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全國高中學校校園刊物編輯營心得


108年度全國高級中等學校「翦翦流風---學生校園刊物編輯研習

營隊時間:2019/07/15 ~ 2019/07/17

營隊地點:統一渡假村-鹿港文創會館


高二仁吳芷綸

在這次的校刊營中我學習很多,不論是從其他學校的同學還是在這兩天裡帶給我們精彩演講的老師。這次很開心能夠來這個營隊,它帶給我很多關於校刊上的想法和各方面的一些知識。老師精彩的上課內容,如小日子的劉社長,她告訴我們很多經營雜誌的知識及當意見不和時該如何解決的方法、要用什麼態度去面對;洛克老師帶我們從一小篇的文章中去判斷文章的對比和矛盾處,提高我們對於文字敏銳度。當然還有包括其它以影片的方式讓我們去思考它所要傳遞給讀者的想法和意思,在結局還沒有出現時能否以前面的片段去推論它的結局是什麼。另外也有介紹一些現在市面上的刊物會常用的字體,要如何去選擇套用在校刊上的字體才會看起來比較適當、舒適。我們也從刊物編輯印刷的介紹中,了解到很多關於印刷的知識,如何選擇版模、大小、顏色,最重要的是要如何跟廠商溝通。透過校刊營讓我從很多人身上發現他們對於校刊的努力,以及他們創造校刊的初衷,想要帶給讀者得是什麼樣的心境和想法。



高二孝張亦嫻

這次營隊,對於要接幹部的我,有很大的幫助,像是我們現在還不熟的印刷方式,還有對於美編相對較弱的部分,都在營隊中學到很多,也很開心我有這個榮幸,參與這次的研習營。

在第一天校刊觀摩會,看到了來自全國各校的校刊,發現自己做的東西還有很多進步的空間,我們的風格一直以來都沒什麼改變,都是圖片拉大,每一頁都非常色彩繽紛,而且內容也只局限在採訪,沒有一些深度一點的,但是現在很多學校都是走簡約風,很像雜誌的風格,內容也會有一些大家高度探討的議題,我們都很喜歡,也會想嘗試看看,所以在聖心60週年和第40期的這本神聖校刊中,我們會嘗試新風格,並且多一些社會議題和理科的知識,讓校刊不再只有文青的感覺,希望喜歡理科的同學也能參與,大家在拿到校刊時,不再只是丟掉或是墊便當!

在這麼多營隊的課程中,我印象最深的是社群經營文案書寫及爆紅網文寫作和字型設計與刊物編輯,前者講了非常多關於現在很紅的文章是怎麼寫的,還有學會如何看新聞,因為現在媒體都會為了吸引民眾目光,而下了很聳動的標題,也有很多內容會因為支持的政黨不同,導致看法不公正、不客觀,所以在這堂課學到了以後在看任何新聞時,一定要持疑,找出證據,不要新聞說什麼就信什麼,並且提醒我們在編輯校刊時,也要帶著公正客觀的角度寫每一篇文章。後者是我覺得很酷的一堂課,第一次有一堂課讓我認識那麼多字體,也發現在不同時候用了不同的字體,會有不同的感受,在課程中也喜歡上了一個東西,就是鉛字,現在鉛字在台灣已經僅存一家了,在我們這個年代也幾乎不知道這種東西,這個東西讓我覺得很新奇,也希望這種傳統的印刷方式能夠繼續留存。

很開心能有這個機會,上到這麼多老師的課,也學到了非常多編輯的知識,希望自己能珍惜最後製作校刊的機會,好好做一本讓自己滿意的校刊!也希望我們的作品能吸引大家的目光,並且能多多翻閱它,不再讓我們一年的努力,只是留在資源回收桶裡!



高二孝劉子嘉

其實最初並不知道有這個營隊,我是在學校老師和學姊的鼓勵下才鼓起勇氣報名的。或許不像其他營隊那麼動態,不過我覺得,如此也挺好,那些課程對於接下來將接任社長的我來說,真的有著極大的幫助,是趟滿載而歸的旅程。


兩天半的時間裡,上的諸多課程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李洛克老師的〈社群經營文案書寫及爆紅網文寫作〉。對於平常閱讀思考都習慣流於表面的我來說,課程內容就像是一個嶄新的世界,在我眼前緩緩展開。我從來不會習慣在看完文章後反覆咀嚼文中的用字遣詞和思想;而批判性思考要我們學會的,正是如何抽絲剝繭,在文章最赤裸的情況下細窺其核心主旨,評斷它,甚至指出錯誤並加以改正,這也是我覺得最困難的地方。不過若要成為一名媒體傳播人,我深深明白這項技能是我最缺乏,因此我聽得格外認真。

而我最喜歡的課則是朱宥勳老師的〈別說話,用演的〉。這堂課老師帶著我們練習,如何從文章遣詞用字中,去了解故事裡作者從來沒有說明白的事。那些小細節常常就隱藏在文章中的枝微末節裡,不仔細看是絕對看不出來的,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字,卻往往都是能夠繼續引領故事的至關重要的角色。啊!這正是文字的魅力啊。

另外還有許多許多一言難盡的收穫,要感謝太多太多的人:感謝老師們精彩的講課,讓我學到新知識;感謝主辦單位給了我們這個機會,讓我們能夠觀摩外校學生的校刊作品,和他們切磋切磋;感謝參與的同學們,讓我反省自己是不是該更加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是趟收穫滿滿的營隊,相信有了這個經驗,無論是對於接下來一年的社團,還是更長遠的未來,一定都會帶來莫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