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兩週的排球進度終於結束
這好像是我第一次排到連續兩週的排球項目
正好讓一年級的同學好好地把排球基礎技術好好練習一番
畢竟
上學期花了太多的時間在準備校慶運動會跟拔河比賽
於是
這兩周四堂體育課以排球高手傳球為主要教學目標
也嘗試了一些新的教學策略
小組及團體的遊戲練習方式
讓初學者有效掌握技術要領
希望有助於讓同學練習高手傳球
當然
更希望建立基本技術能力後
能銜接之後的排球教學進度
之前上網看了一些國外介紹physical literacy(身體素養)
其中有一個教授提到一個觀點令我印象深刻
就他的體育教學經驗及相關研究結果顯示出
當體育教師面臨到初學者時
一開始要讓初學者對該運動感到樂趣後
初學者接下來才會願意主動投入該運動的技術練習
技術練習一段時間之後建立基本的運動能力
初學者才會產生參與該運動的自信心
有了自信心後就會增加練習時間
運動能力將隨著累積練習時間而慢慢增強
當他解釋這個學習階段的時候
讓我回想到學生學習排球的狀況
排球運動的基本技術比較不容易上手
大多數初學習在排球的學習經驗
一開始無法掌握高(低)手傳球技術要領時
因為無法有效控制球
造成撿球時間多於打球時間
再加上擊球姿勢錯誤而讓手感到不適
況且
初學習者練習時因為動作不熟練往往引來同學的嘲弄
對於排球無法留下好的運動經驗及印象
長久下來缺乏參與此運動的自信心便提早放棄練習
以至於到了三年級沒有能力及意願進一步參與排球運動
這兩年下行政後
才有機會教到一些三年級的班級
普遍看到班級中有不少同學發生上述的學習行為
想利用遊戲化的方式讓他們來參與排球運動
但成效似乎不佳
實在覺得有點可惜
一個學期學校排三周排球進度
總共才有6堂排球課
從一年級到三年級總共36堂排球課
扣掉定期考、複習考、模擬考、國定放假、校慶活動
甚至要練習校慶比賽及大隊接力
大概剩下約25-28堂排球課吧
雖然二年級有班際排球賽
會讓同學願意多花一些時間來練習排球
但這畢竟只是少數代表班級參賽的同學
所以今年接的3個一年級班級
希望讓他們在一年級就可以建立排球基本技術
具備低手傳球及高手傳球的能力
接下來再進行發球的技術
循序漸進讓他們對排球不放棄學習
讓每個人都不排斥參與排球運動
教了第10年的體育課
到現在也只有兩個班級讓我從一年級帶到三年級
至少這兩個班級的同學
到了三年級是有能力且有自信下場參與排球比賽
不過
我在這學期的三年級排球社團看到同學學習運動的潛力
排球社團的三年級同學
從上學期開始
每週讓同學進行綜合性的基本技術練習
由幾位排球隊的同學來協助他們練習
經過一個學期的練習之後
上周開始讓他們進行6人制的分組對抗賽
在規則上除了第二球我允許讓他們可以將球接起來
其餘的規則都比照正式比賽
看到不少回合有精彩的攻守表現
尤其非排球隊的同學
願意主動積極去接第二顆球
甚至撲倒在地板上
完全將排球運動「不放棄」的精神展現出來
扣球動作不會太流暢
但至少懂得如何完成助跑起跑及空中擊球的動作
對於對方的攻擊球也會主動去防守
兩隊打起來真的很像正式比賽
體育教學的主軸不是要把學生當選運動員訓練
我喜歡看到同學是
喜歡運動勝過於很會運動
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