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擬蠍陪伴的逐夢之路

第54屆校友 林湘芸

林湘芸

1. 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畢業

2. 臺大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112學年度入學)

我是林湘芸,聖心女中高中部107學年度畢業,師大生科系大四,最近的研究興趣是《擬蠍的生物地理與分類》。就如同大多大學生一樣,喜歡翹課,喜歡聽獨立樂團,對未來感到迷茫,在學術的海中載浮載沉;而與周遭的人不同的是,自國中看到人生第一隻擬蠍起,便一頭栽進擬蠍的世界裡。

在進到聖心就讀以前,我的母親是《荒野保護協會》的推廣講師,因而帶領我與妹妹參加荒野保護協會親子團的活動,常常在大自然裡玩耍。也曾經被顯微鏡作為參加營隊的贈品吸引去參加生物營隊,也讓我發現自己對生物科學感到有興趣。

後來到了聖心,湊巧在和同學打籃球的時候看到地上有隻很像蠍子但沒有尾巴的動物,加上錫軒老師有問我要不要以蚯蚓為題做科展,當時的我覺得這個酷酷的動物比起蚯蚓更吸引人,於是就相約了我的朋友們一起以這個神秘的動物為題做科展。

這個神秘的動物是擬蠍,是屬於蛛形綱的動物,喜歡躲在狹縫中或陰暗潮濕處,他們很小,大約1到12毫米左右。臺灣的研究非常少,除了我的兩篇文章以外,只有四篇與臺灣有關,均非臺灣人撰寫,且自1937 年至2021年,臺灣擬蠍的記錄都維持在8科8屬10種。

臺灣的擬蠍(Lin et al. 2022)。A-B,長指地擬蠍,在落葉裡與樹皮下常見。C,雙首冠擬蠍,常見於樹皮下,與大衛天牛有攜播關係。D,日本暴擬蠍,常見於落葉中。

威爾森彎螯擬蠍,我今年描述的新種,在屏東車城所發現,紀念生物多樣性之父,E.O. Wilson (Lin et al. 2022)。

我的大專生計畫的主角,異擬蠍(Allochthonius)。

因為很小且鮮為人知,在做科展的初期我們還尚未掌握採集擬蠍的技巧。不過我們採集到了很多棲息於落葉層的小蜘蛛,而這些小蜘蛛在臺灣的研究也很少,因此我們轉往小蜘蛛的分類研究。

錫軒老師總是說:「科展的水準應該要與可以發表在期刊上的研究相同。」因這樣的信念,我們很幸運的進入全國科展,也因此有機會拜訪臺師大生命科學系的廖培鈞老師。那次的拜訪,讓我發現原來大學裡的生命科學系就是在學習我一直以來喜歡的生物。從那天開始,從沒有認真想過未來的我給自己一個目標,也就是臺師大的生命科學系。

國二第一次參加新北市科展

因為科展所帶給我的成就感與純粹的快樂,加上在國三輔導課時認識特殊選才這個可以用科展的成果申請大學的管道,讓我選擇高中繼續做科展。也因為要參加特殊選才,所以高中三年都很積極的參加生物相關的活動,包含兩次科展與一次的學科能力競賽還有去陽明大學的生物資訊實驗室學習程式語言。高一的科展是有關落葉層小蜘蛛所屬的安蛛科的親緣關係,那次讓我對親緣關係及演化產生了興趣。高二的科展則是一開始的初衷臺灣的擬蠍,我們整理了臺灣擬蠍的文獻,成為了我後續研究的基礎。也在做科展的途中對於學術研究有興趣,因此參加了臺師大所舉辦的生態與演化學論文寫作工作坊,使我更了解學術界與學術寫作。

之後如願的進入臺師大生命科學系,因緣際會下認識了臺大的張智涵老師與中興的鄭任鈞老師,兩位老師都很支持我做擬蠍的研究,因為臺大離師大比較近,因此從大一開始就在張智涵老師的實驗室研究臺灣擬蠍的多樣性,除了上課以外,就是在實驗室用顯微鏡鑑定擬蠍或是跟著學長姐去挖蚯蚓。也跟錫軒老師與智涵老師發表兩種新種的海邊擬蠍,綠島彎螯擬蠍與威爾森彎螯擬蠍與當初科展的成果—臺灣擬蠍名錄於動物學領域排名前50%的Zoological Studies期刊。我正在研究棲息於海拔1000公尺以上的落葉層中的擬蠍的物種界定,也利用這個題目拿到去年的科技部(現在的國科會)大專生計畫!

《土壤生態與生物多樣性研究室》

現在的我正在繼續探索臺灣擬蠍的多樣性,臺灣還有好多好多新種還沒有被描述,除此之外也在進行前面所提到的大專生計畫,未來會就讀臺大的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繼續研究擬蠍,最終的目標是成為一位能夠獨當一面的學者!

曾經有人問過我,如何知道自己的目標或是興趣? 我回顧了我的成長歷程,我覺得重要的是保持開放的心胸去嘗試不同的事。我嘗試了很多不一樣的事,打籃球、參加辯論社、參加人社營、大學的時候參加排球校隊、參加系學會辦系上活動,漸漸發現自己對於生態演化的研究會有比較快樂的感覺或是比較有興趣。因此一路以來,我總是選擇做自己覺得快樂的事,對我來說只有做快樂的事才會有熱情,才會有動力去完成很多有趣的事。說不定未來我遇到自己更喜歡的事物,不再研究擬蠍,那也沒關係,人生很長,做自己喜歡的事對我來說比較重要。

除了興趣以外,我也很榮幸能夠遇到很多很多貴人像是在聖心的這六年,有錫軒老師一路帶領著我探究新的知識領域,以及我從國一到高三的班導們都很支持我做科展,或是請暑輔的假去陽明大學的實驗室學習,還有遇到智涵與任鈞兩位非常支持我做擬蠍的老師,才能使我像現在這樣快樂的探索擬蠍!

雖然不知道未來會如何發展,但我相信懷抱著熱情與希望,一定能夠過得快快樂樂順順利利的,希望未來可以記錄更多更多尚未被發現的擬蠍,並且抱持熱情奉獻我所熱愛的領域。

發表的文章

Lin HY, Huang JX, Liu HH, Chang CH. 2022. Two new pseudoscorpion species of

the coastal genus Garypus L. Koch, 1873 (Garypidae) and an updated checklist

of the Pseudoscorpiones of Taiwan. Zool Stud 61:24.

doi:10.6620/ZS.2022.61-24. 連結

Lin HY, Liu HH. 2020. First record of a phore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Lophochernes

bicarinatus (Pseudoscorpionida: Cheliferidae) and Batocera davidis (Coleoptera:

Cerambycidae) in Taiwan. TW J Biodivers 22(1):63–68. 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