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的玩笑不是玩笑,是傷害

作者:劉姮邑老師

前言

「小琪,妳長的胖胖的、很像迷你豬,好可愛哦!」

「小美,我覺得妳很像佛地魔,別人都拿妳沒輒,多厲害啊!」


以上兩句話,請問妳認為是「讚美」、「玩笑」、「反諷」還是「人身攻擊」呢?妳會如何判斷?如果妳是小琪或小美,當下的感受如何?如果當下聽了不舒服,妳會跟對方說嗎?為什麼?

有人曾經對妳說過類似的話嗎?或者妳有曾經對朋友說過類似的話?有曾經反思過這類的言語恰當嗎?或者曾經設身處地的想想對方的感受?

看到這裡,妳會不會想問:「有這麼複雜、需要小題大作嗎?這只不過是大家平常鬧鬧朋友、增進感情的普通對話啊,有需要思考這麼多問題嗎?」

當然需要!因為別人很可能因為妳的無心或無知而受傷!

玩笑,玩笑,到底是誰會笑?

為什麼開個玩笑會讓人不舒服呢?我們先從字面上來思考好了,「玩笑」=「玩」+「笑」,那麼究竟是開別人玩笑的人「笑」還是被別人開玩笑的人「笑」呢?如果雙方都笑了,那不會有問題,說不定還是個營造愉悅氣氛的催化劑;如果前者不笑也不是本文要討論的議題(為什麼要說連自己都笑不出來的話?),玩笑之所以會傷人,都是因為只有前者笑、而後者笑不出來的狀況。所以,回到前言的例子,要如何判斷說出來的玩笑話其實一點都不好笑、甚至是會傷害人的呢?我們可用下面的脈絡思考:

妳注意到關鍵了嗎?重點不在於說的人是否存心、惡意,而是聽的人的感受才是關鍵!這是很多人會犯的錯,總是以為只要自己不是故意傷害對方,不管對方的感受如何,自己都沒有錯,甚至還會說「我就只是開開玩笑而已啊,何必這麼在意?」


無心的玩笑可能成為傷人的利器

只要說出來的玩笑話讓對方不舒服,那麼都應該立刻適可而止、甚至表達歉意,這是很簡單的道理;只要對方真心誠意的道歉,相信也會原諒對方的無心之過。只可惜有太多人習慣用「我就只是開開玩笑而已啊,何必這麼在意?」來合理化自己的行為,造成聽者的二度傷害、甚至是長期心理的陰影,而有自卑、低自尊、憂鬱的傾向。

乍聽之下合理,但事實上卻像個暗器在暗中傷人的話還有:「我只是跟妳開玩笑嘛!不要在意啊!」、「怎麼這麼沒有幽默感呢?放輕鬆啊!」、「脾氣不要這麼差啊,怎麼這麼容易生氣!」、「不要這麼玻璃心嘛,有這麼嚴重嗎?」如果環境的氛圍是如此,那麼聽者聽久了也會把這些話內化為自己的一部分:原來這都是我的問題!我不應該這麼玻璃心/沒幽默感/脾氣差、我不應該有不好的感受、我應該要展現自己的大器/不在意、我應該要維持彼此的和諧/不要破壞氣氛,而就是這些受到周遭環境影響而根深蒂固的「應該」(用CBT的理論詮釋是指「非理性信念」),造成聽者無法接納自己的負向感受、甚至只能壓抑負面情緒而不自知,這就是所謂的二度/長久的傷害。


同理心的練習很重要

既然玩笑話是否傷人的關鍵是聽者的感受,那麼說者是否具有同理心的能力就顯得格外重要,同理心=「認知上理解對方的想法」+「感受對方的感受」,也就是要能設身處地的了解對方的想法與感覺。在認知方面,要先辦別什麼樣的場合適合說甚麼樣的話,以及有哪些話題不論是甚麼場合都不適合拿來開玩笑,例如:身材、外表、膚色、口音等等,因為這些部分很容易是偏見或歧視。此外,了解對方的個性以及正確認知彼此的關係也很重要,每個人接受的尺度不同,重點不是說者的尺度為何,而是聽者是否接受才是需要好好考慮的,而彼此關係的親疏遠近也會影響是否要開玩笑,就好像妳不會隨便對陌生人開玩笑吧,一般人比較會對自己的好朋友或熟悉的家人開玩笑(話說回來,其實有時候更容易被自己親近的朋友所傷害)。

在感受方面,是否能將他人的感受擺在第一個位置很重要,所謂的同理就是他人的感受優先於自己的,如果可以在開玩笑之前,先感受一下別人聽到時的感覺,就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傷害,也才會真正做到所謂的尊重。當然,有時候是話說出口了才發現對方不高興,此時也可以發揮同理心,立即站在對方的立場好好感受對方的不舒服,真心的表達歉意,而不是拼命向對方解釋自己的理由。


老師以身做則很重要

曾經遇過學生哭的很傷心,原因是老師在全班面前拿她的身材開玩笑,學生當下其實很不舒服,但礙於對方是老師所以不敢表達自己的負向感覺,但不敢反應後的下場更慘,因為同學就會模仿老師的言語繼續傷害該生。另外,也曾遇過在學校公開的大型活動中,上演學生拿老師的外表與身材開玩笑的例子,當下主辦單位的老師並沒有表達任何的不適切,結果導致其他的學生依樣畫葫蘆、甚至變本加厲的拿同樣的橋段諷刺被開玩笑的老師,造成無可回復的傷害。學生無知,老師有責任要教導學生,但如果連老師都沒有基本的常識與同理心,就會讓學生學到:原來用「開玩笑」可以當作攻擊別人的合理化理由啊,而可能造成當事人永久的自卑心理、甚至是憂鬱的情緒。身為教育工作者,如果不能給予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反而成為傷害他人的幫兇,這不是很諷刺嗎?

最後,想要對曾經因被開玩笑而受傷的人說:「妳們的負面感受是對的,錯不在妳們,妳們可以表達自己的不舒服、也有權利拒絕他人不當的對待!」期盼師生可以一起營造更友善的校園,不要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不要隨便拿玩笑當作合理化傷害別人的藉口、更不要成為造成他人一輩子傷痛的兇手,讓我們一起學習做個能尊重他人、有同理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