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心-我生命中最美恩賜

陳家若(巧明)

陳家若(巧明)

  • 聖心女中國高中第28屆校友

  • 英國倫敦建築聯盟建築碩士

  • 實踐大學兼任講師 2003-2006

  • 永玥設計協同主持人

重要作品:

  • 2009 馬公高中「風之呢.海之喃」,校門公共藝術

  • 2020 聖心女中 靜遠廳

心,不但是座大型的生態教室,還典藏著世界知名的建築師-丹下健三先生的作品。隨著四季更迭,色彩繽紛。春天有各種鳳蝶,夏天的蟬在樹林裡用生命吟唱。秋天,偶有過境來作客的候鳥;冬天沿著相思林遍地綻放的聖誕紅,冬末春初又是杜鵑及粉色的山櫻齊放;空氣中總是伴著花草的香氣。朝露在陽光中點點閃耀;山腰上的家永遠都捎來天主的訊息。不論是登上丹下先生的船屋建築,遠眺淡水河口,還是靈修中心的小教堂裡,充滿靜謐的聖光,伴著彩色玻璃的祈禱;聖心的一切都是這麼美好。然而聖心最寶貴的不只是環境,最寶貴的在聖心和藹的姆姆們、用心教學老師及在這裡學習的我們,都在天主的引領下於此相聚,交織著我們的人生動人的回憶。


在聖心的教育裡我們學習團體創作的可貴

.我是主羊….主領我到青草地安歇在溪水旁... ...我是主羊

感謝我的母親,因為她的決定,小的時候就舉家遷居到龍形。也因此,我在聖心從幼兒園大班一路念到高中畢業。幼稚園及小學時期就如天主身旁的小羊,在最單純的環境成長。那時的校園,常常可以見到姆姆們的身影,慈祥的為我們說故事。我最期待的就是美勞課,妙貞老師不只是教我們拿蠟筆或彩色筆畫畫。她帶著我們捏陶,捏麵人,用紙槳及鐵絲雕塑、做竹風箏還有每年不同材質及主題的元宵燈籠。四年級時,開始接觸兒童道理,聽李巧雲姆姆講道理,領洗,成為了天主教徒。現在想想這再再都是恩典。小學階段豐富而多元的教育,將美學教育融合自然與環保的觀念,在當年是很前衛的教育理念。

.奇異恩典... ...何等感念

進入國中的學習階段,成績一直普普通通。隨著課業的加重,及面臨一些現在看來無名的煩惱,我總會上舺舨透透風。這座樸素又堅毅的建築用角度形塑空間的轉折環抱著山坡的肌理;在垂直與水平的架構裡蘊含著天地自然,隨著光影變化更顯得建築的樸實。我的心在這裡獲得了舒展,逐漸體會空間所帶來的詩性與療癒。原來空間是能對話的,回應空間的感受可以為人的內心帶來深層的寧靜。中學時期學校的活動十分豐富,美術老師陳姍姍的一堂戶外寫生課,意外開啟了我人生的新方向。我們在校園裡選擇一個主題,用鉛筆將主題描繪出來。那時候意識到原來透過觀察及光影的詮釋,轉化在圖紙上是那麼有趣的事。在姍姍老師的鼓勵之下,開始學習畫圖並準備聯考所需要的術科(國畫、書法、素描、水彩)。畢業後順利考上空間設計系再到倫敦進修建築設計完成學位,這都要感謝家人及老師們的支持與鼓勵。聖心教育最令我感念的不只是姆姆老師們教授的知識,而是在姆姆及老師的關愛和啟迪下,讓學生看到自己未來的道路。我一直相信,聖心的姆姆、老師是我們學習路上的引路人,聖心的教育以愛為出發點,每個人都可以在聖心的教育裡找到自己的方向。將信仰融入生活,每一餐的飯前禱,要我們學習感恩;舊物的回收與利用,養成我們惜物、愛物的好習慣。安老院的探訪,園遊會的奉獻,讓我們學習身體力行的去關懷與服務。而這些啟發,就像種子伴隨著生命的歷練與豐富的層次,萌芽茁壯心靈的眼界與智慧。畢業之後,參與教會團體及靈修團體活動,時常遇到聖心畢業優秀的學姊學妹們為教會及社區服務。有時回到學校也偶爾遇到回來學校探訪老師及姆姆的校友們。看著聖心人為教會及社會團體所做的奉獻,深深領會這是屬於聖心人的特質,這都是屬於聖心人的奇異恩典。


