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教師能否有正向(例行性)的親師互動活動?
1.以不同的管道建立學校老師與家長溝通互動的機制,增進家長對學校經營與教師教學的了解。
(1)每學期安排親師座談會,邀請家長到校與教師進行雙向溝通,參觀學生作業展,校長介紹年度
校務推動計畫及學校教學重點,班導師說明班級經營方向、班級重要活動進行及課程計畫說明。
(2)校慶運動會邀請家長參與班級各項活動。
(3)班級校外教學邀請家長參加。
(4)辦理兒童節、母親節、畢業典禮、跳蚤市場等活動邀請家長參與。
(5)老師每學期至少一次的家庭訪問,以電話、居家訪查、到校面談等方式進行。
(6)善用學生家庭聯絡簿、學校網頁公告、書面通知、電話通知等方式進行親師互動、有效覺察家
長需求、告知學生在校表現情形、傳達學校各種活動相關資訊及各項教育宣導,提供合宜的輔導
支持服務。
(7)每年八月份由各班導師進行新生電話訪問,並辦理新生習遊記邀請新生及家長參加,以了解學
校校務運作及各項措施,增進新生家長對學校了解。
(8)新編三、五年級導師,利用開學前先做第一次電訪,建立良好親師溝通管道。
2.結合家長資源,建立家長參與學校的機制,邀請家長成為推動學校教育的夥伴
(1)結合家長能力與資源成立班親會,鼓勵教師利用班親會進行親師生學習活動。
(2)各類委員會如校務會議、教師評審委員會、學生申訴委員會、推動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特殊
教育推行委員會邀請家長參加。
(3)各班推選家長代表參加家長會,定期召開會議,參與學校各項活動及校務運作。
(4)定期召開特教生個別教育計畫說明會及檢討會,以個案方式邀請特教生導師、特教教師及家長
討論學生學習情形及未來課程規畫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