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閒性運動」關注於認識日常生活中身體休閒活動具有的個人價值 及社會價值,並透過體育活動的生活化,主動創造正確的休閒文化。 依據休閒運動之型態的不同,大致分為水域、戶外與其他活動三類。 須知身體活動的參與是人類生活的重要型態,具有個人、社會和文化 層面的意義。而實踐參與動態式的生活型態則是充實休閒生活、增進 體適能的重要方式。學校教育環境雖無法完全滿足提供學生參與休閒 活動的類型及實踐的場所,但教導學生具備正確的休閒性運動概念、 資訊與提供嘗試、體驗的機會,將有助於選擇自我參與適當的身體活 動與發展實踐執行計畫的能力。使學生能瞭解、應用各項運動與健康 資訊,並分析自我身心的健康狀況及能力,規劃出適合自己的運動計 畫,並持續的針對運動計畫進行自我檢核與修正的方式,是學校體育 教學該為的做法。惟有教導學生能正確的分析自身健康狀況、運動能 力及配合生活型態,透過自我計畫或參加活動等方式努力實踐,才能 有助於其達到終生運動習慣養成、體適能增進與運動技能提升的目 標,創造出健康的動態休閒生活。(引自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健康與體育領域課程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