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心教育教導我領略了「愛的真諦」...

文/26林川琇

林川琇 Flora Lin

  • 聖心幼稚園第13屆、聖心小學第15屆、聖心女中初、高中部第26屆校友

  • 私立淡江大學 產業經濟學系

  • 曾任 美商惠普科技人事部專員、醫療儀器服務部秘書、荷商飛利浦醫療事業群總經理秘書

  • 「陳保仁醫師與芙蘿拉」臉書粉絲團版主

  • 禾馨民權婦幼診所院長夫人

  • 二位青少年的媽媽






林川琇全家福

  成為一位思想獨立的女性,必需學習做決定、執行決定與承擔決定,而這些都是聖心教育教會我的事。女性的成長之路,會經歷幾次身份的轉變,但無論是什麼稱謂,我期許是由我自己來決定它是什麼模樣;而這些在我生命中的角色,其實也是我自己。

打從五歲起,我便在聖心這個大家庭,接受基礎教育到18歲高中畢業。沒錯,我就是大家口中的「聖心寶寶」。與聖心結下深深的緣份,是要謝謝我父母親對教育的堅持,那是個大學升學率只有40%的年代,父親曾告訴我:「受教育不是只有死讀書,當然你們的年代,大學文憑是必要的,是基本的,而聖心學校教給你們的一切,才是將來入社會後才會顯現出來的底氣。」在此,先謝謝我的父母。

回想兒時學習的日子,腦海中總是浮現藍天綠樹、白衣藍裙,笑聲不斷及捲起袖子和同學辦活動的畫面。我努力從記憶中翻攪著,試圖找出自己埋頭在書堆中,昏天暗地的模樣;找了好久,依稀只記得,人生第一次數學證明題考五分,讓大吃一驚的父親,放下手邊的工作徹夜教導我,直到確定我的概念已通透,才放過我的畫面。走筆至此,我不禁宛爾一笑,像是在聖心的日子,都沒有在唸書的樣子,其實並不是如此。上了大學、進入社會直到成立自己的家庭,為人妻,為人母之後,受過入世的歷練,我更清晰明白,原來聖心教給我的,是全人教育,人格、生命、道德與知識教育上是同等的重要。

1979幼稚園畢業照

1985小學畢業照

1984小學運動會表演

1987花棒隊隊長

「一點星星之火,可以使火著起來,在那周圍的人,可以得到亮光,真神的愛也是這樣,當你有這寶貴經驗,你要傳給每一個人,你要去傳給人」~


這首我從小唱到大,耳熟不能再詳,蠟燭不知點過多少支的「傳給人」,是聖心人難以忘記的曲子。對我而言,更像是一首咒語,點燃我內心愛服務、愛分享的特質。學校常透過一些活動,如慈善園遊會、英語話劇比賽、復活節活動、聖誕節小天使與小主人遊戲、球類比賽、合唱比賽、甚至輪流為全校師生洗盤,讓我們習慣團體合作,在策劃活動中學習良好溝通;透過百合花遊行及倫理課講述一些聖經小故事,讓我們感受到內在省思的靜默力量;透過自治會的選舉及經營參與,讓我們知道如何做一位有素質的民主公民;透過對環保教育的落實,讓我們愛護地球,如何做好一位世界公民;透過與美國聖心學校交換生活動,我打開國際的視野;透過音樂及美術課程的學習,默默的將藝術及美的事物融入於生活中,而不是視它為一項才能或工具。還記得小學時期,自然課多是在實驗室中學習,解剖魚和青蛙、研究彈塗魚生態及採集牽牛花葉,製作成綠野香波洗髮精,這些不僅僅是回憶,更是培訓我對於每一件事,都要思考後而行,有能力時分享資源並幫助他人。

生命的旅途中,不是想像的平坦直行。還記得剛上大學時,自認為筆記做得好而美,熱情主動的借了筆記給同學,卻換來同學一句「你確定你寫的東西都是對的嗎?你需要我和你交換什麼?……」。我愣住了,這個好意,不僅沒收到一句謝謝或是開心的笑容,反而遭受了質疑,這與我受過的教育截然不同。付出不是不求回報嗎?施比受不是更有福嗎?好東西與好朋友分享不是嗎?為什麼要有目的?無預期的不被信任,挺受傷的。然而這樣的狀況,在大學生涯中、工作中,類似的情況層出不窮。曾經有一度讓我質疑,學校的教導,是否有問題,不能讓我好好立足於社會上(笑)。

