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理科能力競賽

選手心得

S3A 15 張瑜庭

次參加數理及資訊學科能力競賽讓我多了一個學習的機會,也令我收獲良多。一開始進行的校內初賽便感受到題目與平時常寫的類型不同,獲得能代表學校參賽的名額之後指導老師開始會在緊湊的課程中抽出時間另外幫我們培訓,而培訓中大多數都是實驗題目,並且都是之前沒有做過的,因此十分的有趣、新鮮。競賽當天,生物組的考試一共分成四個部分,除了一個純筆試之外,其餘三個加起來一共有五個實驗,每個實驗的很新奇,都是在校內無法嘗試到的,有觀察少見的標本,也有使用沒有碰過的實驗器材。雖然這次出去比賽沒有獲得亮眼的成績,但依然很開心獲得了這個難能可貴的經驗。


S3A 40 黃旭晨


次的比賽令我受益良多。在準備的期間,我也花費了些許時間和精力進行練習,在去比賽之前我們有先進行初選,我們透過考試的方式藉此選出合適的人選,我們花費了一節課進行考試,其中也包含做實驗,我因此幸運地被選上了,在那之後我也持續不斷地練習,希望競賽能有好成績。

到比賽當天,我早早起來,接著爸爸和我就一起出發了,我們一邊前進一邊找路,過了良久,終於到了會場,進場後,我們舉行了開幕儀式,接下來我們物理科便進行為期三小時的實驗,那是個雷射光干狹縫繞射的實驗,再來則是筆試,迎來比賽的尾聲,讓我終於鬆了一口氣,雖然最後沒能參加獎典禮,但還是十分感謝學校給我這次參賽的機會。

S3A 22 吳羽涵

為對於化學很有興趣,於是我鼓起勇氣報名了數理競賽。從暑輔開始老師就帶著我們練習,放學後留下來教我們題目及實驗,準備中也遇到許多困難的知識、題目等。

在比賽當天,上午做了沉澱、酸鹼滴定兩種實驗,下午考了非選和選擇題筆試,過程中很緊張,時間也很緊湊,要分配好時間完成實驗,以及獨立思考如何完成實驗、計算結果,並記錄變化和回答相關問題,實驗操作和題目都非常有挑戰性。


雖然最後沒有得獎,也有因為操作和計算不出來遺憾的地方,但體驗到了一次難忘的競賽經驗,發現自己準備的不夠充足,有很多空間可以進步,也謝謝老師辛苦的帶領,並讓我有機會能參加這次的比賽。

S3A 17 曾敬婷

覺得這次比賽對我來說是個很好的經驗。在比賽實作的部分,親手操作了一些在課本、講義稍微帶過,老師也曾提過的實驗,筆試的部分則有很多比平常看到的試題還要更深入的題目要讓我們作答。整個比賽的過程也可以看到其他學校的選手出色的表現。最後教授對各位選手的講評也讓我知道一些專業領域對這個比賽的看法以及些許的化學相關產業的未來展望。整場比賽非常考驗學生的應變能力、計算能力及觀念的熟悉程度。就算最後並沒有得獎,對我來說這也是一個寶貴的經驗。

S3A 27 李紫妮

考試過程中,我覺得最困難的是維持專注度及心理素質,考試分成地震、地質、海洋、天文、大氣單元,每次半小時,大約三小時的考試中間僅有五分鐘的休息時間,考到大氣時會發現自己的專注度和一開始相差甚遠。此外,因為到陌生的學校及不熟悉的考試模式,心裡難免會有些許不安及緊張,如何保持冷靜也成為當下的難題。但藉由這次的經驗,無論是專注時間或題目內容,都意識到自己還有很多不足需要加強,謝謝易儒老師願意給我這次學習的機會,大家也一起在學測時加油吧!

S3A 31 林樂耘

初是受到老師鼓勵去參加看看,同時考慮到競賽之前還有APCS檢定,因此決定兩者一起準備。從9月到11月的參與了約8次培訓,流程為學生輪流準備1~2題歷屆試題並詳細講解,講解形式不限。我藉此機會嘗試了錄製影片的模式,因為一直以來都很崇拜在網路上錄製影音教學資源的人,因此能藉培訓機會實際嘗試講解影片的製作,讓我感到很有成就感,也從一起參與培訓的師生獲得了肯定。


比賽當不論是題目的困難度、或是考場的氛圍天都十分令我大開眼界,這次參加了資訊的能力競賽讓我更加感受到自己的不足,不過能體驗、觀摩到了資訊競賽的氛圍,也挑戰了自己的極限,這份經驗還是很值得珍惜。


藉由這次經驗我接觸到許多特別的實作題和觀念,我發現自己對於各資料結構的不夠熟悉,未來我會繼續加強自己對於資料結構的掌握。

S3A 42 廖允祈


國中開始地科就一直是我很喜歡的科目,很高興高三時有機會參加地科的學科能力競賽。去比賽時我其實不太有自信,老師給的練習題有許多我答不上來的題目,而競賽題只會更難,並且大部分都是手寫論述題。真正進了考場,聽見同考場的考生們非常快速的答題聲,真的很有壓力。競賽題目不出所料的很難也很刁鑽。選擇題中有兩題,題目是「何者為非」,答案裡卻有「以上皆非」,讓我十分糾結選了這個選項是以上都錯的意思還是「以上皆非」這件事錯了的意思。手寫題也有考不記得的知識範圍的題目,只能以題目論述來推論寫題。最後考完試,大家都覺得不會得獎,於是早早離開,沒想到我獲得了佳作,也算是意外之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