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苏我发现,同事们的控糖意识越来越强,办公室点奶茶都是不另外加糖;吃零食也要先看看配料表里有没有糖、排在第几位。
不过,有些小伙伴看完配料表,反而有些懵了,自己买的无糖黑芝麻酥里怎么有「异麦芽酮糖醇」,这不是糖吗?
别慌,名字里有「糖」字,不代表它一定对健康不好。
广义的「糖」是个大家族,就是大家熟知的碳水化合物。我们身体所需要的一半以上的能量都来自碳水化合物,所以大可不必谈糖色变。
碳水化合物又可以分为糖(单糖、双糖)、低聚糖和多糖三类。
而我们听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以及世界卫生组织所倡导的控制摄入的糖类,是指「添加糖」或称「游离糖」,基本属于碳水化合物中的单糖或双糖,包括葡萄糖、麦芽糖、蜂蜜、枫糖浆、蔗糖等。
看到这里,爱吃甜但又想控糖的小伙伴可能还是很迷惑,配料表也不区分单糖、双糖、低聚糖和多糖啊?
这么多有「糖」字的配料,到底哪些控糖也能吃呢?
为此,小苏我请教了注册营养师张海英老师,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介绍两类名字里有「糖」,也有甜味,但相对健康的碳水化合物。
低聚糖
—
小苏我第一次看到低聚糖是在零食的配料表里,一开始我觉得商家可真实在啊,加了糖,还告诉我含量 ≥ 20%
。
大家都知道「果糖」吃多不好,那「低聚果糖」岂不是加倍不好?
仔细一看小字:「低聚果糖是可溶性膳食纤维,为一种益生元。」
再一打听,低聚果糖属于功能性低聚糖,是由 3~9 个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构成的聚合物,有甜味,还健康。
同类型的还有异麦芽低聚糖、低聚木糖、低聚半乳糖及大豆低聚糖等,多来源于蔬果、麦芽谷类、乳类以及豆类等天然食物。
常见功能性低聚糖
名称
甜度
对比蔗糖
热量
千卡 / 克
低聚果糖
0.3~0.6
0~3
低聚半乳糖
0.2~0.4
异麦芽低聚糖
0.4~0.6
低聚木糖
0.5
大豆低聚糖
0.2~0.7
* 每克蔗糖的热量为 4 千卡
功能性低聚糖虽然甜甜的,但和蔗糖、蜂蜜这些添加糖比起来,它们几乎不在小肠被吸收利用,而是在结肠发酵,这样的生理过程带来的健康益处可不止一点儿。
最基础的就是不影响血糖代谢,对控制血糖很友好。
除此之外,它们还能发挥益生元的作用,促进肠道中益生菌生长,保持肠道内环境稳定,帮助我们的免疫系统正常运行;以及促进身体对钙、镁、铁等营养物质吸收;有利血脂代谢等。
当然,很多朋友选择功能性低聚糖是为了促进排便。功能性低聚糖有吸水性,能在肠道中增加粪便体积,发酵过程产生的气体还能增加肠壁压力。
低聚果糖和低聚半乳糖等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属于营养强化剂,已经有了不少应用,比如:
01
赞活 复合益生元高纤饮品
配料
低聚果糖浆、低聚半乳糖浆、菊粉
能量
21 千卡/ 10 mL
碳水化合物10.4 克/ 10 mL
膳食纤维
9.9 克/ 10 mL(以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菊粉计)
02
食验室 厚厚奶酪玉米片
配料
玉米糁、低聚果糖、芝士粉、椰子油、全脂奶粉、食用盐
能量
145 千卡/ 40 克
碳水化合物
16.1 克/ 40 克
膳食纤维
15 克/ 40 克
和低聚糖类似的还有异麦芽酮糖,名字看起来迷惑性更强,大家在配料表里看到也不用担心。
糖醇
—
相比不太常见的低聚糖,糖醇可以说是食品配料表里的常客了。
无糖饮料里的赤藓糖醇,无糖口香糖里的木糖醇,还有让前面小伙伴怀疑虚假宣传的异麦芽酮糖醇,都是糖醇。
常见糖醇
名称
甜度
对比蔗糖
热量
千卡 / 克
木糖醇
1
2.5
赤藓糖醇
0.7
0.2
山梨糖醇
0.6
2.5
麦芽糖醇
0.75
2.7
乳糖醇
0.35
2
* 每克蔗糖的热量为 4 千卡
糖醇属于单糖的衍生物,在健康优势上,可能没有低聚糖那么优秀,但可以适量替代添加糖,让我们既能感受到甜味,又能做到:
● 控制热量摄入;
● 控制血糖波动;
● 预防龋齿。
在食品加工业中,糖醇类的天然甜味剂,作为食品添加剂被广泛使用,比如,无糖的糖果、无糖糕点等等。
01
好丽友
木糖醇 3+ 无糖口香糖
配料
食品添加剂【麦芽糖醇、木糖醇(添加量:24.6%)、D-甘露糖醇、麦芽糖醇液、阿拉伯胶、柠檬酸、L(+)-酒石酸、甘油、三氯蔗糖、二氧化钛、羧甲基纤维素钠、紫胶、巴西棕榈蜡、胭脂虫红、红花黄、藻蓝、栀子蓝】、胶基、食用香精香料、异麦芽酮糖醇
02
光和星球
无糖棒棒糖(蓝莓味)
配料
异麦芽酮糖醇、麦芽糖醇液、浓缩柠檬汁、木糖醇、乳酸菌粉(低聚果糖、副干酪乳杆菌、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嗜酸乳杆菌、干酪乳酪杆菌)、浓缩蓝莓汁、叶黄素酯粉、维生素 C
03
知味观
木糖醇椒盐果仁酥
配料
小麦粉、食用猪油、水、麦芽糖醇液、木糖醇(添加量 6.4%)、白莲蓉馅(莲子、麦芽糖醇液、食用植物油、水)膨化糕粉、花生仁、麦芽糖醇粉、大豆油、食用油脂制品、葵瓜子仁、黑芝麻、白芝麻、核桃仁、西瓜子仁、椒盐复合调味料(添加量 ≥ 0.2%)、食用盐、复配着色剂(辣椒红、甜菜红、单双甘油脂肪酸酯)、脱氢乙酸钠、山梨酸钾
p.s. 虽然没有添加糖,糕点的热量、脂肪含量也都不低哦。
生活应该甜甜的,想吃甜又怕添加糖摄入太多的时候,低聚糖和糖醇可以作为相对健康的甜味选择。
不过,不建议大家看到是低聚糖或糖醇就毫无节制的大吃大喝。
一方面,有很多零食只是换了糖,脂肪含量、热量都不低。
另一方面,低聚糖和糖醇吃多了都可能会导致腹胀、腹泻等肠胃不适症状,其耐受水平因人而异,需要注意个体化地调整,适量才好。
人类喜欢吃甜本身并没有什么错,这是老祖宗刻在基因里的生存优势,只是生活中有太多太多诱惑,让喜爱失控变为放纵。
希望我们,都能找到快乐与健康之间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