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正好遇到上海的梅雨季,6點就被外面的大雨吵醒。用百度地圖搜尋到上海體育學院的路線,飯店附近200公尺處就有公車站牌,只要20分鐘就可以抵達上海體育學院附近,在這裡搭公車只要2元人民幣,便宜又方便,隨著公車認識一下上海的街道市景。這段路正好經過復旦大學的校區,復旦大學的校區涵蓋面積相當大,經過三站才離開復旦大學的範圍。抵達上海體育學院後,步行到研討會地點途中,看到兩個人工草皮足球場,兩個400米的操場,四面網球場,這種規模台灣實在很難追趕上。
8點半研討會正式開始,早上4場專題研究,下午是各項子主題的口頭發表。早上的第一場專題演講,主講者是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副主任王平主任,說明上海市在學校體育課程的教育政策發展及促進青少年健康行為的健康政策方向,提到一些中國學校體育課程的現況,面臨到與臺灣類似的問題,以及未來的因應政策。第二場主講者是上海體育學院院長陳佩杰教授,則是針對上海市的體育發展現況提出大數據的研究調查結果,印證到第一位講者所提到的問題。第三場主講學者是陳昂教授,北卡羅來納大學體育系終身教授、國家體育科學院院士兼任美國體育學會科研協會主席,則是提出體育課程的國際新興議題「體育素養」進行評析。最後一位講者是來自臺灣臺北市立大學周建智教授,分享臺灣經驗以及體育課程對發展學生批判思考的效果。早上聽到不少跟我論文主題相關的內容及觀點,讓我更有信心可以完成論文。
下午開始進行口頭發表,我是第一位發表者,向與會者分享我在單車社團的課程設計規劃,這是一篇偏向於實務教學課程。也聽到來自其他學校研究生的研究議題,雖然部分用語跟臺灣差很多,但是經過解釋就會比較有概念,只可惜沒有以圖片或教學活動來輔助投影片說明,只能靠自己發揮想像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