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前一頁
由各專業醫師、治療師、臨床心理師及社工師,針對不同疾病、發展上的常見問題、親職技巧...等,撰寫衛教文章,提供專業知識及相關教養技巧給家長,幫助家長更清楚了解子的狀況,也給予家長教養上的幫助。針對不同主題,分類以下文章:
醫師衛教_癲癇與發展遲緩(2016.05)
醫師衛教_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2016.05)
醫師衛教_何謂發展遲緩?(2016.12)
醫師衛教_自閉症類群疾患(2016.12)
職能治療_用「5W1H」告訴你什麼是「過動症」(2018.05)
醫師衛教_自閉症與癲癇(2019.12)
社工_談遲緩童家庭支持(2019.09)
語言治療_兒童言語失用症(2018.10)
語言發展_ 提升語言互動能力的原則與技巧(2017.11)
語言發展_讓孩子引導溝通(2021.12)
物理治療_在家玩物理治療 動作靈活好協調(2015.12)
物理治療_兒童下肢發展與扁平(2017.11)
物理治療_嬰幼兒斜頸(2018.05)
什麼是五感?(2019.12)
認識『發展性協調障礙』(2021.04)
職能治療_ 從遊戲中教出好情緒(2015.11)
臨床心理_操弄幼兒問題行為發展的影響者 - 畢馬龍效應(2017.11)
臨床心理_行為模式無設限,萬惡起源於功能-改變從學習分析孩子的行為開始(2018.10)
職能治療_趁早知道,預防"寫作業、抄寫黑板"成了孩子的苦差事!! (4歲前寫字能力預備篇)(2017.11)
上下左右傻傻分不清,孩子經常出現寫反字的情況該如何改善?(2019.12)
職能治療_孩子常常分心?(2015)
只喜歡「這樣玩」,需要限制他嗎? (2022.12)
自閉症類群兒童較少被人討論卻令人頭疼的行為表現 (2022.12)
物理治療_自閉症(2022.12)
如何與自閉症孩子互動(2022.12)
自閉症常見困擾(2023.08)
誘發姿勢控制或姿勢變換的能力
增加走路、爬行或上下樓梯等移位能力
增加動態或是靜態平衡能力
增加粗動作學習或粗動作計劃的能力-3歲
增加粗動作學習或粗動作計劃的能力-4~6歲
增加物品傳接的能力-2~3歲
增加物品傳接的能力-4~6歲
增加運動相關技巧或動作協調性-2~3歲
增加運動相關技巧或動作協調性-4~6歲
增加粗動作遊戲的能力-2~3歲
增加粗動作遊戲的能力-4~6歲
增加呼吸功能或心肺耐力-2~3歲
增加呼吸功能或心肺耐力-4~6歲
增加肌力、肌耐力或調整肌肉張力-2歲
增加肌力、肌耐力或調整肌肉張力-4~6歲
增加關節活動度或柔軟度-1歲以下、關節角度受限、肌張力偏高之兒童
增加關節活動度或柔軟度-4~6歲
促進與社會參與相關之動作功能-2歲
促進與社會參與相關之動作功能-4~6歲
發展慣用手
發展抓握、拈取及釋放等基本手功能
提升手部肌力、肌耐力
增進雙手使用能力、協調性
提升力量調節及動作速度之控制
提升手部操作各種工具之技巧(包括剪刀、筆、膠水等之使用)
提升手眼協調
如何建立孩子的規律作息
如何增加親子遊戲互動
如何讓孩子能夠管理自己的事物
如何讓孩子養成主動協助家事事務的習慣
大人幫忙穿脫衣服、鞋子時,練習配合伸出手腳
練習自己穿脫無釦子的衣褲或無鞋帶的鞋子
練習自行穿脫衣物或鞋子
練習拉拉鍊、綁鞋帶、解釦子、扣釦子
飲食訓練內容說明及衛教
功能性及探索性遊戲
想像性遊戲
象徵性與角色扮演遊戲
建構性遊戲
規則性遊戲
可獨自玩一段時間的遊戲
可玩二人的遊戲(如親子或手足)
可參與三人以上的團體遊戲
表示要大大或尿尿
在別人幫忙下,坐馬桶上廁所
自己去大/小便
擤鼻涕/洗臉/刷牙/漱口/洗澡/洗手
口腔動作訓練方向
語言理解練習訓練方向
語言表達訓練方向
語用訓練方法
說話訓練方向
非語文認知能力提升
語文認知能力提升
注意力相關執行功能練習
提升互動能力
提升情緒及適應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