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压力是每一位同学在生涯发展中或多或少都会遇到的问题,与其害怕、逃避,不如积极寻找问题的根源,探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努力调整应对问题的心态。正视压力、迎难而上,方显勇者风范。今天,浙考微君特邀严州中学丁红燕老师教同学们如何直面压力,做学习的勇士。大家不妨忙里偷闲,读一读这一篇启迪心灵的好文。参悟生活和学习中的难题,再好不过。
《纪念刘和珍君》鲁迅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直面和正视是勇敢者的品质,在学习中亦是如此。同学们如果能勇敢面对压力,善于缓解压力,那么,压力便可转化为动力。
睁开第三只眼,发现内在的自我
我们采用郑日昌等人编制的 《中学生心理健康自评量表》对高中生进行心理普查时发现:高中生在适应分量表上的检出率不到1%,而在困扰和复原力分量表上的检出率在20%-30%。这说明,高中生几乎都认为自己适应没有问题,但当问及是否有情绪烦恼时,有20%的学生说有,再问及面对挫折和失败时处理能力如何时,3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复原力不够。这很有意思,好似一道数学例题讲完了,老师问同学们听懂了吗,几乎所有学生都表示“听懂了”,但实际上举手的人里有20%的人是心情忐忑的,有30%的人碰到类似的题目还是会做错的。
最了解自己的人应该是自己,但是人对自身的了解也分几个层次,如果仅停留在表层就很难发现内在的困扰,更不可能找到有效的解决途径。因此,我们有必要睁开第三只眼,洞察自己的内心,善于发现内在怯懦的自我,勇敢面对。
Q:谁动了我的睡眠?
最近失眠常常困扰我,晚上睡不着,白天感觉困。我在寻找原因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古怪的现象。比如周一晚上睡不着,周二晚上就想我昨天怎么没睡着,结果又没睡着,周三给妈妈打了个电话说最近失眠了,晚上早早上床居然睡着了!周四忐忑并祈祷自己睡着结果又没睡着,周五开始思索前一天没睡着的原因……循环往复。
分析:表面上看,该生的困扰是失眠,但真正令他担心的并不是失眠,而是失眠后听不好课,做不好题,考不好试。电话里妈妈对儿子说,别紧张,别给自己太大压力,好好睡觉吧,男孩就睡着了。当男生明白并承认失眠是因为担心学习和考试不佳时,他释然了。
威胁学习的最大敌人,除了自己还是自己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遗憾的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时代的发展而减退。当我在一个48人的高三班级中问道:“你们喜欢学习吗?”举手的只有11人,占全班总人数的23%。曾有一家教育调研机构发布调查报告,中国中小学生的厌学率由1995年的25.7%上升到2012年的73.3%,其中,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的学生厌学率接近80%。通过上述数据,我想说明的不是你很“正常”,和大多数人一样越来越不喜欢学习,而是应该探究还有20%的人对学习有兴趣、有热情的缘由,哪怕这个数字只剩下可怜的1%,也值得探讨。好奇心和求知欲是人类的天性,如此淳朴的天性为何大部分人都丧失了?
师: 高中生和高中毕业生一样吗?
生:当然不一样,高中生就是要花所有的时间在学习上,参加一场又一场的考试,很苦逼、很不开心的学生;高中毕业生就是可以很快乐地学习,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的人了。
师:这个高中毕业生不也曾经是一名高中生吗?仅仅三天的高考就让同一个人前后判若两人了?整整三年的学习生涯仅仅是为了高考,学习本身没有给你带来过快乐,满足你的求知需要,体现你的个人价值?
生:(沉思)不是的,其实我喜欢学习,尤其是物理、数学,语文也还可以(笑容)。
请闭上眼睛回想,你是否在第一天上学就觉得学习不快乐呢?显然不是。当初的你上学是高兴的,因为能学到新知识,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渐渐的,这些热情到哪儿去了呢?你的初心又去哪儿了?
棋逢对手是人生一大幸事
谈起竞争,你会有什么样的心理感受?谈虎色变、避之不及还是眼睛放光、跃跃欲试?这两种心情反映了对待竞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凡英雄者,棋逢对手之时必引为人生一大快事也!但是很遗憾很多高中生,尤其是重点高中的学生都不那么想,他们认为竞争给他们带来的是无尽的压力和疲惫。当得知自己被理想的高中录取的时候,他们欢呼雀跃,满怀激情,以胜利者的姿态踏进校园。但很快这种喜悦感荡然无存,因为他们发现这里的对手实在是太强大了,稍不留神就被超越,想超越别人要费九牛二虎的劲儿。
Q: 她进步了,我郁闷了。 最近自习课上我总是会分神,学习效率大减。有一件事情困扰着我,最近几次考试总是被她超越,我们以前是同学,但是她的学习成绩没有我好,我总能轻松地超过她,可是现在分班后,她的成绩进步很快,而且有两次的考试成绩已经超过我了。我觉得有点不可思议,有些慌乱,在自习课的时候常常想到这件事。
分析:你问过自己为什么一定要进一个好高中吗?是来找成就感的?错!好高中最好的是优秀的生源,越好的高中就是来邂逅越好的对手,用当下流行的话说,应该是来找“虐”的,在这样的队伍中说明你也是很棒的。加特林和博尔特都是目前百米赛场上跑得最快的人,一次,加特林比赛后提到他的老对手说:“博尔特对我来说是很强的对手,我想我对他来说也是一样。我希望在心理上保持强大,让成绩变得更理想。”有“竞争”,但更有“共赢”,她的优秀不能用来说明你不优秀了,正是因为实力相当才会有竞争的激烈。棋逢对手更是人生的一件幸事。
智商和成绩不一定成正比
Q:你的电脑系统又崩溃了,这已是本周发生的第三次,你能改善这种情况吗?
