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阿瑟頓聖心

高二孝班 葉依樵

三個星期,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三個星期,可以養成一種習慣;可以和一個原本陌生的人建立起難以割捨的友情;可以愛上一個地方。

這個寒假我做了一件我從未想過的決定,對我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參與了文化交流的活動,和同學飛過太平洋到美國加州舊金山的聖心學校,住在接待家庭家裡,和接待學生一同上課。

在出發以前,我以為這趟旅程只是一趟普普通通的旅行;我以為我不會有太多的捨不得;我以為不會交到什麼知心的朋友。而三個星期之後我原先的預想全被我自己推翻,這趟旅程並不是單純的旅行,而是一種生活體驗,體驗美國家庭的相處模式、體驗學校的教育方式、體驗美國學生的課後生活。

在最初到達的一個星期裡,我花了很多的時間適應、了解他們的生活方式,一切都看起來非常的新鮮、不可思議。第二個星期則適應了美式生活的步調。第三個星期彷彿我已經在那裏生活了很久很久,熟悉了校園、每天都不一樣的課表、乾燥舒適的氣候、美國的飲食……

在美國的三個星期,我遇見了許多對我很好的人,把我當妹妹寵的學伴;把我當作自己女兒的Home爸Home媽;很照顧我感受的Day Host妹妹;很紳士、中文很好、很像哥哥般照顧我的學生會長;很護著我、像姊姊們、我學伴的朋友們;幫助我融入生活、古靈精怪的朋友們;以及一直關心著我的中文老師們。從我到那裏的第一天起,我就覺得我特別的幸運,或許是因為我學伴的人緣非常好,所以當我的學伴在各種課堂介紹我後,走在校園裡都會有很多人和我打招呼或關心我。在參與多堂中文課後,也會有中文課的同學們特意用中文和我聊天。

在美國,我體驗了許多我在臺灣從來沒有、未來應該也不會體驗到的生活。像學校舉辦的Winter Prom、籃球賽;與朋友們的深夜聚會;由大我一歲的學伴開車一個小時去到舊金山。都是在臺灣不可能,也不會去體驗的事物。雖然在課堂或朋友聚會聊天時並不能完全聽得懂,每一節課堂、每一次和他們的對話都是對英文更深的精進,對美國的文化及生活習慣也有了更多的認識。

在剛要去到Home家之前,其實我心裡十分擔心我的Home爸跟Home媽跟我沒辦法用英文良好溝通,或無法相處得好,擔心自己過不習慣美國的生活。但當我一進到家門,我的擔心直接被Home媽Home爸熱情的招呼及關心的話語化為安心。我的Home爸Home媽不停地強調待在美國期間把他們家當自己家,想吃什麼自己拿,想做什麼都可以。他們把我當家人的態度使我十分訝異,他們十分放心讓我獨自在家,讓我使用家裡的用品,讓我真正的融入他們的生活,他們不會因為我而改動他們任何原有的安排,而是讓我參與他們原有的生活。

在我回到臺灣後,媽媽曾問我,如果我早知道文化交流這麼好玩,我會不會去年就申請。在當下我沒有回答,但之後我認真的思考了這個問題,我覺得去年的我還不足以完成獨自的旅程,而且對我而言,這一次加州之旅成為了我唯一的一次經驗,所有的體驗都是獨 一無二的,唯一的一次,所有的記憶不論好壞都將成為美好,成為我生命中的助力,讓我成為一個更獨立自主、成熟、擁用有國際視野的人。

在這次的旅程裡我學到了許多,包括自己英語能力的進步、認識許多外國朋友、獨立生活等都有非常大的進步。我很感謝在旅程中遇見並幫助過我的所有人,我會很懷念在美國度過每一分每一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