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心的DNA流動在母女生命之中


謝欣霓 第25屆校友

郭書瑜 第50屆校友

謝欣霓

聖心女中 第二十五屆校友

曾任:台南縣議會議員

第六屆立法委員

現任:永恆旅行社執行長

《關於母親~追尋正義的價值》

我在27歲時當選了台南縣議員,進入了教育小組,常常要去參訪校園跟校長及行政人員對話,這時候,我才知道,自己所接受的全人教育原來與現實世界的運轉不一樣。

在聖心我享受著暢所欲言,擁有自己獨特的觀點,即使天馬行空不著邊際,但沒有人會集體霸凌你,因為尊重他人觀點,是這個校園裡非常重要的DNA。

當我進入政治圈工作後,血液裡的DNA驅動我要幫助受到委屈的人,人權的大旗不是在街頭才看得到,而是實踐於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刻,追求公平與正義,更不是政治人物的專利!

身為聖心人,我無時無刻都在追尋正義的價值。

曾經處理過一位女士長期被擔任員警的先生家暴,當時為了幫她取得保護令,被繁複的行政程序干擾,甚至警界的友人也來規勸我“法不入家門”這種迂腐的思維。

後來這位女士順利地離開這個施暴的先生,數年後她來找我,帶著她在絲襪公司的產品送我,哭著告訴我,當時連她的娘家也不支持她並相信她前夫所言,一定是她做錯事才會被打。只有我願意幫助她脫離那個地方.....

即使當時許多關切的壓力接踵而來,在那個過程中,我很清楚她只有我能幫她,一個長期被打到體鱗傷的女子,換來一句“白目才會被打”那是如此殘酷的對待!

即使我已不擔任公職許久,我還是非常雞婆的主持各類型的正義,

不是每個人都知道正義的天秤是存在的,只是你必須非常堅持才看得到。

生命不該如此不公平,即使大家的起始點不同,我們依舊可以為自己奮鬥!

我是幸運的人,陽光總是灑在我身上,然而陽光背後有多少陰暗角落是我們看不到的?

看不到並不代表不存在,當我擁有能力幫助他人之時,我更應該將陽光轉向陰暗角落!!

郭書瑜

聖心女中 第五十屆校友

日本天主教南山大學綜合政策學部畢業

日本國立一橋大學研究所一年級

《關於女兒~秘密基地形塑生命的痕跡》

在疫情蔓延的網路世代,物質的、身體的記憶反而越顯鮮明。而有關聖心的記憶,具象的事物,會隨著時間而改變,而在聖心感受到的「集體經驗」卻沿著時間的軸線,被一屆屆聖心女孩經歷。

這樣的集體經驗中其實也存在每一個聖心人獨特的印記。每一個聖心人總會在山腰上的家,找到一個只屬於自己的秘密基地。午休時間的快樂坊、傍晚的大學之道、黃昏的甲板、緬梔樹下⋯⋯。在秘密基地裡,我們可以真摯地面對那個或許青澀迷惘的自己。

我的秘密基地在那個「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圖書館。午休時間、下課、放學後,在六百多號與七百多號的書架之間,在受潮斑駁了的紅色窗前。總會有那幾個彷彿錯置了時間與空間的時刻,2001年的哈利波特初版書封都已經搖搖欲墜,夜之屋系列從來沒有過完整的陳列在書架上,1994年的楊牧詩集依舊嶄新,資訊工具書像是打一開始就黏著書架的贈品。小小的圖書館,借出返還的書籍裡,都藏著聖心女孩們來來往往的話語。在書架與書架的狹窄空間裡,不經意間好像就能看見一個小小的,不斷流動著的世界。

這樣的世界裡呈現的是喜惡與選擇,是流行與流行的退潮,是即使長年被放置在很低很低的書架上,也會被發現、被翻閱,假以時日,也會在另一個女孩心中留下深深的痕跡的體悟。在與好友們嘰嘰喳喳的快樂日常之外,在秘密基地裡的種種,也沈澱成自己的一部份,在面對聖心之外的世界,乃至社會時,用熱騰騰的心,靜靜的看,並成為其中。

直到後來我才發現,年輕的時光中,在豐沛的灌溉下,不論是熱熱鬧鬧的成長為活潑大方的聖心人,或是像枝枒向陽光生長一般靜靜地、慢慢地認識自己,沈澱自己,或許都是聖心獨有的特權,而這樣的經歷,或許是形塑出「聖心特質」的原因之一吧。

母女參加2016年領導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