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山腰上的家:一植愛著

文/第25屆蔡青容

蔡青容

*聖心女中國中部、高中部第25屆、實踐設計管理學院應用美術系畢。

*現職:匠心文創 出版編輯/執行企劃

*透過文字、圖像、手作,分享人生溫暖的簡單幸福。

*分享綠生活記趣:一植愛著

https://www.facebook.com/irisloveplants

山腰上的家

沒有想到,向來課業表現並不出色,一直只是個中等生的我,竟收到了聖心報的邀請,為文訴說自己身為聖心人的點滴與大家分享,真是十分榮幸。

先說說我的英文名字Iris吧!這個英國朋友描述像是他老奶奶那一輩流行的名字,也是鳶尾花的花名,就是源自於國中時的我在小白屋旁,被整片如綠瀑般傾瀉而下,葉尖綻開有如舞蝶,一日燦爛的巴西鳶尾驚豔而來。平易近人的白紫色花,像是約好了一樣,在那個午後,一口氣全數綻放,那無聲又喧囂的感動,重重的撞擊了我的心,讓我決定以此為名,誌上我的愛戀。

巴西鳶尾

沒有豐功偉業,也沒有顯赫經歷的我,在大公司當了十多年平凡的上班族,面對生活中的許多難,也常感到惶惶不安,對這個世界感到無力……我知道,自己已經夠幸福了!半百的人生,一路平平順順,沒什麼大顛簸,應該感恩,更要珍惜!但仍不免懷疑自己,是不是不夠○○、不夠╳╳?在心情低落的時候,我會想起聖心全人教育這樣的包容:德智體群美,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唯一,只有相信自己,發揮自己的長處,一定能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想當年的小初一,傻不隆咚的乖乖住校,快樂的跟同學們嘻嘻哈哈,自然而然地適應了山腰上的團體生活;從138公分30公斤的瘦皮猴,吃著廚師伯伯自製的小饅頭,很快就長成燕子老師口中從趙飛燕變唐朝仕女的我,長大聽媽媽說才知道,當初會送我去住校,一方面是逃避重男輕女的爺爺,也是希望教會女校能教我長氣質。是不是因此有了氣質我不曉得,但我知道在家境並不富裕的小康之家,私校的學雜費也是筆不小的負擔,每個週末住校返家,獲得英雄式熱烈歡迎的我,充分明白自己是多麼深深地被愛,感謝爸媽讓我來到聖心,讓我衷心愛上了這個山腰上的家。

在那體罰稀鬆平常的舊時代,聖心會修女及老師秉持著愛的教育,讓我從一進入聖心後,就與藤條說再見。儘管自己從不是成績好、會讀書的那個,但任何社團活動、音樂、美術、話劇、合唱比賽都沒有錯過;跟著青年會聽道理、上愛心教養院,更遑論一年一度校園對外開放的聖心園遊會!每個班級絞盡腦汁,都希望創造最好的收益為社福單位帶來聖誕禮物,在潛移默化中學習施比受更有福。

然而儘管成績有一科紅字,搆不上直升高中部,我還是在天主教四校聯招中考回了聖心,真真切切地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表達出對聖心教育的認同與喜愛。幸而在那段青澀無懼的青春歲月中,有孫姆姆的帶領,每個孩子都能盡情的發揮自我本色,從不曾因為成績好壞,被貶抑看輕。每天在山上餐廳唱的謝飯歌,讓我們學習時時感恩,也能與同桌吃飯不同年級的學姐學妹建立深刻的友誼;在百合花遊行默禱學習靜心反省;是英語話劇比賽的磨練讓自己勇敢開口與外國人溝通;甚至從傳唱的聖歌中學到「傳給人」,到有天自己擔任了小初一及高一聖心營的學姊隊輔。

越來越領悟到,人生其實就是一場不停的選擇。在聖心教育的保護下,我們得以放心的嘗試、實現自我,充分被接受、包容,真切的感受到上主的愛,深知自己從小到大總遇見溫暖的關懷,被天主的愛所眷顧,是聖心的全人教育給了我充分的安全感,讓我能恣意伸展,生長茁壯。

很慶幸能有這段沉浸在淡水河畔的自然時光,從初一教國文的陳文慧導師在講台上分享那一枝斜插而逐漸盛開的白茶花開始,我的五感美學教育深受啟蒙。哪個住校生沒見過大蝸牛、撿過蟬殼、打過喇牙?就算是手指粗的鮮豔蜈蚣,也為山腰上的生活增添了幾分色彩。不論是小白屋旁那棵凜冽的白梅,還是桂花坡一路蜿蜒的浮動暗香,還有大學之道、相思林掃不完飄落的樹葉,甚或是山上甲板旁成排高舉雙手祈禱的雞蛋花……每個畫面都深深地印在我腦海中;加上爸媽「搬家連植物一起搬」的家教渲染,養成了我對自然的觀察與濃厚的興趣。

祈禱樹

(高舉雙手的雞蛋花)

有人說,三十歲以前的容貌,是父母賜予,五十歲以後的容顏,是自己負責。感謝四十幾歲的自己,鼓起勇氣轉職,在迅速變遷的年代,選擇向自己的興趣靠攏,尋找自己的天職。近年因工作之便,有幸編撰出版了《自種香草應用超入門:平易近人的香草植物20選》一書,這也是興趣延伸始料未及的發展。或許,對植物無盡的愛戀,就是這六年在山腰上的家種下的種子吧!

深深以自己身為聖心人為榮!所有的過往,都是培養我之所以成為現在的我之養分,感謝姆姆聖瑪德蘭索菲「即使只為了一個孩子的幸福,也要創辦聖心會。」感謝每一位老師姆姆的關懷與指導,讓我即使面對生命中的難題,仍能找到常在的喜悅,長成一個溫暖的人,默默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持續綻放光和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