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教師能否建立積極的支持性學習環境並掌握課堂秩序?
1.訂定聘任班級導師辦法,發揮導師功能,並落實教育基本法,積極維護學生之學習權、受教育權
及人格發展權,老師均能了解其職責與內涵,本辦法包括下列面向:
(1)班務處理及班級經營。
(2)學生生活、學習、生涯、品行及身心健康之教育與輔導。
(3)特殊需求學生之關照及個案輔導。
(4)親師溝通與家庭聯繫。
(5)學生偶發事件及申訴事件處理。
(6)其他有關班級學生之教學、訓輔、總務等事務處理。
2.推動正向管教措施、善用班級經營策略,建構良好學習情境與班級氣氛。
(1)師生共同討論,訂定班級自治幹部組織及生活公約,有效進行班級管理,凝聚班級向心力。
(2)鼓勵學生參與多元學習活動及各類體育、學藝競賽,讓每個孩子都能得到成功的機
會與自我肯定的經驗。
3.積極辦理學生生活教育、人權法治教育、品德教育,建立學生榮譽制度,表揚優秀學生,樹立學
習楷模與典範。
4.因應學生個別學習風格不同,實施差異化教學,善用多元教學策略與評量方式,提升學習興趣與
成效。
5.規劃教室學習角落,依教學進度進行教室環境佈置、善用教室布置,打造優質學習環境。
6.落實輔導三級制預防機制,全校教師均投入學生輔導工作並建立認輔教師組織,由級任老師提出
需認輔及轉介輔導的學生,交由輔導老師或輔導機構協助教師輔導學生,導正學生偏差行為,建立
良好的師生關係。
7.運用教師週三進修辦理品德教育、人權法治教育、性別平等教育、特殊教育相關研習,校長並在
教師晨會時親自進行教師正向管教宣導,提升教師輔導與管教知能。
8.建立學生三級補救教學系統,結合班級授課老師、課輔志工、課後輔導老師、資源班教師,針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