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處

疫情之下,安頓身心的功課

劉姮邑老師撰寫

親愛的聖心伙伴們,你/妳們好嗎?身體是否無恙?心情是否平靜?家人們是否平安?而經過連日來的調整,是否已經漸漸習慣突如其來的改變呢?是否已經找到讓自己比較舒適的節奏呢?

別忘了好好感謝自己

因為疫情的急轉直下,讓我們措手不及,重要的/不重要的、緊急的/不緊急的、真實的/虛假的、與我有切身相關或無關的訊息,鋪天蓋地而來!大家真的好了不起,要同時吸收漫天的訊息,要第一時間理解現在到底是怎麼回事,還要趕快做出相對應的調整之道;除了要照顧好自己,同時還要兼顧課業或工作,甚至也要照顧家庭或關心家人、朋友,所以我們之可以走到今日,要感謝的人真的很多,但很重要的是:要好好感謝自己。

記得接納情緒、抒發感受

最近這段時間,你/妳是否有過憤怒、擔心、焦慮、恐慌、不知所措、無力、悲傷等負面情緒,提醒大家:有這些情緒是很正常的哦,每個人面對重大災難時,一定會有不同程度的複雜情緒,請接納、允許自己就是擁有這麼多的負面感受,然後可以找家人、老師、朋友聊聊,除了抒發感受外,也會發現自己其實不孤單的!

如果還是擔心自己的負向情緒是否超出合理範圍,也可以做做看由【華人心理治療基金會】免費提供的線上測驗《COVID-疫情煩心自我評估》,施測完會有小小的解說與建議(再次提醒:在這非常時期,有些負面情緒是很正常的);如果做完測驗還是覺得需要找專業人員求助,可以直接email 輔導老師、尋求個別協助喔,或者也可以撥打其他的求助專線:

* 衛生福利部安心專線:1925

* 國際生命線服務專線:1995

* 張老師服務專線:1980

最好的期待就是”Nothing happens”

我們期待可以早日重返校園,期待可以脫下口罩自由的呼吸,期待再也不用每日關注確診的數字,期待再也不用擔心自己和家人朋友們的安危,期待可以自在地到處走走或到國外旅行;是的,我們有好多好多的期待,總之就是期待可以回到疫情爆發前的日子,我也是如此的!

然而偶然間看到陳永儀心理學專家的演講(完整連結置於文末),影片中傳達的重要概念是「對於防疫,最好的期待就是Nothing happens」,仔細想想,覺得陳永儀專家說的很棒!我們每天要勤洗手、勤消毒,每天除非必要否則不出門,即使出門也一定要戴口罩,取消所有跟朋友的聚會以及家裡以外所有的娛樂活動,為了要讓疫情趨緩,我們每個人做了好多好多的努力、也同時犧牲好多好多的「想要」,不就是期待”Nothing happens”嗎?! 如果可以這樣思考,就會覺得我們每天做的這些防疫守則是很有意義的,我們不是「失去」很多,而是用這些「失去」換來我們所期待的明天!

發揮創意,營造居家好生活

然而長期待在家,偶爾還是會覺得悶壞了,是吧?可以參考【Evelyn有醒工作室】設計的小遊戲,給大家一點靈感哦!


如果妳覺得以上的活動還是不夠,那也可以參考由【彰化基督教醫院心理諮商中心】所提供的《120件可以在家裡做的小事》,包括:靜心觀察、疼惜疲憊已久的身體、打造居家健身房、重拾遺失的美好、書寫抒寫、與自己好好對話、獨享文青時光、自在地宣洩情緒感受、生活中的小小冒險、發現不一樣的自己、療癒系手作/桌遊、終結拖延、斷捨離的藝術、嘗心食堂、理財讓夢想更能早日開花、聯繫、成為最暖心的陪伴、家是最好的樂園、找回內心的平靜、體驗呼吸、向宇宙發送祝福等21大項。除此之外,鼓勵每個人發揮自己的創意,好好安排屬於自己的居家生活,當然,如果有很棒的靈感也可以跟大家分享,讓我們一起攜手度過難關!

最後,感謝仍需要到學校工作的師長們,祝福妳們路途平安,感謝全校的師長們用不同的方式讓學校與課程能夠正常運作下去,感謝同學們的認真上課,妳們的專注與投入絕對是老師們最棒的應援團,感謝天主總是眷顧著聖心的家人們一切健康平安,期待早日回歸校園!

參考資料

COVID-疫情煩心自我評估:

https://www.tip.org.tw/testoutbreakannoying

心理學專家陳永儀:對於防疫,最好的期待就是Nothing happens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ilrLe2u-4A

Evelyn有醒工作室:https://www.facebook.com/evelynbeing

彰化基督教醫院心理諮商中心-120件可以在家裡做的小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wzW9FBEkj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