.以愛還愛... ...愛是永不止息

〝以愛還愛〞,來自索菲姆姆的索菲嘉言,也是第七屆學姊們幫譚靜遠學姊挑選,送給聖心學妹們的一段話。靜遠學姊及丈夫黃金生先生對學校的大愛,讓50年前紀念創校的康恩德修女所興建的恩德堂,有了全新的面貌。感謝黃先生以及施姍姍學姊的幫忙,才讓整個靜遠廳的捐款計畫的落實,除了禮堂的改造之外,整個計畫還包括了玫瑰靜園及校史室的整修。靜遠學姊是一位音樂家也是一名熱愛生命的抗癌鬥士,即使遠在地球的彼端,她的遺願是還愛給姆姆們,為了學妹們創造更好的學習環境。也因為如此,靜遠廳的規劃結合聲學設計,搭配吸音板及聲波反射材料的比例及位置,折板的角度,運用電腦運算出最佳效果;空間如同展開的紙百合,沉靜中卻帶有折角的堅毅。改善空間中的噪音,讓禮堂的音場不受干擾。還可依據學校的活動調整各種燈光的情境模組,呈現不同的聲光效果。在我們接受學姊奉獻的時刻,除了感謝學姊的大愛,也鼓勵自己將來能把愛如星星之火一樣的傳給需要的人,以愛還愛,讓愛永不止息,。

以百合花及自然流洩的音符為概念規劃的靜遠廳(恩德堂)

承載著聖心創校60年來的感謝 ~靜遠廳啟用

.凡事都有神的美意

2020年.感謝天主,因為校史室的規劃,我們有幸訪問了孫姆姆與張姆姆。過程中彷彿乘坐了時空機,隨姆姆們走過校區從一片荒煙蔓草中建立小白屋開始,到現在擁有環境優美校園。聖心所帶動的社區服務,更影響了整個龍形地區的繁榮發展。許多黑白老照片訴說當時建築校園的種種艱辛,康恩德修女、孫知微修女等創校的六位修女及第一位老師-張張曼琳修女的大愛。因著信仰與堅持,讓所有的不可能成為了可能。愈是困難的地方越出現奇蹟,相信凡事都有神的美意。在這建校的60年裏,聖心教育的精神與智慧深刻地影響了每一位聖心人;同時在各領域培養無數人才。聖心的教育理念,有如一條生命之河,承載著使命源遠流長。感謝雪玲校長、沛英學姊及金銀貞修女將校史室的繁多的文稿內容梳理,體現聖心教育在台灣的完整面貌。感謝支持靜遠廳計畫的每一個人,也感謝呂炳會長捐助聖母廳的校友交流室,讓整個恩德堂的規劃更加完整。因為有各方的努力及施工單位配合,讓整個計畫在新冠肺炎疫情最嚴峻的期間得以順利完成。

孫知微姆姆及張曼琳姆姆為校史室挑選老照片

記錄姆姆們的創校故事

.活出生命活出愛

感謝聖心給了我人生最美好的禮物。分別是「學習與感受」、「責任與同理」與「信仰與感謝」。在這個多元身分的時代裡,我們隨時調整自己的身分。對我而言,不變的身分就是做一個學習者、一個同理者與成為天主教徒。而這些禮物正是來自於聖心的教育,它們是伴隨著我的生命成長與歷練的基石。


第一件禮物:學習與感受。終身學習,不斷更新自己。除了各項專業的學習,各種興趣或技能的學習外。還要把握每次學習的機會。對我而言,能啟發進步的每個人、事、物,都是值得學習的對象。每次旅行也是充電的機會;許多的學習無法評分、沒有對錯,得要打開心門去感受。譬如:雖說美感是天性,但是需要透過培養才能運用在生活裡。感受力、觀察力與美感的養成息息相關。深入工作領域,會發現設計是人類營造生活環境,不斷的把自己完善的一種智慧。而這需要對生活對環境有足夠敏銳的感知力。


第二件禮物: 「責任感與同理心」。即使現在的思維逐漸隨著歷練與經驗豐富了起來,但責任相對沉重。積極主動的態度,並將目標謹慎計畫並執行。要有勇氣面臨挑戰與承受失敗,每一次經驗都是為下一次的機會做準備,反省檢討也是進步的動力。負責的態度與良好的溝通息息相關,不管身處何處,都需要同理心去做善意的溝通。在工作上能有效的帶動團隊執行的契合度,在生活上同理心隨著體諒與換位思考,能讓關係更加和諧。


第三件禮物: 「信仰與感謝」。天主是愛,在聖心的環境裡,我們已將信仰融入到生活裡。在聖心姆姆的身上看到了信德與愛德。受洗多年後,重新上起了慕道班,在蘇美紅老師與施姍姍學姊的帶領下,堅定與天主的關係 (堅振),並參與靈修及志工活動。信仰是引領我人生向前的養分,督促我不斷的學習與創作,是我人生最堅實溫暖的後盾。信仰讓我與母親無話不談,成為我與在天家的父親無形的連繫。未來的一切不可知,但我懷抱著這些珍貴的禮物與感恩迎向未來的每一天。我清楚地知道,這些禮物來自基督的愛、家人的愛,朋友的愛,師長的愛,有著愛的伴隨與歲月更迭,逐步雕塑天主所要形塑的我。未來的日子裡,依然有風有浪,唯有在風浪中找到天主的聖意,信靠將一切交託給主;學習姆姆們,懷抱生命的熱忱與不斷的奉獻,才是活出天主的愛與智慧。

早期規劃

近期規畫

初領聖體-

照片上的修女分別是為我講道理的李巧雲姆姆

及和藹的江澤裕姆姆

領堅振

陳家若與親愛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