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如何導引社區定期投入力量與資源?社區是否有成為學校教育與教師教學夥伴?
1.每學期初招募教育志工,並分成課業輔導組、晨間導讀組、圖書館組、交通導護組、愛心組,
支援學校辦學與教師教學,建立良好的夥伴關係。
2.成立班級家長會招募家長代表、組織家長委員會,並運用家長會人力及經費支援學生各項學習活
動,如支付校外教學車資、校慶運動會、市長獎學生獎學金、圖書採購、學生競賽及教師指導獎勵
金及其他各項經費支援。
3.適切運用本校社區醫療、警政、文教、社福機構及社區人力與資源,協助學校各項教育宣導及教
學活動。
(1)引進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利用晨光時間進行中低年級生命教育繪本導讀。
(2)結合健行教會、北台中中教會、傳愛教會資源,辦理弱勢學生免費課後照顧。
(3)運用中國醫藥大學中醫系、牙醫系學生資源進行身體保健、環境教育、中藥材介紹、人文關
懷、預防近視等衛教宣導。
(4)善用各項社教資源,結合領域課程進行校外教學,如運用科博館、美術館、鄰近的中正公園
等;參訪國立資訊圖書館進行教師圖書館運用研習。
(5)協請臺中市警察局永興派出所支援人力,進駐學校交通導護路口,維護本校上放學時段交通
及學生人身安全。
4.善用各界捐款,納入本校教育儲蓄專戶,補助貧困學生的午餐、學雜費以及學生急難救助等。
5.訂定場地使用相關辦法,開放校園空間,使學校與社區成為良好夥伴關係。
(1)訂定本校場地租借辦法,依法租借場地,協助社區及各民間機構辦理活動。
(2)本校配合市府政策制訂校園開放管理要點及警衛工作要點,提供運動場、校園場地及設備給社
區民眾從事運動與休閒活動使用,並落實管理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