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date: Aug 30, 2020 4:23:45 AM
作者:林彥光
「恨能挑啓爭端,愛能遮掩一切過錯。」(箴言10:12)
當我們談到「愛」的時候,通常會想到「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的那種童話故事。年輕人交朋友,談戀愛的時候,男孩子欣賞女朋友美麗又聰明,賢慧又活潑。女孩子欣賞男朋友穩重又幽默,能幹又溫柔。在雙方的心目中,對方是這麼完美!終於有一天,有情人終成眷屬。可是結婚後,那種「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的情景卻沒有來到。兩人開始慢慢地從盲目的甜蜜美夢中走入清醒的現實世界,發現對方無論是個性及外貌都沒有像談戀愛的時候那麼完美。老婆本來活潑的氣質,好像在家事的纏繞下消失了。老公本來的幽默感和溫柔也好像被頑強的脾氣取代了。穩重的美德也好像變成移不動的泰山。不過話雖如此,大部分的夫妻仍然恩愛相處,因為愛能遮掩一切過錯,甚至可以從缺陷中尋著可愛之處。
人與人之間,最令人敬佩的愛是家中有殘障兒女的父母之愛,和家中有長期病痛、無法自理者的家人之愛。他們心甘情願承擔所有殘障者或病人不能自己做的事,而且還要安撫病人長期臥床的苦悶帶來的情緒。他們能夠如此任勞任怨,毫無計較地做完全的付出,是因為有愛──完全無私,不求回報的愛。這也是神教導我們的愛。
比起前面所說的這些可敬可佩的人,身體健康、家裡平安的我們更應當存著感恩的心,珍惜家人的關係。加州疫情已經進入第七個月,相信在過去半年的居家生活中,夫妻親子間互相有更深的認識,也有更好的默契。然而我們的生活空間很拘束,很容易互相干擾,也容易挑起衝突。彼此又缺少自己的空間去穩定情緒。本來被隔離得已經心情苦悶了,芝麻小事都可能會擦槍走火,一旦爆發,難以收拾。所以我們真的需要更多的愛去互相包容,需要更多的愛去遮蓋家人的不完全及過錯。
我們的教會生活也是如此。人都是不完全的,而教會是由一群不完全的人組成的不完全的群體。我們能夠和睦相處,互相幫助,互相建造是因為有愛。所以,當我們看到別人的缺點或我們不以為然的行為時,我們要以愛心包容,不苛求、不論斷;因為別人也可以看到我們的缺點或盲點,用同樣的態度對待我們。對不可愛的人,我們要設法了解他、造就他。主耶穌甚至對敵對祂的人,不也是這樣嗎?我們一起服事時,不要因為事奉的立場不同而破壞我們在主內的關係,反而要因珍惜愛的關係,盡力溝通,互相了解,使我們的事奉蒙主悅納。所以,無論是家庭生活,是待人處世,是教會事奉,都要「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以弗所書4:2)。
(8/30/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