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依晨 語言治療師
建議每次練習時間不要太長,5-10分鐘即可,可以一天分多次練習,且不要逼迫孩子一定要做滿,以遊戲的方式引導小孩跟著進行。
1. 口腔減敏建議
(1) 用手指、軟毛刷或刷具輕輕按摩孩子的臉頰、下巴和嘴唇周圍。
(2) 用毛巾、冷熱交替的湯匙、吸管等輕觸嘴唇,讓孩子體驗不同溫度和質地。
2. 口腔增敏建議
(1) 讓孩子嘗試有明顯味道或氣味刺激的食物(注意不要造成反感)。
(2) 加強咀嚼與吸吮,提供深層壓力刺激(如:使用冰的棉棒、咬棒或固齒氣讓孩子嘗試咀嚼)。
3. 雙唇動作訓練
(1) 練習吹泡泡,可以先從孔洞較小、泡泡水濃度較稀薄的開始練習吹,再進行到孔洞較大、泡泡水濃度較濃的泡泡水練習。
(2) 讓孩子跟大人一起,以動物為媒介,練習模仿動物的嘴型,促進雙唇動作(如:鴨子噘嘴動作)。
(3) 與照顧者一起玩親嘴活動,當孩子想要親大人時,大人可以用雙唇緊閉並張開發出「啵」生讓孩子模仿。
4. 下頷動作訓練
(1) 讓孩子練習吃較韌的食物(如:肉乾、蒟蒻等),可以將食物放在紗布中讓孩子咀嚼,增加安全性,未必要讓孩子整個咀嚼細碎後吃入,練習咀嚼即可。
(2) 若孩子較小孩無法進食較韌的食物,則可以使用咬棒或固齒器讓孩子練習下頷的力氣。
(3) 與孩子一起面對鏡子,玩「慢慢將嘴巴張開、再慢慢閉起來」的活動,可以搭配有張口的語音一起練習(如:ㄚ、八、媽、嘎、咖等),若孩子下頷無法穩定,一開始可以用手給予穩定支持,再慢慢讓孩子自行完成。
5. 舌頭動作訓練
(1) 與孩子一起玩舌頭動作的遊戲,可以搭配孩子喜歡的果醬、或液體,點在想要孩子舌頭到達的位置(如:上唇、下唇或下巴、兩邊嘴角),讓孩子練習自行使用舌頭去舔食。
(2) 搭配聲音練習,可以學唱歌「拉拉拉、RRRR」聲音或馬蹄聲「滴滴滴」等。
6. 咀嚼動作訓練
(1) 從飲食中增強咀嚼動作的訓練,順序為:軟食(如:起司條)>>較硬的食物(如:芭樂塊)>>較韌的食物(如:肉乾、蒟蒻),並提醒孩子要左右兩邊皆練習咀嚼,以及練習多次的咀嚼(約10下左右)。
(2) 若孩子還無法進食以上食物,可以將咀嚼棒或固齒器沾上孩子喜歡的液體,增加一些味道後,讓孩子練習咀嚼。