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理及資訊學科能力競賽

新北區複賽

謝易儒老師指導高三忠洪君蕎參加「109學年度數理及資訊學科能力競賽新北區複賽」

榮獲地球科學科佳作。

 一開始老師說到比賽的時候,我本來認為是自己毫不相關的事情,因為我並沒有在任何方面特別優秀;但是後來老師說只要報名的話就會有參賽證明,想到我那空蕩蕩連營隊活動都沒參加備審,就決定以拿參賽證明為目標去跟老師報名了。一開始我想報名的是物理,因為我是物理小老師,但是因為我的物理實在沒有很好,所以非常猶豫。後來和同學討論之後,決定跟另外一個同學交換,我報地科、他報物理,就這樣我們分別向老師報名。


 在進行比賽之前,我們沒有做特別的訓練,但是有給我們過去學姐記下來的考試題目讓我們參考。在報名之後沒多久,我們就到了中和高中比賽。我們一共考了五份考卷,題目不像一般的考試題,有手寫題、有作圖題,因為不是熟悉的考試方式,又是第一次出門比賽,我非常緊張。上午考完之後,中午午餐時宣布了名單,被點名的同學要參加口試,雖然意料之內的沒有被點名,但還是有點小小失望。

 下午時間,沒有口試的同學會留在會場看一部名為「銀之匙」的動漫。在最後頒獎時刻,非常意外地被點到名,幸福來得太突然,我跑到講台的路上還差點跌倒,我甚至還記得我是第15個被點到名的。這次的比賽深刻地烙印在我心中,一想到本來只是為了拿參賽證明和鼓起勇氣報名競賽,最後卻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穫,雖然只是佳作,但對我來說已經非常足夠了。一出會場我興奮地打電話給爸爸,告訴他這個好消息。雖然有點遺憾有些題目有印象卻答不太出來,但那也是因為我的準備不夠充足。謝謝老師能給我這個代表學校出去比賽的機會,也謝謝支持相信我的家人和朋友們。

劉錫軒老師指導高三忠李晨筠參加「109學年度數理及資訊學科能力競賽新北區複賽」

榮獲生物科佳作

 剛開始決定參加生物科能力競賽時,一方面對可以學到實驗技巧感到期待,另一方面卻也擔心自己不像其他參賽者有豐富的實作經驗,會有懸殊的實力差距。


 利用每天午休的培訓,我一步步熟悉器材操作和實驗。其中最特別的莫過於昆蟲及動物解剖。我解剖了近十種昆蟲,但很多都因為死亡時間過長,沒辦法看到完整內臟。最成功的一次是解剖蟑螂,因為不像蜜蜂會滾來滾去,也不像蛾有很多毛。動物解剖包括蝸牛和文蛤,為了解剖蝸牛,我照顧了他們一天,餵他們吃胡蘿蔔,還幫他們取了名字,因此要親手結束他們的生命那刻真的很煎熬。


 參賽當天一共有四場實驗,第一場是關於植物的觀察。要把十個植物樣本做成水埋玻片,觀察並辨認是單子葉或雙子葉植物的哪個部位。第二場實驗時,還沒走進實驗室就被發了手套,第六感告訴我大事不妙了。果不其然,這場的主題是腎,一走進去就看到每個人桌上放了一塊塊豬腎,尿騷味也隨即直衝而來。解剖完後因為沒辦法洗手,豬腎味就這麼伴隨我進行接下來兩場實驗直到比賽結束。第三場和第四場實驗分別是酵母菌發酵及突變果蠅觀察,發酵實驗由於是第一次做而有些手忙腳亂,導致時間來不及跑完成果,只好靠推測結果和筆試來拿分。

 雖然自認實驗做得一塌糊塗,還是很榮幸能得到評審們的肯定。這次的參賽,無論是培訓的過程還是參賽當天,我都非常享受每次做實驗的機會,感謝老師的認可和支持讓我能得到這麼難忘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