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交流本来就是相互交融,传播还是入侵取决于概念定义者想达到什么目的。美国人也有同样的做法,把贸易保护、经济打压说成是“去风险”,而实际上就是想“脱钩”。一个事物多种表达很正常,番茄也叫西红柿,土豆也叫马铃薯。而日本人侵华他们叫建立大东亚共荣圈,而我们叫它抗日。角度不同,看到的就不同。
文化传播是否正义,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看其具体内容,所以要回答这个问题,就直接看我国传播出去的文化和外国传播进来的文化是什么样子的就行了。
举个例子:我国的诗歌传播到越南,丰富了当地的人文内涵,提高了当地人民的文化素质;我们的瓷器、丝绸,是很精美的商品和艺术品,卖到国外去,人家的房子因此而更加富丽堂皇,人家能够穿到好看的衣服,心情都变得愉悦。这些都是好的文化传播,是积极的、美好的。 再举个例子:欧洲的绘画技术和乐器传入我国,给我们的国画和音乐带来了很多启迪,使中华的艺术更加成熟、完整,这就是好的文化传播。中国人学习欧洲的油画、小提琴之类的,不能算被文化入侵。
反面的例子也是有的。美国的超级英雄艺术作品(如漫画和电影),里面充斥着富人把自己改造成英雄、拯救世界的情节,严重脱离人民;日本的所谓“反战”电影,着重刻画日本人民在二战中遭受的苦难,无视日本军国主义者对世界人民的杀戮和侵略,这往轻了说是避重就轻、顾左右而言他,往重了说是耍赖、不承认战争罪行;这些都是不好的文化传播。这些文化和艺术作品在华丽的包装下进入到别的国家,蒙骗了涉世未深的(本国和外国)老百姓,这些懵懂的老百姓对这些在艺术上可能有些微亮点的、但在思想上经不起推敲的作品趋之若鹜,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说这种文化传播是入侵。
传播好的有利于人类社会进步的文化,叫帮助! 传播坏的危害人类社会进步的文化,叫入侵! 前天与几位年轻朋友谈“性羞耻感”。原始社会没有性羞耻感,野蛮动物没有性羞耻感,人类毕竟不同于牲畜,特别是文明人应不应该有性羞耻感? 打着自由的旗号,把没有性羞耻感的文化传播到文明社会,就是入侵。 又如,科学技术是有利于人类社会进步的,我们欢迎世界各地的科学技术和相关的大师们。 再如,我们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是帮助别人做好人、做好事、做好朋友,共同进步,让接受者更文明、更健康、更和谐,所以,不叫入侵。 当然,传播归传播,别人接受不接受,那是别人的事。人家不接受,也不能让人家必须接受。如果非要逼人家接受,性质又变了,可能又成了入侵。 这就是“和而不同”文化。因为,10人9不同,不可能都完全一样。 上述说词,可能会遭到一些人的反对。有人反对,也很正常。但需要文明的反对,不需要野蛮粗鲁的反对。
自然流淌的文化传播是正义的,有益的。带有意识形态目的的文化传播就是有立场的,有目的的,可能有益也可能有害。
所以,如果是后者就要区分方向:站在我方立场上,我传播我的主张想法就是正义的,他国传播他们的主张想法,对于我方来说就是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