A.完全可以 B.较可以 C.一般
D.有可能 E.完全不能
选好了吗?在我解释之前,先让我告诉你这道题的出处吧:它是一道测量逆商(AQ——Adversity Quotient)的题目。你可能已经听过逆商(逆境商数)了,指的是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
选择A表示面对挫折、摆脱困境的能力较强,反之,选择E就相对较弱了。假如我把这道题目的情境稍加改变,你是否会觉得亲切一些呢?
Q:数学考试又失败了,这已是本学期的第三次了,你能改善这种情况吗?
A.完全可以 B.较可以 C.一般
D.有可能 E.完全不能
你的选择还和上一题一样吗?有的同学恐怕要感慨了:我已经很努力了,甚至比其他同学耗费了更多的时间,可是结果始终如此,也许是我自己太笨了吧。在国内,我们一般不对学生做智力测试,学生聪明与否的判断基本来自经验观察和学业成绩的考查,学生和老师都会惯性地认为那些成绩好的学生是聪明的,于是学生们也会把自己的学业成绩的失败归因于自己不够聪明,其结果自然是除了抱怨老天不公外就不会再有所行动了。
我们对“智商”是不陌生的,但却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研究发现,智商对于学业成绩确实有预测作用,但并不是智商越高成绩越好的正比关系。智力测验在美国比较普遍,但美国的研究者发现:一些高IQ的孩子却在学业上表现平平,相反,一些低IQ的孩子却能取得突出的成绩。我们不禁要问,到底哪些因素是真正影响学业成绩的呢?在智商之后,你是否还听过情商、德商、逆商、乐商等相关新词呢?这些研究的结果无不在说明人生成功的秘诀并不在智商,就学习而言,决定成绩高低的并不是智力因素,意志力、坚持力比智力因素更重要。马云说过: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绝大部分是死在明天晚上,而看不到后天的太阳。所以每个人都不能放弃今天。
积极的心态是战胜压力的法宝
有学生曾经问我,在高中学习中的致胜法宝是什么?我观察了许多优秀的高中生,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心态好。他们总能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来面对生活、学习,因而他们的情绪困扰较少,比较自信,往往面带笑容,极少怀疑和否定自己,能够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行为改变上。
有人说“态度决定命运”,也有人说“态度决定一切”。我不反对文学化的修饰来强调态度的重要性,但为了能具有指导性,我得负责任地从心理学的角度科学地讲:“态度决定行为”。积极的态度会产生积极的行为,消极的态度则会产生消极的行为,如果你害怕必然会退缩,如果你好奇必然会探索,如果你犹豫必然会停滞不前,如果你自卑必然羞于展示人前。
Q:自我预言的奴隶。
生:我第一次考综合时试卷没写完,特别懊恼。我平时写作业速度挺慢的,作业也是勉强上交,高三综合,题量很大,同学们都说我肯定做不完的,我想也是,果不其然,我政治题目基本上都没做,所以政治老师找我谈话了。
师:在你看来做不完是正常的,做完了才是不可思议的吗?同学说你做不完,你也跟自己说做不完,还没有进考场,还没有看到卷子,就先做了自我预言——我肯定做不完。
自我实现预言理论(Self-fulfilling prophecy)经过近50年实践研究,心理学家在不同的环境中无数次证明这一理论的有效性。这个理论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圈,也能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的圈,关键看你是如何理解环境评价,形成自我预言的。
有两位年届七十的老太太。一位认为到了这个年纪算是人生的尽头,开始料理后事。另一位开始学习登山,随后的二十五年里她一直冒险攀登高山。最终,以95岁的高龄登上了日本的富士山,她就是胡达·克鲁克斯老人。不难看出,人们总是活在对自己的期望中的,如果我们能做出积极的自我预言,就能朝自己向往的方向发展。
学习压力对于学生而言再熟悉不过,如何处理学习压力却是值得思考的。首先不能无视压力,否则你会自欺欺人;其次不能放大压力,否则你会焦虑不安;再次不能害怕压力,否则你会失去自信;最后不能无所作为,否则只能把“压力即是动力”变成一句空谈。总而言之,最好的办法就是直面压力!
直面是一种睿智,是一种勇敢,是一种自信,是一种坚韧,是一种乐观。我们须以这种精神直面学习的压力,争做学习的勇士,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