭
單純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而已
作者林立青並非專業的作家
在FB上搜尋「林立青」就可以找到他的文章
長期在工地擔任監工主任
與社會底層勞工的工作經驗
真心與這群社會底層勞工交心的朋友
希望透過文字讓社會更清楚他們的工作
以及不為人知潛藏深處的辛酸故事
我稱他們一群「堅韌的小草」
總是能在惡劣環境中找到生命的出口
而不是放棄生命
就我看來
他們比起那些每天紙醉金迷的「有閒階級」
更值得尊敬
文末以一段便利商店的小插曲進行結尾
令人印象深刻
底層勞工不太願意進入便利商店
甚至要將鞋子脫掉或是將鞋子上的泥土清乾淨後
才願意進入便利商店的理由
不是因為他們對自己的工作身分感到自卑
而是一種同理心、尊重及體諒的態度
「做工的疼惜做工的」
不願意因為自己的便利而造成他人的困擾
這本書推薦給大家用心閱讀
也可以讓學生去瞭解那一些被社會誤解扭曲的世界
但是
可不要再灌輸孩子
書不好好讀就去做工的話語
這只是加深社會更多歧視及不平等的社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