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的學習輔導機制為何?如何確保學生學習意願與成效?
建立三級學習輔導機制,針對需求目標規劃適合學習方案。
1.初級學習輔導機制
(1)教師利用逐年檢查表,建立學生學習表現、家庭背景、身心狀況、興趣及專長等個人資料,據以
做為學習與生活輔導之依據。
(2)依據學生評量辦法,辦理多元化的評量機制,有效暸寫學生學習成效,進行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
成效評估,作為教學修正及補救教學之參考。
(3)每學期辦理二次總結性評量,並依學生評量表現,安排與學生或家長晤談,了解學生學習困難。
評量結果除以分數或等第呈現外,亦針對特殊表現或待改進之處,給予質化的評語和建議。
(4)、教師能根據評量結果分析及統計、成績表現,提出需要補救教學的學生,採取合適之補救教學
措施。
2.二級學習輔導機制
(1)針對低學習成就及弱勢學生,藉由補救教學線上測驗篩選需要補救教學的學生,利用課後辦理
(2)透過教師收集學生學習成果,追蹤輔導需求學生學習成效。
(3)配合課後照護、社會資源系統:健行教會、北區教會及傳愛基金會,提供課後學習輔導機制。
(4)招募退休教師及教育志工,利用晨間時間辦理個別學習輔導,提供及時長期學習支持。
3、三級學習輔導機制
(1)追蹤學習落後學生,藉由教師教室觀察、補救教學學習成效,配合每年身障學生鑑定轉介工作,
由學校心評人員進行各項測驗施測,並依據施測結果,進行安置建議後送府複審。
(2) 於特殊需求學生入學或畢業等學習階段更換時,召開轉銜會議,針對特教學生個別狀況
進行親師溝通、教師教學銜接,使教師能了解學生特殊需求,以提供學生學習輔導,確保學生學習
品質。
(3)定期召開特教生IEP會議,依據各類特殊教育學生的個別需求,研擬教育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