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英語班海外學習心得分享

韓國文化交流活動

國二和班 吳品萱、曾悅

七月流火,日頭高懸。今年,在這個草木蔥蘢的時節,我們回訪了首爾聖心,也再次見到學伴。六個月前,他們乘著東北季風來到臺灣,帶給我們「有朋自遠方來」的喜悅,而這次的交流,也帶給我們美好的回憶。以下是我們的行程介紹與心得分享。

七月十一日,二十五位興高采烈的聖心女中國二學生,即將展開一場未知的赴韓饗宴,一股莫名的興奮湧上心頭。傍晚我們抵達了韓國首都首爾,一下飛機,可以強烈感受到韓國的步調比起臺灣真的快很多,一開始真的有點不習慣。但隨後幾天下來,我們融入韓國當地生活,也漸漸習慣了他們的方式,對我而言,這也算是一大收穫。第一頓韓式晚餐我們享用了傳統的人蔘雞粥,用整隻雞下去熬煮,清淡可口,讓人吮指回味,也揭開了這趟韓國之旅的序幕。

第二天是這趟旅程的重頭戲,與韓國首爾聖心交流,互相介紹兩國兩校的文化與特色,並且與學伴一同上課,體驗韓國與臺灣不同的教育方式。放學時我們各自和學伴一同回家,學伴的家人十分親切和善,互相介紹兩國的特色,也分享了自己的生活趣事,雖然溝通上有點小障礙,但我仍然找尋方法解決,即使比手劃腳,對我而言,這真的是很大的突破。

第三天一大早,學伴的媽媽為了讓我體驗韓國傳統料理,親自下廚準備早餐,讓我感動不已。白飯和湯以及六道小菜,組成了豐富的早餐餐桌,我們盤腿坐在地上享用,就像在韓劇中常常看到一家人一起在小桌上用早餐。韓國的食物真的偏辣,不禁令人多扒好幾口飯,直到現在回想起那滋味,還是令人十分懷念。接下來由學伴為我安排一連串的行程,由於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活動,所以我稱它為「驚喜之日」。我們去了南山首爾塔、明洞、梨花女子大學,也去了當地的書店和大賣場。我的學伴大我一歲,行為舉止都有大姐姐的風範,讓我打從心底對她肅然起敬,反而是學伴的妹妹和我很聊得來,我們聊起喜歡的電影、音樂和手機遊戲等,還一同玩桌遊,二天的時間相處下來,頗有一見如故之感,我想是這趟旅行的意外收穫吧!


第四天我們和學伴道別,依依不捨,感謝學伴一家人熱情的招待,對我照顧的無微不至,更謝謝他們給我許多美好的回憶。接著前往充滿清新風格的普羅旺斯香草村,那裡很適合拍照,按下快門,為我們記錄熱血青春的回憶。接下來特別安排欣賞韓國傳統節目「亂打秀」,舞台上拋棄了傳統樂器、表演情節、甚至語言,而是以廚具作為表演的主角,主廚們剁著刀,傳來陣陣節奏,震撼了我的心,也成功打破了語言的障礙與隔閡,精彩的表演,讓台下世界各地的觀眾無不叫好。

第五天參訪了韓國民俗村,懷舊的風格顯現出古代人的生活方式,讓我們體驗朝鮮時代的人民生活。接著就是前往大家期待已久的「愛寶樂園」:瘋狂刺激的遊樂設施、童話般的主題餐廳、和令人忍不住地掏出錢包的紀念品區,都讓我對愛寶樂園念念不忘。

第六天我們的旅程進入了尾聲,所謂天下無不散的宴席,大家難免有了不捨的情緒,也決定痛快的好好享受這城市,韓國交流之旅,就在坡州名牌outlet中心下落幕,滿載豐碩的回憶。

這趟的韓國之旅,就這樣伴隨著我們的歡笑落幕了,在這六天裡,讓我收穫最多的除了親身走訪各地景點並實際體驗外,更重要的是能認識不同背景的朋友,我們將臺灣的傳統文化分享給韓國的朋友,也學習到韓國的特色風俗。一路上我們參訪名勝景點,一面認真聆聽解說,一面用心感受文化薰陶。更棒的是,我們還能實際體驗韓國的傳統文化,享受韓國當地的美食佳餚,並共同學習韓國文化中蘊含的智慧。

我覺得參加文化交流,重要的便是「交流」。在交流溝通時要勇於嘗試,突破自我。不要害怕自己犯錯,因為錯了才會有學習,而交流的態度也十分重要,要全神灌注的聆聽他人所表達的想法,也必須尊重不同的意見,時時保持笑容,便可以使交流順利愉快。除了交流以外,到他國參訪還要注意的便是禮儀,盡量入境隨俗,欣賞並尊重當地文化。不論如何,只要隨時保持一顆樂於學習的心,就會收穫滿滿。另外從這趟文化交流中,也讓我成長了許多;我突破了自己語文的極限,也增加了與他人交流的信心,在參加文化交流之前,我無法想像自己能以稍嫌貧乏的英文詞彙向學伴和他的爸爸解釋中文的造字法則。與同學和學伴創造的甜美記憶,也讓這趟旅程更加令人難忘。


最後,感謝心彤老師和導遊段阿姨一路上的照顧與陪伴,更感謝學校給我們這個機會,可以拓寬自己的眼界,見證更多美好的事物。如果下次還有這個機會,我希望還能再體驗一次韓國的特色與文化。多利用親身探訪的經驗,我相信自己能學習到更多課本上沒有的知識,也能讓自己增加眼界,擁抱世界,體驗更多的世界之美,如此特別的經驗,何不親自走一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