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反骨   人生不設限 

第38屆校友 李宜璐

2015年和聖心女孩們參加校友會 

在花博爭豔館接待郝龍斌市長參訪 

生命是一段精彩的旅程,途中的各種風景和經歷都是滋養建構你世界的養分。聖心六年的時光就像回憶中珍藏的百寶盒,姆姆和師長們以身作則,教會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始終要秉持勇氣、堅持、愛與溫暖。聖心的全人教育亦讓我了解,除了學習知識之外,對生活中人、事、物的無盡探索和關懷也同等重要,現在回想起來,在聖心時期參與各式各樣豐富的活動,無論是在「聖心人唱聖心歌」和「聖歌比賽」擔任伴奏、「英語話劇比賽」擔任導演、成為學生自治會幹部,我早已在學著如何用最正向的方式適應社會,透過和同學們同心協力地從做中學,懂得何謂團隊互助,如何揮灑創意並實踐,甚至到管理組織事務,都在這段時期奠定下日後良好基礎。高一高二的時候我也擔任學校司琴,至今我仍偶爾會在心情煩躁時彈彈聖心之歌,讓心平穩下來。

另外一項至寶,是在聖心獲得許多相伴至今,如家人般的好同學,她們是在任何時刻都在身邊支持著我的超級好朋友。聖心人有種無遠弗屆的魔力,無論是哪一屆的同學、學姊或學妹,只要相逢相聚便能毫無隔閡地自在相處,總有說不完的話和無數有趣的聖心回憶能分享。

從小我就對語文和書寫很有興趣,在聖心唸書時,國、高中有二任導師都任教國文,在高二時更遇到一位相知相惜的國文老師(就是現在的學務主任鐘明媛老師)鼓勵我寫作,並引領我在國文的世界裡盡情發揮,因此高三時我順利推甄上中山大學中文系。還記得那時從未離家很遠的我,有些害怕要獨自到南台灣唸書生活,是當時的英文老師(已成為現任校長的魏雪玲老師)鼓勵我大學就應該到離家較遠的地方多看看。多虧師長們的教誨,在異地求學時期我確實開始蛻變,更為獨立自主和堅強,認真雙主修中文和外文系,同時參與社團活動,後來在大三那年擔任社長,並獲選為學校的學生大使。

屈臣氏集點活動記者會 

與國際名廚江振誠工作合影 

即將畢業之際我進入大學學姊的公司擔任專案經理,適逢高雄舉辦2009世界運動會,公司承辦了世運志工的開幕記者會和志工感恩活動。在負責這些專案的過程中,我彷彿看到了未來職涯的方向,學生時期就很喜歡籌辦活動,愛與人交流接觸,文案能力也足夠,公關行銷或許很適合我。搬回台北後我因緣際會加入「2010 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爭豔館擔任行銷宣傳,在精彩的國際盛事中學習到更多專業知識,工作方向也更為明確。為了增加自身的公關專業,爾後我入職公關公司打磨,後來順利從agency轉入企業,在一家上市櫃科技公司擔任企業公關,再來便投身屈臣氏,執行公司各年度360°公關操作及大型專案,在2017年獲得屈臣氏最佳員工。

職涯順利發展之際,卻總想著人生應該可以有更多不同的體驗,我毅然決然辭掉工作隻身前往上海,在聖心國中同學的協助引薦之下結識一位美食企業家並加入她的團隊,自此展開精彩的上海生活。進公司後我憑藉著過往累積的經驗,逐步成立和管理品牌傳訊暨公關部門,服務過大中華區20家以上米其林等級餐廳,和來自世界各地的星級主廚一同工作,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望向國際增廣見聞,嘗遍許多海內外高端美食,也和老闆一同創辦中國唯一中西方廚藝大型論壇交流活動「TastyTrip餐飲產業論壇」,連續二年邀請台灣知名主廚江振誠擔任keynote speaker。在上海的第一年,聖心龔方教官造訪上海,在上海的聖心學姊、學妹們因此齊聚一堂,也成立了上海聖心校友會,從第6屆的學姊到40幾屆的學妹都有,每回我們聚在一起總是嘰嘰喳喳聊個沒完,分享生活之外,更多的是一同回味過往在聖心的點點滴滴,從此我們在異鄉也有了山腰上的家。

2018年上海聖心校友會首聚 

與壽司之神小野二郎合影 

2019年新冠疫情爆發,我在2021年底搬回台灣,休息半年後重返職場,這一次我又為自己立下新的挑戰,從星星轉戰太陽,加入變動速度急劇的太陽能產業,這特別的產業含括地面開發、工程維運到銀行融資、投資人關係、政策法規、機電、軟體技術、ESG等多元面向,除了原本熟悉的公關行銷外我也必須要嘗試做業務專案。由於跨度太大,要理解這麽多維度的產業知識同時思考品牌走向,剛開始的幾個月著實辛苦。但憑藉著從一而終的不放棄心態和認真學習精神,進公司四個月後我和夥伴們為公司首次參加「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設計出備受讚許的攤位,極端害怕數學的我也突破心理障礙在會議上報告財模並獲得肯定,工作展開已越來越順利。

在工作忙碌之餘,我也不忘感受生活中的美好,除了享受音樂,10年前左右開始練習透明水彩畫至今,每年過年親手繪製賀年卡發送給親朋好友是一大樂事,時至今日也能夠斜槓接一些插畫的小案了。

回首這一路精彩豐富的生涯,是因著在聖心就讀時便養成一顆時刻保持好奇熱忱的富足之心,才能勇於接受多元的挑戰和改變並正面迎向未知的道路,學無止盡;因從小在愛中成長,能夠懂得去關懷、善解體貼生活中所相遇的每個人,才足以成就我在各個產業的工作領域中發光發熱,盡力活出生命的意義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