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的思念-1860的聖心人

作者: 第十四屆校友 王是琦

王是琦

聖心女中第14屆校友

交大電子工程系畢業

University of Maryland博士

經歷:

Analog Devices Inc.,

台積電(tsmc)、 華邦電子(Winbond)、 揚智科技(ALi)

現職:

創辦立積電子(Richwave Technology Corp.)

立積電子總經理

王是琦學姊近照

四十多年前一個夏天,我六年級,母親說要考中學,帶著我到台北再上三重客運,經過幾個小鎮,搖到了個河邊地方,下車迎面來是個有上坡的大公園,走上去是震耳蟬鳴和夾道樹上閃閃小黃花,比陽明山花鐘公園還大,這是個公園吧? 三個多月後我住了進來,開始了六年從兒童到teenager的珍貴時光。其中住校五年半,晚上在白船看淡水小火車道晚安,早上等升旗看著觀音山和雲,相思林和大學之道隨處可坐著發呆,除了上課外,還有辦活動。這兒有一個開放的環境,年輕的心靈有空間得以感受、自發、思考、學會Listen to our heart,回顧無比珍貴。我們這屆的同學,在去年前後邁入六十歲,一甲子的時光中的聖心的六年,在人生中一直是鮮明的感動。


我在聖心畢業後,進了交大電子工程,畢業後到美國University of Maryland讀電機博士,再到Massachuttes Boston Analog Devices Inc.工作,中間成為妻子和一兒一女的母親。1993年底全家搬回台灣,在台積電(tsmc) 華邦(Winbond) 揚智任職,2004年選擇離開優渥的舒適圈和已建立的半導體界地位,與老伙伴們創辦立積電子(Richwave Technology Corp.) ,是專攻射頻 (RFIC)IC設計公司。2015年底在台灣IPO上市,目前在WiFi射頻前端市佔率前幾名,公司300多人,在韓日歐美陸台都有銷售,持續衝刺worldwide市占率與技術領先。事業上我一直在半導體高科技挑戰最前端的技術,有許多的挑戰,沿路過關斬將。我常被問為何自創公司? 因為台灣可以靠自己做出世界最好的RFIC產品,而立積會達成這個使命。聖心教育給孩子的,是獨立思考的心靈,做對人、對社會有用的事,而不是僅有成績單上的分數! 在科技產業,我的職涯也就是篤定的如此選擇自己的路;在科技研究上多年來我的想法一直可以清明的心去創新突破,聖心六年的影響甚多,我清楚不要一味地跟市場趨勢,而是要靜心看清楚,再決定自己要做的,做對的事,無論是技術或商務都是如此。

高三哈利路亞大合唱~

作者王是琦學姊前排右一

順道一提,高三時分組,忠班是理組班有20幾人, 但其中甲組(物理課)只有4人,和物理老師崔主任幾乎是一對一互動上課,這在當年有夠新潮吧!


在那個年代 (14屆是1973-1979),經濟未起飛,社會大眾多以升學至上論教育;我們卻有幸接受多元的教育,以及培養開放思考能力。最珍貴的養分就是,我們的時間與心境是有充足空間,每天4點放學了,自己可以決定去幹啥,樹林或校園任何一角散步坐坐,讀書,籃球場買個麵包看打球,或是宿舍聊天,教室寫功課,自己選擇自己負責。除了7點到9點晚自習外,其他時間我們的心與思考都是自由的,這給了我往後人生中很大的思考性與自立度。在一個聯考是唯一價值的社會年代,我們有幸學著自己選擇,受多元教育,把生活過好,關心他人,找出自己的價值。我們英文課許多唱歌,道理課講世界的時事與做人的基本,有時在小聖堂或戶外上課就一節唱掉半節的歌,十幾歲的心啊不知不覺體會到人與人之間的美感。飯前或睡前有人抱著吉他在餐廳前台階上就唱起來,我們常湊過去唱著唱著就成了一群人一起唱。伴著星星與晚風。多元教育下,我們辦園遊會、聖誕晚會辦話劇,要規劃找資源(抽獎啊)拉人脈做海報,想辦法多賺點錢(哈哈!單日營業額)好去捐養老院孤兒院;其實今天看就是在教孩子做Team BuildingPlanning, promotion與執行力(realization)。話劇要劇本總有同學volunteer寫好,還有人volunteer去演。初二那年演Cinderella,有人帶著媽媽的衣服自願演壞大姊二姊,充滿了創意的美。許多同學天份不同,卻都能發揮。這一切與制式的考試分數無關,我們受的就是創意的教育。高中時我直升了,高一二時接聖心報,每個月要審稿邀稿外部採訪,那時編輯團隊膽大包天以高中生身份四處邀約,還採訪到了一些當時社會名人,當時台視記者廖蒼松,中廣廣播凌晨,高二生居然直接和他們聊對節目素質編排和社會等看法;寫完登上聖心報。這些受訪者對我們充滿了好奇地問: 你們是那裡的高中生搞採訪!? 想起此事是當年好大的探索,讓我此後人生也放開去探索。人都有潛力,不要設限,人生一次要去追求嘗試你想做的事。


那幾年開放教育我有犯錯嗎? 當然有! 高二時為了在穿廊練合唱,打鈴了全班再多練幾遍,上樓上課全班晚了10分鐘,教室空空那位建中請來的老師已經氣得回台北了。 天真的我被周校長找去,讓我們知道自己不尊重他人,老師花了許多額外時間由台北來八里上課!之後我找老師道歉加上全班道歉,就這樣被原諒了,但我終生記得,犯錯是過程,也是學習。

14屆2007同學會

14屆2010返校避靜

因思念聖心時光,2010年我們這屆辦了小避靜,幾個人回學校在高三時白船宿舍住了一晚。一早起來,去看記憶中的雞蛋花時,在音樂教室前面舺板上碰到孫姆姆,聊起小時後淘氣的事和我們看現在的教育,孫姆姆說,教育的精神原則多年堅持,不論社會如何我們都一樣,老師們也都有體會認同。那時的我已在業界打滾近20年,看到聖心教育震撼的格局與理想,我們很幸運!


這些年工作忙,每年園遊會和校友會總回學校看看,也靜下心沉澱。Sacred Heart時光,珍貴的一段歲月,給了我人生的心靈力量, 感激姆姆們的寬宏心靈,讓我們在當年能受到開放多元與生活的教育。今天2020時代,許多教育專家們提倡獨立思考培養觀察等,其實聖心40 多年前就做到了!

每當有挑戰需做決定時,我靜下心,閉上眼,腦海裡浮現還是滿山的相思樹,蟬鳴和白船上看的觀音山。人生都有挑戰與起落,聖心教我們用心去生活,用愛去面對,用自己的眼睛去清明的看世界。感謝,也希望學妹們體會珍惜~聖心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