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屆校友 : 陳天慈

~山腰上總有回聲

作者介紹:

陳天慈( Jessica Chen)

  • 是名作家三毛女士的侄女,陳聖先生的女兒,在《送你一匹馬》書中她是特別的天使。

  • 聖心女中初、高中部第26屆校友。

  • 東吳大學法學學士,美國Savannah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 藝術學碩士,主修用戶體驗互動設計。

  • 熱愛旅遊,閱讀及高爾夫球。

  • 1997年移民加拿大溫哥華,因對文化旅遊的熱愛,成立了豪宅自遊網,擔任CEO的職務,主要提供高端 文化旅遊和貴賓接待的業務,與溫哥華文化界中西方文化與中國文化人互動頻繁,關係深厚。

  • 近年熱衷於推廣三毛文化傳承,成立了北美三毛文化旅遊研究會,擔任主席一職。在溫哥華曾多次舉辦 三毛和文學相關的活動,活絡與累積了當地的人氣。2019年推出三毛足跡之旅,以西班牙和台灣為首 站,並親身前往姑姑—三毛女士的故居,帶回第一手的資訊。




陳天慈的姑姑,知名作家三毛。

陳天慈熱愛旅遊,創辦豪宅自遊網,擔任CEO,近幾年致力於推廣自己的姑姑-知名作家三毛文化傳承工作。

「快快快,恩德堂失火了,你們快走。」1989 年的那一天,不記得是春夏秋冬哪一個季節,一位白髮蒼蒼的嬤嬤雙手各拿著一個沈重的滅火器,固執地把想要幫忙的我們趕走,她那矮小又堅毅的背影衝進火場,至今經過30年還在我腦裡忘不了。這就是我們山腰上的家,在那個善良又簡單的年代。

身為從小在城市長大的孩子,沒坐過一天公車, 沒去過淡水,卻在小學畢業後被安排到這個當時認為鄉下的地方,每天早上坐上校車小小心靈都有一種離鄉背井的淒涼。而這樣的安排,卻出自我那位有創意的小姑,你們認識的三毛。1985年的一場演講後,孫嬤嬤帶著小姑介紹這個依山傍水的校園,大自然默默地襯托名建築設計師丹下健三的作品,還有一群白衣藍裙的女孩點綴著這天然的畫布。孫嬤嬤和姑姑三毛經過一個視聽室時,孫嬤嬤掀開窗簾往裡看,只聽到一群女孩嬉笑大聲喊著:「哎呀!嬤嬤,我們在看電影,趕快把窗簾拉上,好亮呀!」校長孫嬤嬤並沒有擺起架子責備她們,反而是連忙道歉笑笑地走開,這一幕決定了我後來的六年青春在此落腳,一個互相尊重,充滿愛的地方。

那六年的我其實並沒有好好珍惜這份美好,也從未在上山吃飯的途中好好停下腳步欣賞那片相思林,還常常抱怨走大學之道練出的小腿肚,當年的我就是一個人在福中不知福的孩子,擔心著眼前小小的考試還有臉上的青春痘。然而,卻在不知不覺中吸取了聖心的養分,在日後等待時機開花。雖然完人教育下的德智體群美樣樣重要,多年後,我自認離完美還有好幾輩子的距離,既然不是仙,難免有雜念,卻漸漸接受自己與欣賞自己,罔然大悟之際,原來聖心給我們的認可與寬容才是成長的基石,遇到挫折時的勇氣與自信。

從國一到高三,同學林林總總,有綁著藍髮帶梳著公主頭永遠面帶笑容的標準聖心寶寶,有裙子總是比別人短半截看到教官就閃的叛逆女漢子,也有我這種呆萌還搞不清自己個性的校園小白。雖然迥然不同,畢業後聖心卻是我們共同的標籤。1997年我們全家移民加拿大,從工作到創業,一路走來,褪去了青澀,多了滄桑,心裡還是懷念那座山的味道,知了的叫聲,還有我最引以為傲的聖心氣質和熱心助人的教育。海外生活不容易,地廣人稀,卻常常聽到聖心校友雪中送炭,互相幫助的故事,在我們的血液裡助人確實快樂,更是一種習慣和信念,也許這也是我在職場上能夠得到夥伴們信任的原因,先做付出再談合作。顏值很高的聖心其實並不是外人口中不食人間煙火的世外桃源,也不是培養溫室花朵的搖籃。而是透過兼容並蓄的多樣教育,尊重差異,鼓勵自我發展,如今我們只是一群懂得生活,享受生活,接受人生遺憾的平凡人。

2015年我在溫哥華創立高端文旅品牌豪宅自遊網,初心就是這份享受生活,接受挑戰的執念。服務業更需要一份熱誠與耐心,一路走來有完成計劃中的任務,也有意料之外的風景。常常想起聖心會創立聖心女中時的初衷「為了一個孩子的幸福,我也要創立聖心。」那個在現代人的眼光裡看來性價比極低的豪語,這學校怎麼維持?就是這份女性的莫名堅持,我們在私人定製旅遊中細分文旅市場,深耕個性化服務,也很榮幸得到客戶的認可,當然我也在工作的起起伏伏,悲喜交加中樂此不疲。

說起來汗顏,六年中每次的百合花遊行,沒有一次我的紙花是自己做的,全靠鄰座的好同學幫忙。當年的心願也還在實現的路上,人生不長也不短,有機運就順著趨勢走,沒運氣還是堅持努力。我們帶著百合花的純潔在險惡的江湖中幽雅地笑傲,不追求虛渺的完美,但求在不完美中展現美麗與剛毅。

青春歲月的山腰上,總有不悔的回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