在一次回學校的園遊會中與孫姆姆相遇,話家常時,向姆姆吐露了這樣的心情。姆姆告訴我們「愛是永恆,真心待人是不變的真理,當你的真「心」遭受了傷害,其實當下也讓對方看見你是真的在淌血,那是「真心」沒錯,但我們是有思想、有勇氣的人,我們可以回頭好好的修復自己再重新出發,自此之後,付出真心依舊不變,但我們可以選擇愛我們、尊重我們的人或是我愛的人付出。」聽了這一席話,我突然豁然開朗,心靈像是再次充滿了愛且自信的電力。

1990園遊會環保小天使

1990自治會服務股長與杜素華老師和股員

聖心的教育,教了我獨立思考的能力、愛人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時常往內在看看自己行為的省思能力。我把它運用在自己能平衡的走在為人妻、為人母的道路上。成家立業,向來是我人生計劃中重要的一環;但當我真正成為母親的這一天,我有點惶恐。令我手足無措的小生命,感覺這孩子似乎將毀了我女性自主的人生;當看著他如天使的臉龐,我意識到「母親」在女性生命中是一個喜悅的角色。而我應該用父母師長教育我的所學,不論是智育上的分析與判斷;團體合作與服務及世界觀的能力,來陪伴孩子成長,做一個園丁,呵護協助他們長成,看見自己的特質,成為更好的自己。


於是,我花了好大的心力去思考,去安撫自己,重新調整了我對自己人生在個人、家庭、事業規劃的順序及比例,從中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平衡點。因為唯有如此,我才能有著穩定的情緒及思考能力,做好一個屬於自己母親這個角色的樣子。

同樣的,妻子的角色也是如此。我與先生的相遇,也是聖心給的緣份。因緣際會的,他代替別人來籌辦國一聖心營,而我那年高二,參與了營隊的隊輔工作。直到我上大學,他開始追求我。我們來自很不一樣的家庭。我是「愛是信仰」常掛嘴邊,他則是「有愛絕不說出口放在心裡」,我曾經誤解他是一位受醫學冷血教育的科學人,直到他無預警的接收了原生家庭龐大債務的責任,我才看見他柔軟良善的心。沒有抱怨父母,更沒有把負面情緒轉嫁於他人。即便當年落在他身上的數字,看似一輩子也還不了,但我們還是決定攜手一起面對它。就這樣在許多生活瑣事的衝突下,我們看似碰到危機,但也遇見轉機。外表看似幽默的他,其實不擅長道愛與家人溝通。而我常常會因為他不道愛,懷疑當年傻傻賭了這個人一輩子相守,是否是對的。一天,我像參加百合花遊行默默的站在聖母前,安靜的省思著,如果一個人沒有糖果,而我硬要向他拿糖果,是不是也為難了對方。如果,我的伴侶表達愛的糖果不夠,那就由我來給吧!因為我的愛很多,多到可以一直餵養對方,我想,當一個人得到了很多愛的糖果,應該很自然會分享出給家人吧!於是婚姻就在二人的相互包容與扶持下,跌跌撞撞的一路走來至今平穩而和諧。

我是有福之人!即便父親在我大學聯考前十天,意外出了車禍離世,當年我還是考上大學;在大學四年裡,有母親的照顧下,還能一邊工讀完成學業,更能在畢業之前就找到心儀的工作,且擔任重要職務;在婚姻的路上,找到合適的伴侶,即使債務壓力一路跟著我們二十餘年,我們還是可以相互陪伴解決問題;在健康上,無意間發現腦動脈瘤的存在,還能即時安全的處理好它。至今,我有愛我的母親及姐妹和弟弟的陪伴,還有一群可以一起素顏大聲聊天的聖心同學。這一切多美好!







2021聖心同學會

至此,我深信「愛的真諦」中所說的~「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家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